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 大阅兵
1951年: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什么海阅尽战火是铁流◎本刊记者 余玮
总司令为纪录片亲自配音检阅口号
为了筹备国庆节,1951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央人民政府和北京市各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代表在中山公园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筹备会。会议决定于国庆日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和庆祝游行,并推选彭真、、李立三等14人为筹备委员,组成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筹备委员会。
19
51年,祖国大陆完全解放,运动接近完成,和平秩序初步
确立。这时,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内的剿匪作战仍在紧张地进行中,许多报刊把更多的版面留给了战火正在熊熊燃烧的朝鲜战
国庆越来越近了,北京到处挂满了五星红旗,一条条街道张灯结彩,许多高大的建筑物上悬挂着巨幅庆祝标语。为了国庆受阅时装备着现代化重武器的方队通过,天安门前宽阔的大道新铺上了花岗岩和水泥砖。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阳光灿烂,秋风习习。
当天黎明,浩浩荡荡的人流开始从四
抗美援朝战争成为这一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这一年的大阅兵也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受阅是一种政治荣誉,官兵们十分珍惜。一些受阅部队参加完阅兵后,即挥师北上,进行紧张的备战训练,准备赴朝参战
1951年国庆,、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在检阅台上
钩沉 大阅兵
这一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电影纪录片。作为阅兵总指挥的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影片素材拍下来后,初编样片刚剪接好,就通知导演把样片送审。到中南海紫光阁审片的首长除了外,还有朱德、陈毅和陈赓。放映后,发现朱总司令阅兵只有喊口号的口型,没有声音。导演解释:“声音是有的,但不能用。声音太杂,汽车的马达声都录进去了。”随后,导演犹豫地说:“我们想请朱老总重录一下,而后配上去。如何?”陈赓听了,说:“让总司令到你们厂里去录音,可不妥当啊!”
那时的录音机很笨重,光用汽车上的那种电瓶就得好几个。导演表示:“我们可以把录音机拉到中南海来录。”朱德大步走了过来,说:“行!你们给我约个时间就可以了。”
于是,朱德、摄制组随陈毅到紫光阁大厅后边一个小房间里重新录音。朱德听从导演的摆布,非常认真地站在麦克风前,一口气分别连喊了三遍“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万岁!”喊完,他认真地问:“导演同志,怎么样?行不行?”
摄制组同志被朱德这种一丝不苟支持电影拍摄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导演忙说:“行,行,很好,很好!朱老总、陈老总,你们坐下来休息吧!”
后来,摄制组把朱德喊的这3句口号,以及电影厂重新组织受阅部队官兵重录的“万岁!万岁!万岁!”这句口号一起配在影片上,声音既洪亮又清晰,大大增强了纪录影片《一九五一国庆节》的艺术魅力。
汶川地震13周年
全民皆兵是一种宣示
朱德宣读命令完毕后,武装部队的分
面八方拥向广场。天安门城楼上,照例高
悬金光灿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城墙
正中高挂主席的巨幅画像。晴朗的
天,朱红的墙,金的瓦,迎风飘扬的红
旗,衬托着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比往日
更加庄严雄伟,巍峨壮观。
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国庆节
庆祝典礼”、有各军兵种部队参加的阅兵
式和人民众的游行活动就在这里举行。
参加庆典的首都众有40余万人。
在天安门城楼对面广场上,集中着首小米盒子怎么看电视直播
都市民7万人,他们举着红旗,使广场形成一
片红的海洋。东长安街大道及两旁的街
道上,除排列着等待受阅的部队之外,还聚
集着数十万众等待游行活动的开始。
9时50分,等中央领导人登临天
安门城楼,全场热烈鼓掌不息。10时,中央
1951年国庆,民兵队伍的行列经过天安门前检阅台
钩沉 大阅兵
列式检阅开始。受阅人员共有13348人;受阅装备有各种火炮128门,坦克、自行火炮80辆,汽车192辆,军马1104匹,飞机148架。
走在受阅部队最前面的方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学员。他们都是久经沙场、功勋卓著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当时正在军事学院学习军事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学员们身着国防绿细呢子将校服,戴着白手套,佩着各种勋章和奖章,行进在天安门广场上,欢呼声一片。
济南警备区原司令员谭洪顺当年就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参加了这年阅兵。“南京军事学院决定由高级速成系和基本系一班组建一个方队参加阅兵式。为了能把最标准的军人姿态、最威武的军人形象展现出来,我们进行了严格的集训。先是在南京军事学院训练了一个多月,然后全体人员被拉到北京南苑机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为受阅院校之一。接受任务后学校停止了
正常的教学活动,组织了四五百人集中时
间进行阅兵训练。校长孙毅在动员大会上
要求大家克服一切困难,把阅兵训练当做
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先是单兵教练,之
后进行集体合练。
孙毅后来回忆说:“10月1日那天,我
带领着第六高级步兵学校受阅方队走在
前面,心情激动,步子特别有力。当通过天
安门城楼时,脑子里的一切几乎都忘记了,
只看见手在挥动、朱总司令在还
礼!”
