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研究生入学 法硕联考(刑法学)全真模拟试题25
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
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解析: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类社会关系,也就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
部分或者某一方面。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这明显是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进行区分的。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侦查人员赵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洪某时,因洪某拒不如实交代,随即火起,将洪某捆绑起来进行殴打,致洪某伤残,赵某的行为应当()。
A.按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B.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按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
D.按过失致人重伤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赵某属于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洪某实施型讯逼供.造成被害人伤残,根据我国《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应该按照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第 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是()。
A.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
B.犯罪分子是否已经接近作案目标
C.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因此,选C。
第 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2005年真题)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几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A.缓刑
B.管制
C.假释
D.减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梦见狮子老虎
解析: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减刑是指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中国手游第 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1922年《苏俄刑法典》第6条规定,威胁苏维埃制度的基础及工农政权向共产主义制度过渡时期所建立的法律秩序的一切危害社会的作为或不作为,都认为是犯罪。以这种形式规定的犯罪概念,学理上称之为()。
A.抽象概念
B.形式概念
C.实质概念
D.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犯罪的实质概念试图揭示犯罪的实质内涵,即从犯罪的本质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1922年《苏俄刑法典》第6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就属于此种情形,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 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
B.吸收犯
一个顶俩成语接龙
C.想象竞合犯
D.异种数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异种数罪是数罪并罚时涉及的概念,与罪数问题并无关系。
第 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间接故意?()
A.张三在李四的暖水瓶中下毒以杀害李四,知李四与王五共用一暖水瓶,而对王五死活听之任之,结果王五饮水后死亡。张三对王五死亡的结果
B.赵六用一散弹打麻雀,看见一小孩站在停满麻雀的树旁边,没有理会,一打去致小孩重伤。赵六对小孩重伤的结果
C.孙七与被害人因琐事引起争执,被害人纠集20余人人孙七院中无理取闹。孙七气极,拿出私藏的拧开后盖掖在腰间,手持点燃的爆竹自屋内冲出,想以此吓退对方。不料对方抢夺,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的后果。孙七对该爆炸的结果
D.郑八酒后驾车超速行驶,乘客提醒他注意安全,他不听,仍然高速行驶,结果造成交通事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A、B、C均属间接故意,D为过于自信的过失。D为正确答案。
第 8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2009年真题)下列有关寻衅滋事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无事生非,起哄闹事的行为
B.因寻衅滋事而致人轻伤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C.因寻衅滋事而致人重伤的,以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D.因寻衅滋事而致人死亡的.以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无事生非,起哄闹事,进行扰乱破坏,情节恶劣的行
为。由于寻衅滋事必须是“情节恶劣”或“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因此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仍应按寻衅滋事罪论处;但是致人重伤、死亡的,则应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
第 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
A.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
B.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C.犯罪手段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
D.犯罪客体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A
网上购物英语作文【答案解析】:
解析: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要素,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A正确。犯罪目的并非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必要要素,B错误。犯罪手段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性要素,C错误。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分属犯罪构成的两个要件,二者是并列而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第 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管理专业学什么
单选
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三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4000元将弃婴卖出。甲的行为构成()。
A.遗弃罪
B.拐卖儿童罪
C.罪
D.拐骗儿童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甲的行为是出卖而不是拒绝扶养,不构成遗弃罪。拐卖儿童罪和拐骗儿童罪都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都是以儿童为对象,都可以采取欺骗手段,二者
的区别关键在于,前罪以出卖为目的,后罪的行为人不以出卖为目的,一般是供自己或他人收养、奴役。罪只侵犯财产权利,甲的行为是以出卖为目的,并实施了出卖行为,侵犯了弃婴的人身权利,符合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故并非罪。人生感悟句子
第 11题:多选题(本题2分)
多选
重婚罪在客观上表现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