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供水发展史
林芝旅游
中国城镇供水的发展历史(一)——《中国城镇供水技术发展手册》第一章
上一篇 / 厦门鼓浪屿特住宿下一篇  2009-01-28 11:13:55 / 精华(1) / 个人分类:《中国城镇供水技术发展手册》
查看( 18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
    1.1历史上的供水工程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考古学证明:人类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就位于长江与黄河、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的两河、恒河和尼罗河等广大流域中。近代有人制作的人口密度分布模型表明:点状忽组词水资源——如湖泊,水井等密度线是一个围绕水源的同心圆,而在线形水资源——如河、江等附近则与之平行分布在两岸的环绕带。而且流域气候条件越干燥、人口居住密度就越趋近水源。这无疑表明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也由跟随自然到遵循自然规律人为开发水源。
    我国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供水设施,是目前所知长江流域最早的人工水源的结构形式。
    几千年来,人类的聚居,市井城镇的形成,古代城镇供水随着历史的脚步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1.1.1水井是我国先民的重要水源
水井作为水源有着比江河湖泊更大自由度的选择,可以在近距离内取到水,而且水井星星点点分布更广。基于这样的情况,即使紧临地面水源的城镇,人们仍然离不开“水井”。
自古以来,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井。几千年来,水井是我国先民乃至现代的重要水源。
中国很早就有有关掘井和凿井技术的记载。《吕氏春秋·勿躬篇》“伯益作井”(公元前约2200年),为世界上最早较可靠的掘井记载。公元一二世纪的西汉时代出现深井钻井机械。这些钻井机械在南北宋时期经过较大的改进后,一直沿用到明清,并在11世纪左右传入西方。
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七有“伯益作井,亦云黄帝见万物,始穿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八家为井”。我国凿井取水自黄帝创始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且在两千多年前
的秦代,就掌握了穿凿深井的技术。在升水设备方面,我国古代创造有轱辘、简车、桔槔,此外,还有流传至今的龙骨车和龙尾车等。
    1.1.2 古代遗址中的水井
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文化层,发现原始木构水井遗迹。在一个直径约600cm的不规则圆形坑边,发现环绕布置的桩木残段。桩木残存28根,间距不等。朽木直径一般约5cm,垂直入地约100cm,最深者为142cm。其中两根柱较为特殊,朽木直径各8cm左右,南北对峙,斜向入地,与水平成55º角。
坑呈锅底状,深处不足100cm,坑内为黑淤泥。坑底中央稍偏西北有一方坑,边长约200cm,方坑底距当时地表约135cm。方坑壁四周密排圆桩或半圆桩,并加水平方框支护。
根据出土遗迹和遗物情况判断:锅底型圆坑内沉积黑淤泥,说明此坑原来是一个水塘。聚落内的水塘,自然形成当时居民的一个方便的生活用水的水源。水塘的水位不定,枯水时仅在锅底状的坑底稍有积水,所以在底部中央掏一个小深坑,以保持集中的一定水量的
积水。淤泥中掏坑,需要先设四壁的支护结构。方坑外所见平面朝上安置的大石块,显然是步石,它证明枯水季节人民正是蹋着这些步石到中央方坑取水的。中央方坑内出土带耳可以系绳的汲水陶罐之类,可以进一步证明这是一处生活水源。这一水源的使用方式是:水塘水满时,在塘边取水;枯水时,踏步石到塘底方坑内取水。
发掘所见的大圆坑底部设有支护结构的方坑,是目前所知长江流域最早的人工水源的结构形式。它是高水位地区的一种木构支护水井的雏形,其结构正是古老象形文字所描写的“井”和“#”的形象。《释名·释宫》说:“井者,清也”。对照这种地表水源的原始水井来看,确是由于有了木构方框的支护,才避免了坑壁泥土造成的混浊,从而保持了水质的清净。
在黄河流域,近年在河南汤阴白营的一座龙山文化晚期(与河姆渡第二文化层时代相近)的聚落中发现一口水井,其深度已达3m左右,下部残存叠置的木构井干。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河北省藁城台西村遗址的两口商代水井,其支护结构也是采用木构井干方式。台西村一号水井,井口直径295cm,深为590cm。井口以下450cm开始直径缩减,形成一个二层台。井底设木构井干,共叠置四层,高82cm,节点为搭口交接。井干周围尚有30余根桩木加固。
这口井中也遗存有当时汲水失落的完整或破碎的陶罐,有的颈部尚系有绳索。
以上各例说明,我国的“原始水井”历史悠久,在井干结构上得到逐步改进。
我国考古挖掘的各个朝代的水井众多,不胜枚举。从筑井的材料上来看,就有土井、陶井、瓦井、石井、砖井、木井等等。
邯郸市西郊涧沟遗址(公元前2000-2800年)中发现的房屋建筑边有水井三口,均成筒状。井的上部有缺口与沟相通,从井口往下深一米处,径长2.3m,往下逐渐缩小,到5.5m处,径长1.15m,下部为黄沙堆积。《周书》中虽有记载:“黄帝穿井”“尧民凿井而饮”,但未见实物资料,而在涧沟遗址中发现的古井建筑,为《周书》提供了实物依据。
北京东周时即有大量的土井、瓦井,汉、唐、辽、金又建有砖井。历史上,北京城区居民大多自打土井,取用浅层地下水。元明清的北京城,尽管不断开渠引水,使城市供水从未间断,但遍布全城的水井也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源泉。今天北京城内的无数条胡同,就是居民区的地域名称。据考证,“胡同”一词来自蒙文,也就是蒙文“水井”的意思。至清光绪11年(1885年)北京内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但水质多数咸苦。
南京是六朝古都,虽然背靠长江,但城内古井星罗棋布,不但井栏千奇百怪,而且以井取名的也有不少,如金沙井、杨公井、铜钩井、板井、锁井、双井、白云井、邀贵井、胭脂井等等。有史料统计,到清朝(19世纪),南京有水井5千余口。直到20世纪80年代,南京仍有水井3千多口。
