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2)
运动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三个过程)
3.动机: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因。
4.成就需要:是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5.应激:是指人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是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过程。
6.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7.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里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8.优势反应:是指那些习惯性的、唤醒水平升高时极易诱发出的行为反应。
9.归因:是指给行为归结原因。
硼砂的作用
10.基本归因偏差:指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原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11.可控性:是指归因时对原因是否可控或在多大程度上可控的认识。
12.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具备完成一项指定任务、达到一个预设目标或克服一个前方障碍的潜力或能力。
13.运动自信:是个体对通过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胜利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4.特质运动自信:是指个体通过常对其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5.状态运动自信: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对其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6.动觉:负责将身体运动的信息传入大脑,使个体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有所觉知。
17.视觉: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的明暗、颜和形状等特性时,通过眼睛、视传入神经和视觉中枢产生的对波长为380~740毫微米的电磁辐射产生的感觉。
18.听觉:是个体对声波物理特性的反映,是通过耳朵传入神经和听觉中枢对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声音刺激产生的感觉。
19.触压觉:是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
20.平衡觉:是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通过内耳的前庭器官引起的感觉。
21.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
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22.遗忘: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23.前摄干扰:是指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4.热身损耗: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在间歇后不能立刻回复到原有表现水平的现象。
25.连续技能:是指组织方式上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技能,通常指那些具有重复或韵律性质,持续若干分钟以上的动作技能。
26.分立技能:是指组织方式上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技能,通常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工商信用卡申请办理
27.表象: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8.组块:是指在短时记忆的短暂时间中,个体对彼此分离的刺激。
29.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经过相应的心理历程,从问题的起点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0.决策:即作出选择的过程。
31.创造力:是指立异、改造和发明的能力。
32.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其基本条件是熟练的技能技巧和大脑皮层正常的兴奋性。
33.警觉: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34.警戒: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35.心理不应期:在相继给予两个刺激并对两个刺激分别产生反应时,如果两个刺激间隔时间短,第二个反应的时间就延长。
36.心理训练(狭义):是采用特殊手段使受训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
37.目标设置:是指对动机性活动将要到达的最后结果进行的规划。
诸葛亮的成就
38.任务定向:是强调纵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个人努力、以掌握技能、完成文物为目标的心里定向。
39.自我定向:是强调横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社会参照,已超过他人为目标的心里定向。
40.放松训练:是以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过程。
41.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
42.暗示训练:是利用言语等刺激物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43.角定位:是指运动员比赛前和比赛中对自己、队友、对手之间关系的认识倾向,它直接左右着运动员判断自己的比赛表现正常与否,影响着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比赛应变能力。
加盟橱柜十大品牌44.身体调节:指通过改变身体状态调节情绪,包括表情调节、呼气调节和饮食调节等。
45.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
