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之一 中国文化的形成及特点(代序) 天文历法 | ||||
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道德、风尚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制度和组织。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没有哪一个民族不热爱自己文化的精华并为之自豪的。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国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养育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是一种区别于开放性的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环境,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是一种与古代希腊、罗马的城邦共和制、元首共和制、军事独裁制以及印度种姓制均相出入的家国一体的宗法制社会。 地理环境的、物质生存方式的、社会组织的格局,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心理的特点,而中国古代的文化匠师们便以这种初级的思想材料作原料进行加工,创制了富于民族彩的文化产品。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化有以下若干特点: 1. 中国文化的延续性:中国历史悠久,王朝频繁更迭,但从未打断中国文化的正常发展,中国从未出现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文化“断层”, 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2.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道德学说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各类观念的出发点、归结点。与伦理中心主义直接相联系,中国的“治道”特别注重道德感化,强调“德治”。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学说,不只是中国某一学派的信念,而是整个中国文化系统的共同特征。 3. 中国文化的政治型特征:与以“求善”为目标的“道德型”直接相联系,中国文化又属于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型”。中国文化对人伦政治的高度注重,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以至取代了对物理的研究,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4. 注重整体思维: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但缺乏对整体各个细节的认识能力。因此,中国文化要发挥原有的整体思维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文化善于分析的长处。中西思维方式的融会贯通,才能使中国文化有新的发展,并为世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5. 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将人置于中心的地位。《尚书》里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左传》里也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说文解字》在解释人的时候说,“人,天地之性最贵也”。人是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是万物之灵。中国文化讲究人伦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人与神之间重要。中国文化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的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中国文化与人为中心,在众人中又以圣贤为中心,而且认为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圣贤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刻苦修养达到的。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光辉。 6. 中国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所谓“平”是注重平衡,所谓“和”是注重和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倡导“过犹不及”的中道观,《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中华文化的许多方面都讲究平和,如书法、绘画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作诗讲究对偶;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讲“天人合一”,强调人和大自然和谐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在讲究平和的同时,并不是无原则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和”并非善恶不分,不是简单的混同。 此外,崇尚体利益及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等,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之一 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的起源和发展,与农事活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掌握其中的—些基本概念, 有助于提高阅读古汉语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1、三垣 古代对恒星在天球上的具体位置有一定的划分。划分的结果不是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 一块块的星区。每个星区内有数目不一的若干恒星,每个星区的面积大小也不等。 “垣”在古代有“围墙”之意,又表示某种划分时的界线。三垣有:紫微垣(三垣的中怎么在网上订火车票 垣)。即是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所见的直到北极周围的天区;太微垣(三垣的上垣)在北斗之 南,轸宿和翼宿之北;天市垣(三垣的下垣)在房、心宿的东北。 2、“二十八宿” 将太阳运行的一周天,依从西向东的顺序分为28个星区,即“二十八宿”。“宿”在古代有“住所”之意,故28宿可看为28星停留之初。28宿又分为4部分,各自与—定的动物、东西南北4个方向相搭配,即成为, 东方苍龙:有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西方白虎:有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 南方朱雀: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北方玄武: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玄武:有认为即龟,有人认为是龟蛇合称)。 古人在诗文中常引用28宿。如《诗经》中“三星在天”、“三星在隅”等,则指参宿因参宿有耀目的三星连成一线。杜甫《赠卫八处士》中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因参宿居于西,商(即心宿)在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来则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喻为“参与商”。 关于28宿在古代形成的时间,据《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的记载加以推算,其形成可追溯至公元前8~前6世纪之间。但1978年在湖北随县属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发现一件漆箱盖上以“斗”字为中心,两端绘苍龙、白虎图象,周围有完整的28宿的古代名称。因此,说明其在公元前5世纪已形成。 3、分野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区域的划分联系起来,认为某星是某国的分野,某某星宿是某 某州国的分野。如把“井鬼”视为秦的分野,还把“井鬼”视为“雍州”的分野。古人划分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观察所谓“吉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如《论衡·变虚篇》说:“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祸当君。”显然这是一种迷信,但一些古典作品在写某地区时连带写上和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如庚信《哀江南赋》写到:“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分野约创始于公元前350年左右。 4、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从西到东的方向分为 520说说发朋友圈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5、十二辰 古人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天,赤道附近一周天由东向西排列的方位。很显然,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与十二次相反。 分野、二十八宿、十二次、十二辰对应表见教材15页。 6、历法 历法是把年、月、日等计时单位按一定的规则结合起来计算时间的系统。 昼夜交替周期为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月(现代称朔望月)。地球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地 球上的寒暑变称年,现在则称之为“回归年”、“太阳年”。 阴历是以朔望月为单位计年的历法,年的长短只是朔望月的累加,与回归年无关,月份也与四季节气无关,很显然于农业生产不利。 阳历,亦称“太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一年的长度约与太阳年相等,但一年中月数和一个月的天数由人任意决定,这样于计时不利。 从古至今,我国使用阴阳历,又称阴历、农历或夏历。这种阴阳合历,既重视月相,又兼顾四季节气。 7、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这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则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的这段时间。 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每季的3个月又以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春季孟春 (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 为什么要以闰月定四时呢?因阴阳合历的历年取回归年(即太阳年)的365.2425日,历月则取塑望月的29.5306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历年以月相为起迄,全年平均12个月,共354 日或355日,这样与回归年平均日数相差10日21时,3年差32日15时,这样与自然节气就不相符了,为使每历年中的节气与实际气候季节相符,以利于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安排,所以每3年置一闰(每逢闰年加一个月称为闰某月),5年再闰,19年中7闰,这样共235个朔望月,6939.69日,与19个回归年的6939.60日十分接近。这称之为 “十九年七闰法”,也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依据。 8、干支记时 干支即10天干与12地支的合称。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天干与地支依一定的方法循环相配可组成60个单位,即“六十甲子”、“花甲”、“六十花甲子 ” 等。特别注意的是“六十甲子”的组合由天干的单数、双数与地支的单数、双数相结合,不能用天干的单数、双数与地支的双数、单数相组合。阅读古书时常遇到用干支记年,如甲午、戊戌、辛亥年等等,现在农历中仍使用,如今年是癸未年;用干支记日,如甲子日、丁亥日、癸卯日等,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殷商时期甲骨卜辞已普遍使用干支记日。