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相融构建生态淮北
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
2012年8月(上)
淮北市山水资源丰富,有树木葱郁的相山、叠嶂龙盘的龙脊山、蜿蜒迤逦的华家山;有自然及采煤塌陷形成的华家湖、南湖、东湖、北湖等百余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有纵观市区的肖濉新河、老濉河、龙河、岱河、雷河、闸河等河流;古老相城历史悠久,能源开发焕发青春,随着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推进,依托山形水势,从区域统筹、城乡统筹角度,构建“山-水-城”相融的空间格局体系,为山水生态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山-水-城”相融格局是对中国古代独特的城市营造模式的继承
在中西方“山水城市”规划中,山水与城市的关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山水作为城市的“基底”,关注如何处理自然地形以进行城市建设;另一类是把山水作为城市的“构图”,关注如何利用地形以塑造城市形态。在西方的城市建设中,山水主要体现为城市的“基底”之用,较少有意识的作为“构图”要素。而在中国传统城市中,山水不仅是城市的“基底”,还是城市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注重对山水环境的选择和因借,追求“山-水-城”相融的理想构图。
淮北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淮北市既是“国家园林城市”,又
是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先进城市。为此,丰富的物质基础、悠久的历史文脉和优良的城市环境,都为淮北市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山体,构建城市绿生态空间
(一)山体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山体的现状特点:
我市山体以低山缓丘为主,均为东岳泰山余脉,呈“龙凤”形态分布在主城区的东部和西北部,形成“三山”。东部山脉,从萧县皇藏峪桥顶山开始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至我市龙草峪后,分为东西两支,西支为花家山、烈山、卧牛山、青龙山,山脉北高南低,最高峰为尖山222.7米,山体时隐时现,至肖濉新河,骤然消失;东支为龙脊山,为低山丘陵地貌,一般海拔高度200~300米,最高山峰老龙脊海拔362.9米。西北部山脉,北起萧县龙城镇东北祁村,南止于淮北市渠沟,自东北向西南延伸,主要山峰有:义安山、苗山、程蒋山、相山等,境内最高山峰相山,海拔342.8米。以上山体主要以水泥用石灰岩和建材用石灰岩组成,山体稳定,矿产资源丰富。
(二)山体空间的规划与利用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本着以人为本、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我局组织编制了较为科学合理,内容明确,可操作性强的黄里生态园规划、相山公园扩园规划、龙脊山旅游景区规划等一系列山体景区规划。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黄里生态园规划在对相山、凤凰山、肖濉新河、自然村落等生态要素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并比对国内成功相似案例,提出以生态旅游与休闲居住为目标引领,保护与更新双轮并重,将11平方公里的黄里地区规划建设成为淮北都市型生态旅游休闲区,城市后花园,联动携手相山风景区,共同托举起淮北市休闲旅游的重要集散地,相山区乃至淮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相山公园扩园规划主要以环山路修建为依托,向西扩建惠泽公园,向东新建东山公园;依山就势,建设规模不同的市民休闲、游憩广场,修建环山步道,扩建原公园面积,将由目前的1.6平方公里,扩大到近6平方公里,形成大相山景区,缓解公园的人流压力,改善老城区的人
居环境。
龙脊山旅游景区规划依托龙脊山旅游区优越的山水资源、生态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三山夹一峰”“岭合谷秀”的地形地貌,将13平方公里的龙脊山旅游景区打造为集观光游览、市民休闲娱乐、山地度假、文化养生、宗教朝拜、商务会议等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淮海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三)近期建设的重点项目
1)“三山”地区宕口采空区域的整治因三山山体主要由优质石灰岩组成,长期以来,沿山地区大量的水泥厂、石灰窑厂、采石场对山体进行大规模的剥离,产生大量的山体宕口,地质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
坏,因此,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举,清除宕口不稳定的石块,对不稳定岩层进行工程锚固,消除崩落、滑坡等地质灾害,然后采取生物工程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恢复自然植被景观,涵养水土,建设山脚公园绿地,增加娱乐、休憩的场所,丰富山体景观内容。塑造城市门户地区形象,提升东部新城环境品质。
2)东部山场的绿化工程我市东部山场自北部石台镇梧南村向南延伸至宋疃镇赵庄,大部分为荒山,裸岩外露,土层薄,山体植被差。通过挖(炸)穴填土,着力整治荒山凸岭,广植树木,涵养水土,净化空气,制造氧气和负氧离子,调节气候和抗御自然灾害、减低城市热岛效应,美化城市景观。
杭州寺庙3)龙脊山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龙脊山景区森林茂密,古树、古木较多,山体景观独特,道教文化遗存,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人文景点破落,游览线路不成体系,旅游服务设施匮乏,接待能力低,景区吸引力不足,因此,用3~5年时间,按照5A 景区的标准进行全面开发建设,生态修复原始森林,修建游览区道路,服务接待中心,修缮大方寺、升仙台、文昌阁、太岁宫等景点,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水平。
三、贯通河湖,构建生态水网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及水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只有把水的文章做好,城市才有灵性,具有活力。
(一)地表水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1.现状特点
1)河网密度大。流经主城区河流主要有岱河、闸河、龙河、龙岱河、新濉河、老濉河、跃进河、相阳沟、西流河等,河流总长度约115公里,河网密度为0.4km/km 2,总产流面积2620km 2,年径流量4.1亿m 3,主城区河网密度在淮河以北的北方城市中位居前十位。
2)塌陷湖泊数量多,总面积大,分布相对集中。主城区内累计塌陷区总面积81.37km 2,积水面积丰水年为31.44km 2,枯水年为23.1km 2,正常年份塌陷湖泊面积在27~28km 2,湖泊总个数为418个,其
中面积较大的为南湖(2.5km 2)、东湖(0.9km 2)、相湖(0.8km 2
)。
湖泊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东部,从市区北部的岱河、石台、朔里,经中部的朱庄、张庄矿至杨庄、烈山矿,呈带状分布,并伴随煤炭开采,塌陷湖泊面积、深度逐年增大。
3)水资源总量评价。主城区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1.14亿m 3,浅层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量0.87亿m 3,岩溶水资源量1.17亿m 3,疏干水0.186m 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0.27亿m 3,水资源总量3.1亿m 3。
“山-水-城”相融构建生态淮北
张艳
(安徽淮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淮北
235000)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里
[摘要]淮北市山水资源丰富,城市发展应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山水城相宜的生态城市,本文在分析论证淮北山水资源特的基础
上,提出建设生态淮北的路径。[关键词]山水生态;城乡一体化
206
(上接第205页)电子身伤证怎么弄
