论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敏感话题”及其应对策略 ①
亓 华
和领导吃饭祝酒词【摘 要】[摘要]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汉语国际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有所谓“敏感话题”的困扰。在敏感话题的应对中,存在着不置可否、被动回避、强势应对、火上浇油、否定一切五种情形,这些都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障碍。对于常见“敏感话题”,回应与处理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传播沟通能力,以平等谦和的态度,针对留学生的国家背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多元文化的意识中引导学生做换位思考。根本目的是利用“敏感话题”,引导和激发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从而有效进行跨文化的理解与沟通。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2
双离合是什么意思【总页数】8
【关键词】[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学;敏感话题;跨文化沟通;文化传播大学生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还是对外汉语学术性硕士学位教育,都是要把汉语国际教师培养成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传播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里所谓“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绝不是些空泛的概念和要求,它既要体现在汉语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事行为之中,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坦诚相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上,也要体现在对一些所谓“敏感话题”的处理方式上。换言之,敢不敢面对敏感话题的提问、敢不敢回答敏感话题,如何面对和回答敏感话题,是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教学②文中所说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包括国内的“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和海外的“国际汉语教育教学”,同理,“汉语国际教师”也包含 “对外汉语教师”和“国际汉语教师”,文中简称“汉语教师”。参见亓华:《试论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的必要与可能》,《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中经常出现,而教师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一大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些所谓“敏感话题”长期困扰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虽说老师们一般都被嘱采取“回避策略”,但其结果同样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造成消极影
响。因此,需要在此把该问题提出来,加以理性地分析和解决。只有这样,培养汉语国际教师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才不失为一句空话,才能促进中外民间人际层面的沟通和交流,也才符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宗旨和方向。
5寸照片的尺寸笔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20年来,经历了一些关涉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事件,其中既有政治军事上的——像台海危机、中美撞机事件、美军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也有历史战争问题——像日本首相参拜、修改历史教科书、占据钓鱼岛等;还有民族宗教问题——如西藏、达赖喇嘛的西藏自治论,法问题等,更有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像非典、禽流感、甲流等。这些问题虽不是汉语课本所涉及的,但却是某个时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国家社会政治息息相关的一些重大的带有原则性的核心问题,也是留学生非常感兴趣并在教室里常常提及甚至议论的话题。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师以往的教学理念中,像这类既涉及国家政治利益,又明显存在中外思想观念文化冲突的“敏感话题”,一般认为教师应采取回避策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但事实上,“回避策略”本身不仅无用,反而使这类问题因缺乏理性分析和引导,造成不良的后果:一是在留学生眼中,作为答疑解惑的汉语教师被问住或含糊、不敢回答问题,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老师应有的能力素养不相称。汉语教师大都是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原本对政治、军事、宗
教、历史、医疗卫生领域的复杂问题就缺乏详细了解,一旦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遇到这类提问,必然缺乏快速机智应对的能力,被问个措手不及,或回避不敢说,给学生留下教师无能的印象,反而对汉语教学、乃至教师和国家形象都造成负面影响。二是有些教师本能地把学生问“敏感话题”看成是冒犯和挑衅,不是以理服人,而是情绪激动,把自我情绪带到教学中,以不负责任的言语、偏激的态度、毋庸质疑的口气发表言论,以势压人、难以服众,同样给外国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有时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激化已有的抗拒情绪。中秋短信息
在21世纪汉语国际教育和积极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这种“约定俗成”的回避策略首先应该打破。因为它不符合国际公认的大学教育、特别是国际化大学教育的跨文化理解沟通交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不符合培养独立思考、理性与创新思维的教育宗旨,也不符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师忧国忧民忧天下,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汉语国际教学作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前沿和先导,首先应更加尊重国际上通行的教育规范和标准。现代大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能力,而不能限制学生的批评质疑、压制学生的批判精神。特别是一些美英名校,把“事事关心、无所不谈、质疑权威”当作中、高级汉语教材的主旨,并且专选中国的敏感话题、有争论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和辩论。像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三四年级汉语教材《中国社会百态》《事事关心》《无所不谈》都大量涉及中国社会的敏感热门话题,美国学生通过这样的教材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当代社会,可以无话不谈,而且有望成为通晓中国事务的新闻发言人,甚至是“中国通”。相比之下,我们若一味回避敏感话题,实际上就等于自动放弃了话语权、放弃了师生间思想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也就放弃了本应享有的自由平等对话的权利和平台。这不仅有损汉语国际教师的身份和职业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形象乃至国家形象,造成的负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21世纪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新时代,我们应该主动、有效地利用国际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一最为有效的人际传播途径,而不是退避放弃之。
二、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敏感话题”
俗话说:“入乡问俗、入国问禁”,小到人际交往,大到国际交流都应该体现相互理解尊重、平等对话的原则。国情各有不同,禁忌和敏感话题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像职业、收入、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情况和身体状况等个人隐私问题被普遍视为禁忌话题,而像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加拿大的魁北克独立运动,法国的科西嘉独立问题和美国的种族和宗教信仰问题等等,就属于政治、宗教、民族方面的“敏感话题”。
林依晨郑家尧但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敏感话题”与宗教、民族问题还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目前国内通常所说的“敏感问题”主要是指中国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范围界定,但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类问题一旦被触及,就会引起一些人的过激反应,因此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便于公开说明、公开谈论的事情,往往都被圈进“敏感问题”而予以回避。而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敏感话题”是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的一种话题的类型,而不是社会政治民族宗教问题本身,不仅话题的范围小于社会政治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而且其性质属于语言教学,而非属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宗教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