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级历史11-20课复习总结
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2.西汉初年社会状况:由于秦朝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破坏严重;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3.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生产。
4.汉高祖为巩固政权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原因: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吸取秦亡教训。
5.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内容:兵皆罢归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6.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使汉初的经 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恢复稳定。
7.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思想:提倡以农为本,以德化民。措施:要求官吏注重农桑,三十稅一,废除严刑苛法,勤俭治国。  
8.文景之治:文景时期,社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9.文景之治与秦朝的速亡相对比,有什么启示?秦朝暴政导致速亡,而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汉初出现繁荣局面。启示:统治者要实行有利于人民的政策,统治才会长治久安。
10.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的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2.客观原因: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原因: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
1)政治: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文化:在长安兴办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4)经济:统一铸铁,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有什么作用?
政治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思想文化上,实现了思想统一,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经济上,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5.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分别如何?
秦始皇:打击儒家思想。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武帝:尊崇儒家思想。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
但两人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6.向汉武帝提出推恩计谋的人:主父偃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董仲舒
8.汉武帝兴办太学的地点:长安
9.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后铸造的钱币是:五铢钱
10.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适应
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11.推恩令有何作用?
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12.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我国封建地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13课东汉的兴亡
1.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改国号,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西汉皇室宗亲刘秀称皇帝,恢复汉朝,定都洛阳。
3.西汉后期以后,政治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到了东汉时期,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光武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整顿吏治)。
4.东汉光武中心与西汉文景之治的相同点是(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5.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状况的突出特点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6.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7.光武中心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
社会出现了比较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心
驾驶证考试新规定8.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当时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9.黄巾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0.黄巾起义有何影响?
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11.东汉末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包括:东汉朝政的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2.黄巾起义借助宗教:太平道  
时间:184
领导人:张角
特点: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影响:见10.
13.光武中心的含义:(1)使衰落的汉朝重新振新
2)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3)天下出现兴盛局面
14.东汉的兴亡,兴主要是指光武中心,东汉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亡主要是指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专政,政治腐败,最终引发了黄巾起义。
              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西域的概念: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汉初西域的形势:1)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2)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
任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结果: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4.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9
任务: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结果: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
意义:互通有无,促进交流
5.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6.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往西)――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7.丝绸之路的意义(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8.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9.对西域的管理
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管辖。
2)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10.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的西汉时期。
2.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
3.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医学成就
1鬼吹灯八部剧情详解)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写成了发展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2)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编创出了强健身体的五禽戏
5.史学成就
西汉时的司马迁:写成历史巨著《史记》,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6.宗教:东汉末年,道教兴起,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得五斗米道。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16课三国鼎立
1.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200
208
交战双方
曹操、袁绍
曹操、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梦见别人生孩子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
曹操败
意义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12306几点开始放新一天的预订票
我的中国梦600字作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的原因:声东击西、各个击破,偷袭并烧毁袁绍的军粮。
3.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的原因:1)战术不得当(2)北方人不习水战(3)水土不服,许多官兵生病(4)曹操骄傲轻敌(5)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策略得当
4.三国鼎立
名称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魏国
曹丕
220
洛阳
蜀国
刘备
221
成都
吴国
kiss goodbay孙权称王
222
建业
5.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6.经济发展
1)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发展对外贸易
3)蜀国:发展经济,改善,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2.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3.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西晋衰落的原因:西晋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在生活上极为腐化。
5.西晋:重税,征兵,派役,掠为奴婢。引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6.八王之乱实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
7.八王之乱的影响: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中原迁往江南。
8.西晋灭亡的原因:西晋的统治集团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奢侈腐化,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内迁各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9.氐族、羌族迁入陕西关中;
匈奴族、羯族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10.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