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着重人的心态部分。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4.文化内涵是指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但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可以属于文化范畴。
5.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思潮: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政策是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9.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0.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2.表示速度快的成语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应从两方面认识: 一、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 二、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中国免签国宿迁中考查分
14.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6.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是:
答: 一、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二、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三、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四、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17.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有:
答: 一、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二、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三、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四、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五、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18.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有:
答: 一、自然环境;
二、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三、特定区域的人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形成竞争关系。
19.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有:
答: 一、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
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20.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
答: 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21.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
答: 一、土地的开垦;
二、水利的兴隆;
三、运河的开凿。
22.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23.农业是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
24.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
答: 一、统筹水土利用规划;
二、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三、“荒政”思想;
四、人力胜天说。
25.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 一、市; 二、墟; 三、集; 四、会。
26.市商贸易的方式有:
答: 一、农商兼营;
二、行商经营;
三、坐商经营。
27.市商的经营之道有:
答: 一、市声; 二、商幌; 三、牌匾、字号; 四、营业习俗。
28.营业习俗有: 一、敬财神; 二、经销; 三、广告。
29.工匠的特点有:
答: 一、具有手工艺性;
二、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
三、惟一性。
30.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
答: 一、祖师崇拜; 二、师徒传承; 三、行业禁忌。
31.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有:
答: 一、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二、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三、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32.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答: 一、居住方式; 二、居住建筑格局; 三、居住建筑仪式。
33.居住建筑格局有: 一、院墙; 二、院门; 三、庭院。
34.居住建筑仪式有: 一、选址仪式; 二、上梁仪式; 三、贺新房仪式;
四、祭灶仪式; 五、搬迁仪式。
35.烹饪,也称熟食制作,包括烧、烤、蒸、煮技艺。
36.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有:
答: 一、民本思想; 二、节约粮食; 三、人格教育; 四、食疗观。
37.我国的体饮食活动,主要有以下方面:
答: 一、仪式饮食; 二、阶层饮食; 三、节目饮食;
四、民间组织饮食; 五、待客饮食; 六、馈赠饮食。
38.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
39.服饰的构成要素是质(原料)、形(样式)、饰(佩戴的饰物)、(颜)、画(图案)。
40.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
答: 一、衣着;
二、附属装饰品;
三、人体自身的装饰;
货币的基本职能 四、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41.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有:
答: 一、环境标志; 二、性别标志;
三、体型标志; 沙漠公路四、年龄标志。
42.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有:
答: 一、信仰标志; 二、阶层标志;
三、仪礼标志; 四、政治标志;
笼的多音字组词 五、职业标志; 六、审美标志。
43.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有:
答: 一、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
二、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三、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
44.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寻,具体又可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两种。
45.家庭成员的作用也是由血缘家庭决定的。
46.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主要有:
答: 一、字辈谱; 二、家谱; 三、家风; 四、人生仪礼。
47.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它有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
答: 一、血缘凝聚力; 二、地缘凝聚力。
48.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
答: 一、生产互助;
二、生活互助;
三、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49.社区与地方圣地的活动的特征有:
答: 一、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
二、交换农副产品;
三、赌胜;
四、吃喝;
五、娱乐。
50.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有:
答: 一、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
二、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征;
三、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51.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有:
答: 一、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
二、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
三、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52.中国传统天文学包括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个部分。
53.历法是根据太阳、月亮的运动变化制定记时方式的方法。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
气、朔三点。
54.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是:
答: 一、应用性;
二、独特的筹算记数法;
三、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
55.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有:
答: 一、腑脏学说; 二、经脉学说; 三、针灸学说。
56.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