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外来务工劳动力使用管理条例-
无锡市外来务工劳动力使用管理条例
西瓜藤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1995.10.19
施行日期
1995.10.19
文号
主题类别
人力资源其他规定
效力等级
启动u盘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
失效上海生育假延长到60天
正文:
----------------------------------------------------------------------------------------------------------------------------------------------------
无锡市外来务工劳动力使用管理条例
(1995年7月27日江苏省无锡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制定,1995年10月1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加强外来务工劳动力的使用管理,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保障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单位)使用外来务工劳动力(以下简称外来劳动力)的管理。
  前款所称外来劳动力是指无本市常住户口在本市务工、取得工资或者劳务性收入的人员。
  第三条 市、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外来劳动力使用的指导、服务、管理和监督。市、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外来劳动力使用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
  计划、公安、计划生育、工商、税务、建设、交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外来劳动力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市、县级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劳动力供求状况,对外来劳动力使用实行总量控制。
  劳动行政部门按照下列行业工种分年度控制使用数量:
  (一)可以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
  (二)调剂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
  (三)严格限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
  第五条 招用外来劳动力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津津有味的意思是什么>快速理赔  (一)招用本地常住户口劳动力无法满足需求的;
  (二)经调剂吸纳企业富余职工后劳动力仍不足的;
  (三)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条件和相应生活条件的。
  第六条 单位需要使用外来劳动力,应当向市或者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到单位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应当作出审批决定,逾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作同意使用。
  第七条 获准使用外来劳动力的单位,可以通过下列渠道有组织地招收,并签订劳务协议:
  (一)市、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职业介绍服务机构;
  (二)外来劳动力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职业介绍服务机构;
  (三)经市、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劳务中介服务机构。
  第八条 获准使用外来劳动力的单位应当向市、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申领《外来人员就业证》,向公安机关登记或者领取《暂住证》。
  申领《外来人员就业证》,应当提供外来劳动者的下列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
  (二)初中以上学历证明;
  (三)本市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四)户籍所在地劳动部门核发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
  (五)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第九条 外来劳动力使用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孤胆手2征兵  劳动合同期内外来劳动力只限于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借其他单位使用。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负责外来劳动力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遵纪守法、道德规范、计划生育等教育,组织上岗前的技术、安全培训;落实劳动保护、卫生防疫和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定期健康检查等措施,依法保障其获得劳动报酬和休息的权利。
  外来劳动力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求治,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抚恤或者补偿。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外来劳动力中的未成年工和女工,应当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第十一条 支付给外来劳动力的工资报酬,应当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支付劳务费用,实行统一票证,统一财务列支科目。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期向市、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缴纳就业调节金。
  就业调节金的缴纳标准及使用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招用外来劳动力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清退,并处以。
  用人单位未申领《外来人员就业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申领,并处以。
  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上缴同级财政。
  第十四条 劳动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用人单位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 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常住户口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并在本市市区、县级市间异地务工取得工资或者劳务性收入的人员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人员就业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结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