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春鹿业梅花鹿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人工养殖梅花鹿可行性报告
根据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很多工业对环境污染造成了很大危害,国家农业部提出发展农业,保护生态平衡,绿化环境提倡特种养殖。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工可以驯养繁殖,以及利用它身上产品加工制作,为人类创造财富。
一、梅花鹿的悠久历史
中国自商周时代就开始养鹿,历代相传,历史久远。据文字记载,商纣王曾筑“大三里,高千尺”之鹿台,诗经也有文述“王在灵囿,麋鹿攸伏”,“与民共之”等,当时主要饲养麋鹿、梅花鹿和马鹿,供奴隶主观察、狩猎、祭祀和食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较大的鹿苑,养鹿开始规模化;唐朝樊绰著《蛮书》《云南管内产物》,上有记载“傍西洱河诸山皆有鹿,……南诏养鹿处,要则取之”,说明当时 养鹿范围已相当广阔,到了五代时期则有“ 养鹿刺血和酒而饮 ”之记载;明朝李时珍所注《本草纲目》则更是对养鹿、鹿的用途有了更加详尽的记载,《本草纲目》曰:“用初生壮鹿三五只苑囿驯养,约三年内取精液用之”;清朝更
是在吉林双阳等地圈养梅花鹿,供权贵们游乐、获得贡品和士兵演习,但所有这些,都是皇家驯养以供专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规模饲养,直到清末衰落,无鹿可贡,迫使猎民捕鹿养育,满足朝廷需要,才开始真正的众性家养鹿,这是在雍正十一年(1734年),距今不过300多年而已。红木家具十大品牌 我国养鹿业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兴起,并经历了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末期三个时期的大发展与60年代和80年代初中期两个低潮,即形成两个马鞍形,总体上处于向前发展趋势。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的鹿类,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体重70-100千克。它的体形匀称,体态优美,毛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毛为栗红,无绒毛,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镶嵌着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白斑点,状似梅花,在阳光下还会发出绚丽的光泽,故名梅花鹿。
养鹿业历来是一项高效益产业,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东北、西北农区、牧区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门路。近10年养鹿实践证实,养鹿业是一项远远强于牛、羊、猪、禽养殖业的长效、高效产业。1987年以来,我国仅鹿茸一项年创产值可达5亿多人民币,养鹿业成为吉林省农业第六项支柱产
业,是长春市和新疆农二师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如今,个体养鹿户说:“要想富,就养鹿,想大富,养好鹿”,“家养几头鹿,挑住商品楼,孩子念书不用愁”。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属哺乳纲,鹿科。雄鹿头上长有双角,就是我们说的鹿茸;雌鹿无角,主要是繁殖小鹿。它们属于食草动物,抗病能力高于其它动物,它主要分部在东北、华北等地区。
梅花鹿古人称之“仙鹿”具有灵气和带有神秘彩。双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正因为如此,梅花鹿才选择了这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繁衍生息。双阳人养鹿的历史,迄今已逾两百七十多年。1995年双阳以其人工饲养梅花鹿历史最大,养殖数量最多,品质最优。知名度最高以及双阳人民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由国家农业部、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特产报》、《经济时报》主办的首届中国百家特产之乡评比会上,被命名为“中国梅花鹿之乡”的美称。所以故称双阳型梅花鹿。
梅花鹿是一种珍贵的动物资源。梅花鹿浑身都是宝,在食用、营养、滋补、保健、药用、观赏、工艺制品以及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极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工业污染,人为的滥捕乱杀,天然梅花鹿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
《濒危野生动植物中国际贸易公约》中有11种梅花鹿被加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中有3种梅花鹿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为了保护珍惜濒危梅花鹿类物种,发展梅花鹿养殖业,科学地、合理地开拓梅花鹿类产品,促进梅花鹿类繁荣,推广科学养殖梅花鹿类技术,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有必要建设一座在继鸵鸟热、国内饲养野猪、饲养肉牛后的高效特种养殖的新热点——珍稀梅花鹿养殖基地。