己”的志愿服务知识,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3)向同岗位职责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学。本着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局纪检监察部门有针对性地引导干部职工阅读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籍,集中学习过“纪检监
察政策法规知识问答”、“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七次全体会议的工作报告等文件,为纪检监察干部履好职、尽好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4)向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知识学。纪检监察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包括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管理、法律、历史、文化和信息网络等方方面面。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应该主动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积极购买各类书籍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另外还要积极阅读和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些典籍都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蕴涵着很多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近两年,局纪检监察部门陆续引导干部职工阅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家风”、“中国历代廉政思想”、“中国古代廉政勤政箴言词典”等文学典籍,教育干部职工不断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逐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养出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总之,学习型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是在实践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水平的新型载体,是交流工作经验、拓展人际沟通的有效方式,也是完善工作规则、工作制度的平台,还是纪检监察干部个人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家园。只有不断深化对学习型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认识,丰富和完善学习型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手段、载体和活动内容,才能更大限度地挖掘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潜力,打造出一支善于适应新环境、善于积极学习、整体效率优秀的学习型团队。
作者简介:郜墨玉,经济师,在河北省铁路管理局工作。
[参考文献]
[1]萧敦荣,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做好纪检工作.现代大学教育,1993.
[2]宁季文.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国监察,2008.
[3]邵景均.坚强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重在提高队伍素质.中国监察,2005.
[4]郑乐善.试论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问题.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
[5]刘伯荣.对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思考.廉政大视野,2003.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量不足、水质差。主城区生活、工业、农业总用水量1.93亿m3,总消耗水量1.3亿m3,上游来水0.7亿m3,每年尚有0.6亿m3的用水缺口,需要超采地下水。流经市区的河流,除闸河、洪碱河为四类水质外,龙河、岱河、老濉河水质皆为五类和劣五类,跃进河基本为污水,水质总体较差。
2)河流淤塞严重,排洪功能下降。因上游来水量小,水流平缓,河道长期未清理,淤塞严重,龙河
、西流河、岱河已基本成为地上悬河,河床杂草丛生,排洪功能下降。
3)河堤取土,堤坝破损严重。河道两侧取土现象严重,西流河河堤已基本不存在,岱河两侧、肖濉新河东岸堤坝因取土宽窄不一,部分河段堤坝已取完,形成大段缺口。
(二)整治水系,贯通河湖
根据市委、市政府修复构建生态水网的要求,我局组织协调编制了淮北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对河湖的整治贯通,滨水区景观建设、土地利用做出科学规划、统筹布局。
1.河湖规划
1)南湖景区规划。南湖作为“六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采煤塌陷形成的面积最大的水面。2005年6月,南湖公园成为国家批准的第二批九个城市湿地公园之一,这也是全国首个在采煤塌陷区上建设而成的城市湿地公园。
为切实保护、建设好南湖景区,在南湖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划控制范围,于2007年编制了《南湖景区规划》,景区总用地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3.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规划以“蓝、绿”为主基调,以休闲旅游、文化商务、科普教育为主体功能,形成南湖景观核心区、湿地景观区、旅游接待区、居住发展区的“一心三片区”的空间结构。
2)龙湖(东湖)景区规划。规划对近6平方公里的东湖景区及其周边地域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生态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调研,以实现文脉的延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生态修复、适度的设施建设、土地的合理利用等手段,将健身、休闲、旅游、商业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发展生态型、文化型旅游项目。
3)桓谭公园规划。桓谭公园位于张寨路东、黎苑路北、南湖路西,总用地约20.2公顷,是新城区的中心公园。规划为一个景观核心(中心主题广场)一条环湖轴线(环湖步道),四个功能片区(西部商娱互动区、南部康体休闲区、东部游憩赏玩区、北部文化科普区)。桓谭公园的建设,改善了城市小气候,美化了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的好场所。
4)跃进河公园景观规划。跃进河公园共分为三个区域六个部分,分别是A区(相阳路至相山南路)河道两岸,B区(相山南路至长山路)河道两岸,C区(长山路至宿丁路边沟)河道两岸。规划河道全长近2000米,总规划面积23.9公顷。
规划以保护水系为前提,以整治和完善水系为基础,以提高城市整体品质为目标,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要求,满足城市防洪和排水功能,为公众创造优美的、亲水的、人文的休闲、娱乐空间。
2.近期建设重点项目
近期重点建设南湖、东湖的景观绿化工程以及中湖景区的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充分利用塌陷湖面,从水体和水边文章做起,对湖泊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城市“绿心”,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城市绿生态长廊。
山水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个“山-水-城”相融,生态和谐繁荣的城市将会在淮北大地上成为现实。
建筑科学
207
73748096TECHNOLOGY WIND
“山-水-城”相融构建生态淮北
作者:张艳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淮北 235000
刊名:
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2012(15)
引用本文格式:张艳“山-水-城”相融构建生态淮北[期刊论文]-科技风 2012(1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