另外,还用天干记时,如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等,这与后来的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相似。用地支记时,即把一昼夜分为12辰,用12地支表示12时辰,每一时辰为2小时,又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正。如子时为23—1时,23时为子初,24时为子正,亦即每个时辰中,奇数为初,偶数为正。 此外,在一个月中有些日子古书中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称“朔”,最后一天称 “晦”,初三称为“胐”,大月十六、小月十五称“望”,近在“望”后的称“既望”,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另外,朔、晦一般与干支兼称,如《左传·僖公五年》云;“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 9、我国著名的四大历法及其特点 我国著名的四大历法是《太初历》、《大明历》、《戊寅元历》、《授时历》。其编制者,时代及其特点参看教材26—28页。 10、我国历法的共同特点 我国自先秦至清末历法有多种,虽各有其特征,但又有其共同的特点:首先是重视“朔”;其次是岁首,即历年的第—个月份。夏历以建寅孟春之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季冬之月为岁首,周历以建子仲冬之月为岁首。秦用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为岁首。第三,重视历元。历元是历法中描述天象发生的起算时间。冬至作为一年的开始,朔旦为一月的开始,夜半作为一天的开始,甲子日是干支记日周期的起始。古人治历,一定要以甲子那天恰好是夜半、朔旦、冬至作为起算的开始,另外,还要求“日月合璧”(日月同升、位置相同或相对)和“五星联珠”(金、木、水,火、土5大行星并现一方或各居一宫、互相连接为联珠)。因此,“历元”又称“上元”。 11、乐律 五音,又称五声,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后又加上变宫、变徵,合为“七音”。 八音 古书上常提到的八音是指上古的8种乐器种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十二律 律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长短不同的12个竹管吹出12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这12个标准音也称之为“十二律”。 课堂练习 •用所学的天文学知识为加点的字作注: •1、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 •1、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从东到西的方向分为 •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与十二次相反,由西向东排列。 •2、“六十甲子”的组合由天干的单数、双数与地支的双数、单数相组合。 | ||||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之二 历史地理 | ||||
1.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 究的对象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如地貌、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土壤、动物等)和历史人文 地理(如经济开发、产业分布,城市、聚落、交通、人口、疆域、政区、文化、风俗、语言、宗教等)。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地理状况。 2.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国地域范围及其依据 这一问题很重要,因它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中国版图。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中 国地域范围是清朝完成统一后到1840年战争前夕的版图。当时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 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与库页岛,东临太平 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其依据是: 首先,中国古文化是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历史上无论汉族,还是其它兄弟民族建立政权的地区或地域,都是中国的地域范围。 其次,“中国”的概念是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古书中的中国只是中国地域的一部分,因为历史上中国的范围除中原王朝外,还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部落。 第三,清统一后到战争前夕的清朝疆域,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是在这一范围内的各民族经过长期交往逐渐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而最终形成的。 3.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主要了解中国历代中原王朝地方行政区域划的变化及其特点。 从秦灭六国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3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约800年。称州郡 时代。其间又分前、后两期。前期即秦汉约400年,主要特点是郡县两级制。秦朝为郡县两级制,以郡统县。西汉初年行“郡国并行”制,即除郡外,还分封一些王国相当于郡。汉武帝时分全国为13州部,每州设刺史,当时不是行政单位,只是一种监察区域,因郡太守和王国相直接与中央政府发生联系、不经过州刺史。后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州、郡、县3级制。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州逐步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遂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三国时成定制。