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12051 1712052
课程总学时/学分:108/6(其中理论90学时,实验实践18学时)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介绍正常成年人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包括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本课程介绍了心理学研究发展概况、心理的生理基础、人的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等几个方面。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心理学应从普通心理学入手。本课程也常被称为“基础心理学”、“心理学概论”和“心理学导论”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基础心理学作为学习心理学的入门教材,在阐述各章内容时,注意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阐述心理学知识在各个实践领域的应用,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后,能够顺利学习心理学的其它分支学科,提高心理学学习兴趣,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达到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明用语有哪些词语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意识。在学习方法上,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性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性地主动学习,所以除了课堂讲述和讨论外,还安排了实验室实验、课堂实验演示、自学导读和课后开放性作业等;另一方面,逐渐养成学生批判性学习的习惯,心理学家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即:分析情况以确定因果关系,提出假设,作出客观的决策,批判性地阅读综述文献,批判性地写作。在本课程中把这些活动中包含的思维技能与大量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和心理学理论一起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6课时)
主要内容: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普通心理学》和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分支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澄清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观和心理学观。
教学重点:掌握什么是心理学;熟悉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心理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6课时)
主要内容:脑的进化;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系统;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明确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回顾并进一步掌握解剖学知识以及它们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了解和掌握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结构、功能和关于大脑的学说等等。
教学重点: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冲动的电传导和化学传导方式。教学难点: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
第三章感觉(8课时)
主要内容:感觉的一般概念;视觉、听觉相关知识;了解其他感受。
扫黑风暴分集剧情介绍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心理活动——感觉,进而了解和掌握具体感觉(视觉、听觉,其它感觉现象)发生过程,生理机制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等。
教学重点:常见的感觉现象;视觉的感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教学难点:视觉神经三级传导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听觉的编码。
第四章知觉(8课时)
主要内容:知觉的一般概念;知觉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错觉。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觉及其种类、现象、过程和相关的概念、原理,理论。
教学重点:自上而下的加工与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的特性;图形组织的原则。教学难点:深度知觉的线索;错觉理论。
[实验名称] 知觉的特性与观察力
[实验要求] 了解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原则,欣赏一些不可能图形;通过两可图形,了解知觉的选择性;
通过斑点图,两可对象等,了解知觉的理解性;以图片形式演示多方面的知觉恒常性。通过一系列图片任务,了解观察,锻炼观察力。
2022年快递停运时间[实验学时] 3课时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7课时)
主要内容:意识的一般问题;意识的几种不同形态;注意的一般概述;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生理机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意识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行为主义除外),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人们对周围的世界及自身变化的觉知和敏感程度处在不同的水平,注意是与意识状态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同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意识、注意的理论知识。
中国移动营业厅网上营业厅教学重点:睡眠的阶段;注意的种类。
教学难点:注意的认知理论
[实验名称]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以及注意分配实验
[实验要求] 让学生按一定要求对所呈现的图片进行注意,让学生体会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和联系,学习了解注意分配现象及个体差异。
[实验学时] 3课时
第六章记忆(8课时)
主要内容:记忆的一般概念;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系统;内隐记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记忆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物质上留下的痕迹,只不过它在形式和内容上要复杂得多,并且了解和掌握记忆的相关研究。
教学重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最聪明的狗排名教学难点:部分报告法;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分离。
[实验名称]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实验要求] 通过分别对有内在联系和无内在联系的汉字词对和实物图片对的识记,来了解目标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实验学时] 3课时
第七章思维(9课时)
主要内容:思维的一般概念;表象与想象;表象和想象的脑机制;概念及推理;问题解决。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思维是在感觉、知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是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活动,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并且了解和掌握思维的相关理论研究。
教学重点:心理旋转;层次网络模型、推理中犯错误的常见原因。
教学难点:问题解决的策略。
[实验名称] 实验一表象与想象
[实验要求] 通过图片形式演示表象和想象,了解表象和想象的特点,训练表象和想象。
[实验学时] 3课时
[实验名称] 实验二问题解决的定势效
一立方米等于多少吨[实验要求] 验证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
[实验学时] 3课时
第八章语言(6课时)
主要内容: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语言的生理机制;语言的理解;语言的产生。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文明和个体智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了解或掌握语言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
教学重点: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影响语言理解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
第九章动机(6课时)
主要内容:动机的一般概念;需要理论;动机的理论;动机的种类;意志行动。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和需要的基本理论;掌握人类行为的动力——需要和动机以及由此衍生的信念、价值观;掌握动机的理论。
教学重点:动机的概念;动机与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教学难点:动机理论(本能理论、唤醒理论、认知理论)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8课时)
主要内容:掌握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述;情绪和脑;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情绪的理论;情绪的调节。
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同时了解和掌握情绪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并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点:情绪的调节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情绪理论。
[实验名称] 颜的情绪彩
[实验要求] 探讨不同的彩同人们的情绪情感的联系
[实验学时] 3课时
第十一章能力(6课时)
主要内容:能力的一般概念;能力的种类和结构;能力的测量;能力发展和个体差异。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能力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能力的测量,并明确能力的发展与差异。
教学重点:能力的理论(二因素说、三元智力、成功智力、多元智力、Pass模型)。
教学难点:能力的测量(智力测验中的标准化、信度、效度)。
第十二章人格(8课时)
主要内容: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的理论;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人格成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气质、性格、人格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性格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了解和掌握人格的测量,掌握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教学重点:人格的概念;认知风格。
教学难点: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将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涉及,故在此略过不讲。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书目: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3](美)Dennis Coon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张春兴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