海校方队紧随炮校方队之后,迈步通
过天安门。整个方队横看一堵墙、纵看一
个人、斜看一条线,如一排排白的海浪,
有节奏地向前行进。城楼上的、朱
德等齐声点赞,还特意回过头来向
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高兴地说:“海军方队
进模范,胸前佩戴着包括军功章在内的各
种荣誉奖章,向着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挥
手致意,展示着中国民兵的飒爽英姿和高
昂的精神状态。此时坐在观礼台上的来自
全国各革命老区的近千名代表兴奋地欢
呼起来,全场也产生强烈的共鸣,人们高
呼“人民战争万岁”,把阅兵式提前引入高
潮。
民兵方队首次参加国庆阅兵是全民皆
兵的一种宣示:无论军队现代化发展到什
么程度,民兵永远在我国武装力量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这次阅兵将民兵方队排列在
人民解放军的方队之间,显然是别具创意
的,比历年阅兵中民兵方队的排序明显前
提,成为本年度阅兵式的亮点之一。
紧跟民兵方队之后的是骑兵部队。随
后,防空部队过来了,16部探照灯组成一个
4×4的方队通过天安门。探照灯方队,用
钩沉 大阅兵
流,在检阅台前走过。
在坦克和履带式自行火炮隆隆驶过广
场时,人民空军的各式飞机分3个梯队多个
批次从天安门广场之上凌空而过。全场观
众为人民武装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而欢
呼。阅兵式历时90分钟。
《人民日报》的记者这样报道当时
的阅兵盛况:“我们看见各种军事学校学
员的队伍,我们看见举世闻名的志愿军和
人民解放军的雄壮行列,我们更第一次看
见了我们有这样多又这样威武的飞机、大
炮、坦克和其他新式武器。我们看见了来
自朝鲜战场的战斗英雄,来自各个老根据
地的人民代表,来自各地工厂、矿山、铁路
的劳动模范。大家都惊喜于祖国在短促的
两年中已经有了这样巨大的进展,这样雄
伟的成就。”
分列式结束后,首都众举行游行活
战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在军史上,也闪耀在共和国阅兵的天空。
硝烟中的最特别最难忘的国庆节
1951年9月26日,在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杜平率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国庆观礼代表团一行近百人到达北京,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首都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曾在抗美援朝中被评为“高射英雄”的高炮63师608团一连四班班长郭传才是战斗英雄国庆观礼代表团代表之一。当年的情景,晚年的郭传才依然历历在目:“朱德总司令亲自到北京火车站迎接我们,我们30多位代表一起来到中南海家中,并与主席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主席一一问了我们每个人的年龄和工作情况。记得主席对我们讲,回去好好干,遇事要冷静、别莽撞。”
2周年国庆观礼台上,有来自贵州纳雍的苗族战士刘兴文。他是作为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出席庆典的。
1951年,刘兴文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随部队入朝作战。6月1日,刘兴文所在的部队奉命进入朝鲜金化郡朴达峰阵地阻击敌人。他与副指导员坚守前沿阵地,打退美军两次冲击。副指导员牺牲后,他又独自打退敌人10多次冲击,毙伤敌军百余人,保住了阵地,直至兄弟连队接防。为此,他荣立一等功,被选入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后返回朝鲜前线,在执行任务时遭敌机轰炸牺牲。
在不少老兵的记忆中,国庆阅兵是他们最为骄傲、自豪、幸福的时刻,他们此生都不会忘记。曾经参加过3次国庆大阅兵的周广振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后,周广振在村里带头报名参军。次年2月,他换上了志愿军军装,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在朝鲜
1951年国庆阅兵式上的炮兵部队(蒋昌雄/摄)
钩沉 大阅兵
战场上6个月,周广振所在连共打了5次大战斗,后来连他在内仅有4人幸存。这年8月,周广振经过严
格的选拔和训练,成为一名国庆节受阅的战士。
10月1日这天早上3点,周广振和他的战友们每人带着3个熟鸡蛋早早地来到了天安门附近集结等候。阅兵开始后,他们方队200名官兵踢着正步走过金水桥,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虽然知道、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天安门城楼上,稍微转一下眼球就能看到令自己崇拜的领袖,但因为怕分散精力走错了步子,周广振回忆说“没有一个敢用眼睛的余光向主席台扫视的,哪怕就是一眼。正步走过天安门后,方队跑步向前,到一边休息”。
周广振说,他非常有幸连续参加了3次国庆阅兵。“1951年第一次参加阅兵时,滥炸,步兵采用集团轮番冲锋。激战一天,
5连共打退敌人11次轮番冲击,毙敌310人。
全连阵亡了32名战士,有45人重伤而丧失
战斗力。
5连官兵抱定“不当英雄不下山”的坚
定信念,发扬不怕流血牺牲和连续作战的
战斗作风,利用弹坑作为掩体,舍生忘死,
打开excel很慢顽强抗击,越打越勇。弹药打光了,战士们
就用铁锹、托、刺刀、石头与冲上阵地
的美军展开搏斗。4个昼夜里,联军轮番冲
锋达70余次,志愿军5连共击毙敌人870多
人,给联军以巨大的震撼。
“1951年,我在朝鲜抗美援朝,是中
朝空军联合司令部通信队战士。那年的国
庆节,朝鲜人民冒着林弹雨到阵地慰问
我们,我们非常感动。”抗美援朝期间,申
等8人在朝鲜新义州负责对空联络,在
阵地组成一个观察哨,用望远镜观察敌机
的友谊有多么深厚。这是我一生中过得最
特别、最难忘的一次国庆节。”老兵申
曾这样回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朝鲜众
今年建党多少周年一起度过两周年中国国庆的时光。
受阅飞行员一生中珍贵的30秒钟
国庆2周年庆典上,空中梯队共有148
架飞机受阅。空中梯队编成整齐威武的队
形,按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的顺序和
精确的间隔,由东向西依次掠过正阳门箭
楼顶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把阅
兵式的雄伟气氛推向了高潮。
1949年开国大典上,17架飞机出现在
天安门广场上空,众一片欢呼,因为飞
机来自多个国家,飞行员来自各方,所以这
次空中编队被称为“万国牌”。1950年国
庆阅兵时飞临天安门上空的飞机多为运输
jindong机,所以被戏称为“骡马队”。建国才两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