南北朝时期将州划小,到末期州增加到300多个,郡增至600余、州郡相差无几。而郡的长官太守并不上任理事,只领干薪,这样实际上为州、县2级制。 第二个阶段是道路时代,即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583一1276年,约700年。 鉴于南北朝末期郡已名存实亡,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撤郡。但州、县2级不便统 治,隋炀帝时改州为郡,设置若干监察官员。唐太宗时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道,即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道。每道不常置官,仍属监察性质。唐玄宗开元年间,改为15道,即从关内道划出畿治长安,从河南道划都畿治洛阳,江南分为东、西、黔中道,山南分为东西道,道开始设采访处置使。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兼作地方行政长官,节度使的辖区也称道,管辖几个州,这样道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单位,形成了道、州、县3级行政制。安史之乱前的采访处置使虽已撤销,但10道、5道仍作为地域区划的名称。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废节度使,行州、县2级制。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宋太宗时在州上设路,初为十五路,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增至23路。每路设转运使管财赋,提点刑狱管司法、刑狱和监察,经略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事”,彼此相互制约,各不统领。路是具有监察和行政双重性的机构。路下设府、军、监、县等。南宋时转运使职权扩大,兼理边防治安、钱粮巡察等事,路遂成为府州之上的一级政区。 第三个阶段是元明清民国时期,从公元 1276年至1949年,近700年,其特点是行省时代。 元朝初年为与军事需要相适应而设行省,后行省的职权扩大并干预地方行政事务,其辖区日渐固定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行省的长官也改为地方官名,掌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事等,从此行省成为地方行政机构,全称为某某处行中书省,简称某行省、某某省。除西藏、东北部分地区外,将国都附近的地区称“腹里”归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他地区分设10个行中书省。省下设路、府、州、县。 明初,地方上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只管民政。宣德(明宣宗朱蟾基的年号,公元1426~1435年)以后,全国分为南、北直隶,13个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 清朝康熙时内地建18个省,边疆地区不用省的建制和名称。光绪年间增建新疆、奉天、吉林和黑龙江四省。台湾省后割给日本。民国北洋政府又增设热河、察哈尔、绥远和川边等特别行政区。国民党政府将特区改为省,增建宁夏、青海省,加上西藏,外蒙古两地,这就是“九·一八”前的地方行政区划。清朝省下设府、厅、州、县。中华民国设道,县。国民党政府废道,实行省、县两级制,不久又设专署,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4.对古书中记载的地名应注意的几点 首先,同一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和管辖范围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看到一古地名必须放到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了解,如苏州在唐代就比今天的苏州大几倍。 其次,古人使用的地名有时与存在的行政区划不一致。如称南京为金陵,其实金陵是先 秦时的名称。 第三,地名用别名,如称泉州为温陵等。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 •1、唐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扬州就是今天的扬州。 •2、南宋授予岳飞“清远军节度使”头衔。清远军是广西苗区融州的军额。这说明岳飞曾在苗区做过地方官。 •3、《水浒传》中讲梁中书当北京留守,《说岳全传》中讲赵构南京登位。这就是今天的北京、南京。 | ||||
相关链接:古今地名对照 | ||||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之三 职官与科举 | ||||
一、职官 1、职官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夏商时期,约1000年。这一时期国家规模很小,机构设置简单,没有明确的职务分工。君主称王,王左右有“史” 或“巫”,王与史、巫都是神权的统治者,权力很大。王的亲属如妻妾、子弟、叔侄等常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如祭祀和战争等,但没有明确的职务。另外,管理王室家务的臣仆有时也参与某些政事。 第二个阶段从西周到春秋,约六七百年。这期间最高统治者称王,又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王位的继承人称“太子”,亦称“东宫”。王的正妻称“后”。王室的机构是中央政府,诸候的办事机构为地方政府。辅佐王的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权力很大,而巫史的地位大为下降。行政,军事,司法和外交等职务从巫史的手中分化出来,形成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同以太史为首的神事、教育、秘书部门处于同等地位。周王直接辖区称王畿。京城及近郊是贵族聚居的地区,划分乡、州、党、族、闾、比等组织;郊外为遂, 县、鄙、酆、里、邻等组织。 第三阶段从战国至清末,约2300年。这时期君主的地位大为提高,权力集于一身。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到主要地位。统治区域日益扩大,国家机构逐渐庞大,职务上分工越来越细。 