我国城市给水之制在诸多史籍的记载中,以钱塘六井最为详细。苏子瞻之记略中提及: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公元810年左右)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这是当时官方为解决百姓饮水、用水的城市公共工程。
    1.1.3古代都城的水源 
   水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作为都城,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人口众多,对水的需求就更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古代夏、商、周三朝的都城多数在河流沿岸。从秦以后,各统一王朝的都城也毫不例外都在大河的沿岸。首都是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建设宏伟,园林如画,用水量巨大,如果没有地面供水,仅靠地下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都城城址必须选择在河流沿岸,就几乎成为不可抗拒的规律。
在今西安建都的有10个朝代。四个城址都在河流的沿岸。随着城址的转移,愈加靠近渭河的重要支流,城市供水也愈加丰沛。
洛阳号称9朝古都。三个城址都离不开洛河。
在南京建都的有8个朝代,三处城址均位于今南京市区、长江岸边,互相重叠或相距不远。明南京城规模宏大,包上述城址于城内,不仅横跨秦淮河,而且更靠近长江。
在开封建都的有6个朝代,城址位于黄河之南、汳水岸上。
杭州建都的有两个朝代,城址不断向东展出,靠近钱塘江。
北京最早的城址位于灅水(今永定河)以北的洗马沟岸上。元代把城址转移到蓟城东北,另建大都城,横跨高梁河。明代中叶时建北京外城,城址南移,不仅横跨高梁河,更靠近洗马沟和灅水。
六大古都的城址很典型,其他古都也不例外,城址均位于河流岸上。譬如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都城就是如此。
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中国历史上建都都毫无例外位于河流的沿岸,可见中国的都城离不开河流,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和水路交通问题。
    1.1.4 古代城市供水工程
我国古代城市供水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水源、输配水系统、净化处理等方面都有着瞩目的成就,这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1、早在公元前1600年商城(位于现在的郑州)是盘庚迁殷之前商朝的都城。考古发现城内北部和东北部为宫殿区,宫殿区东部建有蓄水池和输水管道等贮水设施,保证了该区域的用水。
 2、西安是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建都的地方,城市地面水供水系统十分完备,开创了中国都城以地面供水为主的先河,成功地解决了古代大城市供水的问题,为中国都城解决水源树立了样板。
周代丰镐横跨沣水,自然靠沣河供水。秦咸阳横跨渭水,引渭河水开凿兰池,是都城咸阳的人工蓄水库,供给咸阳城东南地区用水。
西汉长安城的水源主要来自城西潏水,同时凿井,引用地下水。到了中叶,人口大增,大规模地开辟水源,开凿渠道,引用地面水。开辟了中国都城地面水供水的新格局。
 唐长安城从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引水入城,渠道密如蛛网,使西安地区诸河大都被加以利用,为解决西安城市发展中的供水问题,奠定了东、西两个方向供水的格局。长安四周有泾、渭、灞、沣、涝等河流。由于城市规模大,人口众多,在城市供水方面,唐朝初期,整修了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等渠道,把水从长安城外引入城内。这几条渠道穿过长安城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水网,东西长18里115步(约10.6km),南北长15里175步(约8.9km),周长67里(约38,6km),妥善解决了长安城百万人口的供水问题。
    3、古代广州受海潮的影响,井泉水偏咸。到宋朝,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剧增,供水矛盾突出,被贬惠州途经广州的苏轼向广州太守提出了引水入城的建议,他建议用竹筒引蒲涧水入城,是广州最早的“自来水”规划蓝图。苏轼当时亲自参与总体规划,解决了广州城居民的饮水卫生问题,广州也因此成为全国最早有“自来水”的城市。
 4、考古专家论证,长沙市坡子街现已发掘出的三千平方米地下“屋脊”形木构,系南宋时期一处规模庞大的城市供水系统。其东西走向,全部由黑褐厚木板筑成,每块木板长、宽
各约一米。与木槽垂直相连的木制“屋脊”长约三十米,西高东低,一直延伸到发掘基坑之外。这是一种掩盖式的输水渠道。考古现场同时还发现了二十多口古井。
 5、北京:金代的中都城位于今北京市西南广安门一带,城市供水主要利用洗马沟水系。金人扩建中都城时,有计划地把发源于城西一片天然湖泊(即今莲花池)中的一条小河圈入城内。同时开凿护城河和引入宫苑,解决城市供水问题。水网博客——水业思想的集散地!sZW D4i ^
  元代的大都城充分利用了高梁河水系。高梁河水系中的瓮山泊,也就是今天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为明清北京城的水源奠定了基础。
O(k \ L#gg!b%l F9R0  明初扩大了皇城,供水主要靠汇集玉泉山诸泉的瓮山泊供水。积水潭为主要的蓄水库,并与西苑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和南海)相通,为皇城、宫成(紫禁城)提供水源。
I(l5a9mL\&K$|0  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增加运河水量,开拓瓮山泊,把西山碧云寺、卧佛寺的泉水经玉泉山麓也导引入泊,建成了北京西北最大的人工蓄水库,这就是今天的昆明湖。使北京城的水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北京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 H+w#`hd!P0  仅举以上几个城市供水工程的范例,可见我国古代十分重视水在城市中的作用,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1.1.5          古代净水技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