梅花鹿是草食动物,食性广,采食各种植物和乔灌木的嫩枝叶。梅花鹿行动敏捷,善跑跳,性喜居。听觉、视觉和嗅觉都十分灵敏。怕热耐寒,最高生存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2度。不怕小雨,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胆小。梅花鹿分布在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区。野生梅花鹿已经很少见,现在各地驯养的多是东北梅花鹿和人工选育培养的长白山梅花鹿、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型较大,成熟公鹿肩高90—105厘米,体长约100厘米,体重约120—135公斤。母鹿体型比公鹿小,肩高80—95厘米,体长75—90厘米,体重约70—80公斤。
二、双阳型梅花鹿养殖条件
地摊货批发养殖梅花鹿的场址选择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风向、排水良好的地方。
饲料条件最好选择在一年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污染少、噪音低的地方。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公斤,需要粗饲料1750~2000公斤(马鹿需要量为梅花鹿的2~3倍)。
梅花鹿是反刍动物,较牛羊食量低,更耐粗饲料,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枝落叶、蒿草等多种绿植物都是鹿的好饲料。
复婚需要哪些手续 水源条件建鹿场前要对场内的地下水位、自然水源、水量、水质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调查,并注意水中无机盐含量。要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场地附近被污染的水源。
饲养原则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配合饲料以当地的青绿多汁饲料和粗饲料为主。尽量利用本地价格低、数量多、来源广、供应稳定的各种饲料资源。
定时定量饲喂每次喂量要适当,如果喂量不足,喂后不久鹿易饥饿,不但不能安静休息,也影响鹿的消化机能。每次喂得过多,不但会造成饲料浪费,还会影响下次饲喂时的食欲,
需逐日保持均匀,不要忽多忽少。
场地条件
场地最好是僻静的野外。城市中可以选择远离闹事的郊区进行圈养。同时也要保证圈舍附近有充足干净不受污染的水源。山泉水,溪水,河水都可以饮用。如果能够保证在场房周围有青饲料可栽种则更佳。或者是在山脚下建设场房,待山上青树叶或者青草一定储量,直接采集下来喂养,随取随用,有营养,而且节省成本。
饲料条件
梅花鹿为杂食性动物,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青粗饲料是指干草类、农副产品类、树叶类三大类。干草类包括天然牧草和栽培牧草。天然牧草有碱草、羊胡子草、山地河草等。人工栽培的牧草主要有苜蓿草、草木樨等。农副产品类指农作物脱谷后的副产品,包括秸秆,秕壳等,主要是玉米秸、麦秸。树叶类包括树的青干树枝和秋后黄叶等。
三、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母鹿饲养管理技术
母鹿在8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配种期。 这时要喂给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日喂量3.5~4.2千克。其中精料1.1~1.2千克,多汁料1千克,青粗料1.4~2千克:钙粉、食盐各20克,对配种母鹿分管理, 要有专人值班看管。
一个发情期的交配次数控制在2~3次为好。母鹿配种后进入怀孕期( 11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这时要供给充足营养,以利胎儿发育,饲料日喂量3.8~4.7千克。其中精料1~1.5千克,多汁料1~1.2千克,青粗料1.8~2千克, 在怀孕前、中期多供给青、粗饲料,后期多给体积较小、优质、适口性较好的饲料。精料每天喂2次,青饲料要多样化,不得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哪个牌子的文胸好
公、母鹿公开饲养,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母鹿,要防病、防流产。一般从4月下旬分娩,至8月上中旬为哺乳期。这时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量5.7~7.5千克。其中精料1.2~1.5千克,多汁料1.5~2千克,青粗料3~4千克,并有充足的钙粉和食盐。精料每天喂2~3次,青粗料可让其自由采食。要保持圈舍清洁,地面平整干燥。 配种繁殖 选择耳大、生长快、质量好的作种鹿,进行配种繁殖。鹿2 岁以上性成熟,2岁半到3岁配种较好。
文科专科有哪些专业母鹿于8~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 眼角流粘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发情16~36小时排卵,要掌握时机,适时配种。配种方法有:配,将公鹿母鹿放在一起,以母鹿50~100头,公鹿20~30头,混合编,让其自行交配。 其缺点是公鹿易发生争偶角斗,造成伤亡。轮配,参加配种的公鹿,分批轮流放入母鹿中。互配。将母鹿分成4~5头的小,每一小放1头公鹿,到一定时间, 再调换各小中的公鹿。这些方法,配种效果均好,受胎率也高。配种后要注意观察,发现没有受胎的要及时补配。 5~7月既是鹿茸的收获季节,又是母鹿的产仔阶段,是养鹿单位最忙的时候。为了确保母鹿分娩顺利安全,要做好日夜值班护理工作。母鹿临产前,要做好接生的物质准备。如准备好生理盐水、注射器、液状石腊、高锰酸钾、脑垂体后叶素、记录薄、轧耳钳、司可林麻药等 。同时,要准备好产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