必须明确,职官是随国家产生才出现的,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2、国君 黔西南中考分数查询 国君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定“皇帝”为国君称号,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随皇帝称号的确立与其有关的专用语也应运而生。如皇帝自称“朕”,其命令称“制”或“诏”等等。秦汉以后,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君主的称号与中原不同;如匈奴称“单于”,契丹、蒙古等称“可汗”,吐蕃称“赞普”等。 投档线 3、宰相 从战国至清朝,宰相的名称不一,但都是专制君主之下最高执政官。其在各朝代的变化情况见教材59~65页。特别注意的是宰相的变化为什么最频繁?这是由中央集权制日益强化决定的。皇帝集政、财、军权于一身,要处理日常国政大事,需要宰相辅助,但又怕宰相权限过大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二者在权力上的矛盾,是宰相名称和职权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4、九卿与六部 九卿是为君主及其家室服务的、宫廷事务职官。秦 汉时期九卿的重要特点是,君主的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同一起。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及引见等。卫尉掌宫门警卫及奏章传递等。太仆掌皇帝车马及全国马政。廷尉掌司法。 典客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管租税钱谷盐铁及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家钱财及宫廷各项服务事宜。 魏晋后,尚书省成为中央执政的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至隋唐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尚书机构的发展,不仅取代了秦汉丞相的职权,而秦汉九卿的职务也大都归其所属的六部执掌。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吏部掌全 国文官任免、考课、勋封等:户部掌全国户口、土地、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军政;刑部掌司法:工部主管工匠、交通及各项工程。隋唐时期九卿的名称虽未变,但权限缩小;有的甚至与秦汉时完全不同了。 5、监官与谏官 古代将监官与谏官并称台谏,也通称言官。监官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素有皇帝耳目之称。谏官的职责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使其改正。随君主专制的加强,谏官的作用日渐削弱,至清朝时与监官合并。 6、博士祭酒 战国时齐有讲学与研究的场所稷下学,德高望重的被尊为祭酒。齐、魏、赵等国有博士,掌古今史,备君主顾问。秦及汉初均设博士官,属奉常。汉武帝时设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博士,负责经学的传授。东汉时称博士首领为(仆射)为博士祭酒。后祭酒为指主管教育的官吏。 7、试官、加官与赠官 汉朝:试官:汉代职官有许多新的变化:职官初试一年,称守;(另:以职位低的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一个人同时担任两种职务称兼;以较高职务兼管较低职务的事,称领、平) 在本官之外,加上特定的官号,增加新的职务,称加官。 魏晋南北朝:赠官:太师(宰)、司徒、司空、光禄大夫等,皆优崇尊号,并无实权,多为宗室、世豪大族权臣的加衔或褒赠之号。 加官:征讨的军政长官,加“假黄钺”、“使持节”、“持节”、“加节”等称号,以示权任更重。 唐朝:加官:唐代无固定的加官称号,凡在正式官职前加“检校”二字,一般都是加官。加官一般都不任实职,与汉制不同。 试官:唐见习、试用之职称里行使(或称里行)。(另:与汉代相反,以官阶低的人任较高职务的称“守某官”,以官阶高的人任较低职务的称“行某官”) 宋、元以后,加官、加职、加衔等渐少。 8、勋、爵、品、阶 爵:即爵位,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各朝代爵号不一,多根据血缘关系亲疏或功劳大小授予,并可世袭。魏晋以后,多有王、公、侯伯、子、男为号。 勋:勋官,是为奖赏有功人员而定的称号,清代合并于爵位。 品:官吏等级。 阶:阶官、散官(宋称寄禄官),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阶位和称号 | ||||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之三 职官与科举 | ||||
二、科举 随着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统治集团对政治管理人才的选拔、登进也开始了。尧、舜、禹“禅让”的传说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政治“官员”产生的实际情况。自从进入世袭的专制君主时代以后,这种举荐制度仍然长期存在。随着君主任免各级官员权力的强化,对被举荐者加以某种形式的考核办法也萌生出来,直至这种考核—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政治人员的仕进,可大体划分为两个最粗略的阶段:隋代以前(即七世纪以前)是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阶段;隋代以后,是考试为主、举荐为辅乃至全凭考试的阶段。人们习惯将后一阶段的制度称为科举制度。其实,这两个阶段并非泾渭分明,举荐制到科举制之间有一个逐渐演进变化的漫长过程。“科举”二字,就其本义而言是分别科目、举送人才之意,那么这个意义最迟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第一, 汉代选士及其途径。 1、 对士人的培养主要通过学校。京师开办太学,在太学学习的叫博士弟子,由太常选拔,或由郡、国选送。博士弟子每年都要进行考试,考试的方法主要是射策。这是选士的途径之一。 2、 选士的另一条途径是察举。即由公卿、列侯、郡国守相等候经过考察后向朝廷举荐。察举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秀才、孝廉等。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进行一定的考试。这是科举制度的萌芽。 3、 选士的第三条途径是征辟。某些有名望的士人,皇帝不经荐举,直接征聘,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侍从左右,备顾问。 汉代虽然培养和选用了大批的士人,但在整个国家机构中,士人仍处于受压抑的地位,士人的选用也缺乏客观的标准,多为权臣所操纵。