46.领导:是指引、影响或控制个人或组织,以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47.观众效应,是指有他人在场时,操作成绩产生的变化。
48.攻击:有意识地使他人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的行为。
49.暴力:是指极端的、严重的攻击行为。
50.独立标志:1923年,格里菲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51.二维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解释有以下4个方面: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大小和幸运与否。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两个维度:内外控和稳定性。
52.阿尔波特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体特质,个体特质是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那些特质。
53.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乐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制性、紧张性。
54.艾森克的三维人格: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ENP)
55.操作思维中有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成分参与,有过去的知识经验作为中介,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作
56.用。
57.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2.现场研究法3.心理测量法
当兵祝福语58.我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1.分工更加明确2.专业领域细化3.研究方法综合化4.研究内容更加广泛
59.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60.需要的种类:1.生理需要2.社会需要3.物质需要4.精神需要
61.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1.在儿童时期经历过来自父母的高成就压力2.选择既不过低也不过高的生活3.从事风险大且责任重大的职业62.☆直接动机——活动过程本身;间接动机——活动结果
63.如何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1.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2.合理运用强化手段3.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直接激发动机4.变化训练比赛环境,间接激发动机5.给予自主权,培养责任心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64.如何因人而异以直接激发动机:1.依从方法2.认同方法3.内化方法
65.唤醒的表现:1.电脑唤醒2.行为唤醒3.植物性唤醒
66.自我效能对行为的作用:1.影响人的行为选择2.影响在困难状况下的坚持性3.影响面临任务时的准备和努力程度4.影响人们在预期和实际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
67.如何培养自信:1.注意可控因素2.想象成功情景3.积极语言暗示4.发现尺短寸长5.夸大外部动作6.创设原有环境7.集体相互鼓励8.演示水杯实验
68.对外界物体运动速度的知觉受以下条件制约:1.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与速度知觉成反比。2.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与速度知觉的下阈限及上阈限成正比。3.在一定范围内,光线亮度与速度知觉成正比。4.运动背景条件也会影响速度知觉。5.物体或动作的运动方向对速度知觉有影响。6.知觉者的主体状态对速度知觉也有影响。
69.专门化知觉的特点:1.专门化知觉的具有综合性2.专门化知觉的具有专项性3.在所有运动项目中,动觉都是专门化知觉的主要因素70.运动活动与知觉基本规律的联系1.运动活动与知觉的选择性2.运动活动与知觉的整体性3.运动活动与知觉的理解性4.运动活动与知觉的恒常性
71.运动直觉的性质:1.快速性2.直接性3.或然性4.情境性5.信息受限性
72.注意对运动活动的影响:1.特质注意和状态注意2.注意能力的个体差异3.焦虑唤醒与注意过程的相互关系
73.设置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目标的接受和认同2.及时反馈,了解结果3..目标的公开化4.目标的多极化
74.运动员受伤后的悲伤反应过程:1.第一阶段:否认2.第二阶段:愤怒3.第三阶段:讨价还价4.第四阶段:抑郁5.第五阶段:接受与改造75.哪些心理学手段有助于促进损伤的康复:1.与受伤的运动员建立亲密的关系2.传授损伤与康复过程的知识3.教会特殊的心理应对技能4.教会怎样应对伤病的复发5.建立社会支持系统6.向其他受伤的运动员学习
76.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1.领导方式2.目标整合3.志趣一致4.心理相容5.成员互补6.外界压力7.内部竞争8.团体规模9.团体稳定性77.勒温的分类:1.专业型领导2.民主型领导3.放任型领导
78.李克特的分类:1.剥削式的集权领导2.慈善式的集权领导3.协商式的集权领导4.参与式的集权领导
79.教练员的影响力类型:1.强制影响力2.自然影响力
80.攻击行为的种类:1.敌意性攻击2.工具性攻击
81.人为什么会攻击:1.本能2.社会学习3.道德水平4.挫折诱发
82.怎样帮助运动员和观众减少攻击行为:
83.1.帮运动员:a.应该给年轻的运动员树立非攻击性但十分有效的果敢行为的榜样。b.参与攻击的运动员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c.参与攻击的运动员所受到的惩罚必须超过他从攻击中获得的好处。d.对于参与攻击甚至听任运动员参与攻击的教练员,应该予以解雇,或者审查、暂停其执教
资格。e.应该清除赛场上可能出现的引起敌意性攻击的外在刺激。f.应鼓励教练员和裁判员参加如何处理和应对运动员攻击行为的训练班。g.除了处罚有攻击行为的运动员之外,对于在火药味浓重的比赛中表现出克制和耐心的运动员应该予以奖励。h.在实践中应使用专门约束攻击行为的策略和技巧。i.教练员和领队应在比赛之前鼓励各个队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交往。
84.帮观众:1.密切监视潜在闹事者2.竞赛中应限制含酒精饮料的销售和饮用3.竞技赛事应当作为家庭事务来宣传和提倡。4.新闻媒体不应美化攻击行为,也不应挑起两队队员和观众间的摩擦或厌恶感。5.与运动员和教练员一样,观众的攻击性行为必须从快从重予以惩罚。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