进入仕途的,还有很多途径,如任子、纳赀、军功等。 第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九品,是将察举的对象分为九等(即九品),政府按等录用,叫做“九品官人法”。中正,是推举朝官中有声望的人,担任州、郡的“中正”,负责对士人品级的评定。该制度初实行时,继续贯彻曹操“唯才是举”的原则,评定人物主要看才能,在当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晋朝以后,豪门士族操纵了大小中正的职权,评定人物逐渐以门资为主要依据,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也转化为巩固门阀特权的工具。 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左思的遭遇,就代表着当时一般寒门士人的情况。左思之妹被选为晋武帝之嫔,他本人才华出众,诗赋传诵一时,《三都赋》甚至因为人们的广为传抄而导致“洛阳纸贵”。他曾自以为可以凭此飞黄腾达,但现实终于给了他沉痛教训:寒门出身注定了他无从挤身于“上品”权贵之列。他那首著名的《咏史》诗,就形象地刻画出西晋门阀社会状况:“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径寸姿,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士族豪门犹如巍巍大山,将寒门贤才压抑在“涧底”。涧底的百尺青松也只能屈居山上“径寸”草苗之下。自东汉以来,士族豪门的政治、经济特权,世世代代地垄断着社会的“高位”,这是何等令人激愤不平的现实!左思无力动摇这荒谬的现实,他只能走上悄然退隐之路。在西晋王朝方面,也就关闭了纳进贤才的大门—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实在没有比这更危险了。 第三,科举制度的创立。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大小官吏都由中央任命。选士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甄别选用。隋炀帝始创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度的真正开始。这里的进士科,是考试的科目,而不是荐举的科目,是有特殊意义的。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是可以进受爵禄的意思。 第四,唐代科举制度。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创制的科举制度。 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种。应试者以明经、进士二科最多,进士科尤为世人所重视。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百余种。 考生来源,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的通称举人。生徒可直接参加省试;乡贡先要参加州县试,又称解试,合格的才能参加省试。省试或称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是考场的意思。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当时人称为“举进士”,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习惯就称为进士,后来秀才科废除,也常常称作秀才。举人、进士、秀才在唐代几乎就是同一个含义。考试的内容、形式和录取的标准,各科不同。 应制科考试的,可以是已经有官位的,也可以是常科及第的人,也可以是庶民百姓。考试内容,初试策问,玄宗时始加试诗、赋。制科考试,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 常科考试及第以前的士人,身份是平民,有“白身”、“白衣”、“布衣”等称呼。科举考试合格称“及第”、“登第”,进士及第被称为“登龙门”,进士第第一名称为“状元”,就叫有了“出身”,也就初步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唐代制科考试合格后,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常科及第后,还需再经吏部考核,称“释褐试”,又叫“关试”,考试合格,才能授官。唐代士人所重,唯进士一科。不由进士出身的,终不为美,制科出身的反而被视为“杂”。 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这对唐诗繁荣有直接的影响。《全唐诗》共收集唐诗近五万首,比从西周到隋代的一千六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诗歌总量还多两三倍。且唐诗内容之繁富,风格之多样,千百年来其作品及作家传诵于众口者之多,均为其他任何朝代所难比肩。 尽管唐代科举制度比隋代的有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唐人入仕主要还是通过科举、门荫、战功等,因此科举入仕者的比例小于宋代以后。唐代许多才华之士都不是科举出身,如骆宾王、张若虚、王之涣、孟浩然、温庭筠等等,甚至连李白、杜甫这两位中国诗歌的“双子星座”,都不是进士出身。李白是不肯俯首应试,而杜甫则是屡试不第。 唐代科举不仅名额很少,在制度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实行糊名、誊录制度,考生的姓名、笔迹都明白摆在卷面上,这就给主考官在录取时“对人不对文”的自由。唐代科举公开采用一种“通榜”办法,即主考官可以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名单),以供录取时参考。在采访通榜过程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延誉就非常重要了。有时在考试之前,主考就已经根据“榜贴”内定及第者。如杜牧曾因《阿房宫赋》被人推荐为状元,但因前四名皆“已有人”,杜牧名列第五。因此考生们必须在应试前多方奔走,最重要的活动方式是“行卷”:举子将自己平时所作诗文择其佳者,投献给当时的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投一次、两次不够,还要投两次、三次,称为“温卷”,还有举子直接向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省卷”,又称“公卷”。杜牧、白居易因行卷成功而高中进士。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行卷”都是石沉大海无消息的,杜甫就因多次“行卷”未果,累试不第。 “通榜”的办法,主考要录取谁,往往在考前已经内定,考试本身成了走过场,这无疑给达官贵人等权势者的子弟大开方便之门,这也显示出唐代科举仍然残留着两汉察举、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第五,宋代对科举制度更加重视,有不少重要改革。 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在礼部试后,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殿试及第后,不须再经过吏部考核,直接授官。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始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宋代的科举,仍大体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有进士、九经等,比唐朝大为减少,以进士科最受重视,神宗时,只保留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宋代注重经书义理的阐明,取消唐代偏重记忆的方法。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始定为每年一次,后改为三年一次。宋代制科称为大科,不常举行,应试者不多。宋代在正科以外,好设恩科,连续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方法,赐予本科出身。 王安石变法期间,还实行学校和科举相结合的制度。 北宋针对唐代科举的弊端进行一系列的整顿、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科举立法。首先,北宋力求革除权贵操纵科举、营私舞弊的通病,以加强皇权。宋太祖时就废除了朝廷官僚“公荐”制度,即唐代合法的“通榜”制度,还加强了对权贵子弟的监督。 第二,实行“别头试”制度,即举人若与各考官有族人、亲戚关系,必须回避,别置考场应试。后来,不仅省试,连州县试发解试也一律实行“别头”。 第三,“锁院”制度,考官一旦受命,即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甚至与家人都不见面,时间依考选时间长短而定。 第四,弥封、誊录,是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的最重要的改革。所谓弥封,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记录封贴起来;誊录就是将试卷一律派专人抄录。弥封誊录制度的全面而严格的实行,基本上排除了权贵及其它非常关系对科举取士的直接干扰。 北宋科举最初每年举行,但随着科举条令日密、程序日繁,后改为每三年一次。 唐代科举取士、当官难,这就造成大量落第举子,其中有才而不甘老死山野者,往往铤而走险,如王仙芝、黄巢发动起义等,都给北宋统治者莫大的教训。北宋大大扩充了科举名额。据记载,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仅进士一科就录取近万名,平均每年达四百五十余人;而唐朝而白九十四年间取进士总数不过六千多人。宋仁宗时对进士名额作了限制,规定每科不超过四百人,按三年一科计算,平均每年仍达一百三十多人。唐代科举最发达的中晚唐时期,每年取进士也不过三十名,因此宋代取进士数平均每年相当于唐代的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总之,北宋科举比唐代大大发展了,基本上脱弃了前期封建社会荐举制的残余,对后期封建社会整个社会结构、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发生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孕育而在唐代脱胎成形的话,那么科举制度的成熟定型则是在北宋。大批知识分子脱颖而出,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柳永、周敦颐、张载、程颐、程灏、沈括等,堪称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第六,元代的科举制度。 元代的科举考试蒙古、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开,重经义而轻诗赋。经义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内出题,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以朱注四书试士,是从元代开始的。 第七,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 明清是科举制度的极盛时期,也是走向衰亡的时期。明清科举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和科举更紧密地结合,科举必由学校,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清的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国学是中央一级的学校,府、州、县学是地方学校。府、州、县、卫所设立的学校,一般称为郡县学,也称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明清正式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乡试之名来源于西周的乡举。明清仿古制,称乡试为大比,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故乡试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又称礼闱或春闱。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同年举行,考中通称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别称鼎元。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所以叫黄甲,一般也称为金榜,中进士称为金榜题名。明清的乡试、会试,专取四书及五经(《易》、《书》、《诗》、《春秋》、《礼记》)命题。其文略仿宋经义,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这种文体称为八股文,亦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股文形式死板,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 ||||
专题五 宗教与宗教研究
一、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起源:印度次大陆(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
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先知先觉的圣人)
基本教义:宣传一切事物都是聚集而成,凑在一起的世界不值得留恋。引导人们出世,以出家的方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脱。
传播:佛教出现以后,其传播方向有两个:一是向南传播,一是向北传播。向南传播就到现在的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及现在的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地。向北传播,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过克什米尔、中亚细亚到新疆,通过河西走廊传到中国的内地。它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汉朝。佛教传到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还传到了越南,这个时代约在唐宋以后。这是传到中国的一派,我们称之为“汉地佛教”—汉文化系统的佛教。另一支也是在中国传播的,叫做“藏传佛教”,以西藏地区为主,也传到甘肃、内蒙、四川、云南的一部分。藏传佛教被社会上称为喇嘛教。“喇嘛”是上人的意思。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
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很不适应中国社会,中国社会也很不了解它。人们把它当作盛行于当时的一种“方术”来看待(佛,又被看作是一种中国装束的神祗)。它主要活动于以宫廷贵族为中心的上层社会之中,还没有能够广泛地普及于民间。由于当时朝廷禁止中国人出家,所以汉代僧人,除个别例外,都还只是一些外籍(天竺、西域)译师;寺院也少得很。当时虽然已经有了佛经的翻译,但为数还很少(共约五十几部,七十几卷),质量也很低。总之,汉代佛教还处于初传阶段。
魏晋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由于曹魏朝廷开始允许中国人出家为僧,所以从这个时候起,开始有了正式的华籍僧人。但在曹魏(三国)之世,佛教的寺院和僧人,为数都还不多。到了两晋时代,由于朝廷的支持,佛教的寺院和僧尼,逐渐增多起来。据佛教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共有佛教寺院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干七百人,东晋时期,共有佛教寺院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僧尼二万四千来人,同时,也开始有了寺院经济(土地和财产)。这个时期的译经数量也大为增加;同时,译经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到了东晋末年,已有汉
译佛经二百五十来部,一千三百来卷。汉代译经,多是小部头的,而晋代译经,已有几十卷甚至上百卷的大部头了。这个时期,除了佛经的翻译之外,也有了专门从事于佛教义理研究的所谓“义学”僧人,从而也就有了中国佛教的注释之学。佛教“义学”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开始了它的“中国化”的进程。由于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宣扬“一切皆空”的佛教的《般若》学说,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传播。这个时期里,已开始有华籍僧人西行求法。他们有的(例如朱士行)到了西域,有的(例如法显)到了印度和师子国一一斯里兰卡,为法忘身,令人敬仰。
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历代皇帝,都是崇佛的(其中,梁武帝尤为崇佛,汉族佛教徒们的“吃素”制度,就是由梁武帝规定下来的),因而佛教得以更为顺利的发展。据佛教史料记载,刘宋之世(公元代销合同范本420—479年),共有佛教寺院一千九百一十三所,僧尼三万六千人,萧齐之世(公元479—502年),共有佛寺二千零一十五所,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萧梁之世(公元502—557年),共有佛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多人(一说梁代已有僧尼十余万人)陈浩民老婆蒋丽莎。由于梁代末年的侯景之乱,到了陈朝(公元557—589年),佛教寺院减少到了一千二百三十来所,而僧尼则仍有三万二千多人。南朝译经数,佛教史料记载不一,大约有四、五百部,一千多卷。
在北朝,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反佛的以外,其余诸帝,也都是崇佛的,因此,北朝佛教也有很大的发展。据史书记载,北魏之世(公元386—534年),共有佛教寺院三万多所,僧尼二百万人。北齐(公元550—570年)、北周(公元557—581年)大体上也是这样。北朝译经,没有南朝多,共约一百多部,三百多卷。南北朝的寺院经济,也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还放.有的僧人成了“百万”富翁。
随着佛教学术研究的开展,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佛教学派,这标志着佛教更进一步的“中国化”。南朝佛教偏重于义理之学;而北朝佛教则偏重于禅修。隋、唐时期的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也是它的“鼎盛”期。
隋代,共有佛教寺院四、五千所,僧尼二十多万人。汉译佛经,已有近二千部,五、六千卷。唐代共有佛教寺院四万多所,僧尼三十来万人;佛教寺院所占有的土地上千万顷,寺院奴隶十五万人。到唐代,汉译佛经已有二千多部,七千多卷。其中,唐代所译佛经,四百多部,二千多卷。
最能表现隋、唐佛教特点的,是宗派佛教的出现。从隋到唐,先后出现了八个佛教宗派,他们是:天台宗(创始人为智顗)、三论宗(创始人为吉藏),唯识宗(创始人为玄奘)、律宗(创
始人为道宣)、贤首宗(创始人为法藏),禅宗(创始人为慧能)、净土宗(创始人为道绰和善导)、密宗(创始人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所谓“开元三大士”的三位印度和尚)。前面的两宗,产生在隋代;后面的六宗,产生在唐代。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的“成热”程度,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进程,从此,它可以名符其实地称之为“中国佛教”了。从佛教发展史说来,盛唐时代(自贞观以至开元)的佛教,已经达到了它的顶峰,中唐以后,就多数佛教派别说来,开始走下坡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