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又称江东门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承段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1]
截至2015年,纪念馆占地面积1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近18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20万余件。2014年接待人数达803.4万余人次,自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至2015年8月15日参观总人数6072.79万人次,来自美、日、德、英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人士近300余万人次,在全世界博物场馆中仅次于故宫博物院。[1-3]
2015年12月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陈列馆正式开馆,对公众开放。这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4]
中文名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外文名称 侵華日本軍南京大虐殺殉難同胞記念館(日)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Victims in Nanjing Massacre by Japanese Invaders(英)
地理位置 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
邓紫棋和男友已分手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120000多平方米
开放时间 08:30-16:30(每周二至周日)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免费
保护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馆级别 国家一级博物馆
别 称    江东门纪念馆
展馆类别 灾难遗址专史纪念
关于教师节的感谢语
主要建筑 国家公祭鼎、胜利之墙等
遗址单位 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教育基地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网络悼念 国家公祭网
参观人次 6072.79万(截至2015年8月15日)
公祭时间 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分馆馆址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建议参观时长 4-5小时
适宜参观季节 全年皆宜
目录

1历史沿革
2建筑规模
整体布局
一期工程
二期工程
三期工程
3馆藏文物
4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专题陈列
临时展览
5场馆接待
6宣传活动
联合展览
教育宣传
专业讲解
申报遗产
7重要活动
交流活动
会议活动
祭奠活动
几号是端午节▪新闻发布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是什么歌
其他活动
8所获荣誉
9部门设置
10旅游信息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历史沿革
纪念馆雕塑
微波炉不加热1982年,日本文部省审订通过的历史教科书将“侵略中国”的记述改为“进入”。日本在教科书事件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
1983年底,南京市人民政府经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筹建纪念馆,设立了“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领导小组,由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张耀华任组长。[5]
1985年2月3日,到南京视察,题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纪念馆的建设,工程随即于2月20日(正月初一)动工,当年8月15日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纪念日当天建成开放,同时南京市还在17处大屠杀遗址设
立纪念碑。
1985年8月15日,南京人民政府于建成并开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场馆的所在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故又称江东门纪念馆。
199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二期工程建设。
1997年12月12日,二期工程竣工。
2002年12月12日,“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建成开放。[6]
2004年3月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全国率先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当年接待观众就达114万人次。以后的两年,2005年接待观众达220万人次,2006年仅上半年接待观众就超过130万人次。[7]
2005年12月13日,纪念馆在原馆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奠基。
2006年6月26日起,闭馆扩建。
2007年12月13日,重新开放的纪念馆继续实行免费开放政策。
2015年5月,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开始修缮,完成后将做为纪念馆的分馆开放。
2015年12月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对公众开放。[4]
2015年12月7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新馆正式对外开放。[8]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筑规模
编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整体布局
纪念馆分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4个功能性区域。
(一)展览集会区:该区分为史料陈列厅和集会广场。史料陈列陈列展示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集会广场上有主题雕塑—冤魂呐喊、标志碑、灾难之墙、和平大钟,每年的12月13日,人们都会在这里集会,公祭遇难同胞,撞响和平大钟,发表和平宣言。
(二)遗址悼念区:该区包括“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狂雪》诗碑墙、石壁墙与手写馆名、墓地广场、浮雕《劫难》《屠杀》《祭奠》、“母亲的呼唤”立雕、“万人坑”遗址陈列和悼念广场祭场、冥思厅等。
(三)和平公园区:该区以和平为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和平交流的重要场所。包含胜利之墙、和平公园、汉白玉雕塑《和平》、紫金草花园、日本友人植树林等。
(四)馆藏交流区:该区是寓馆藏、交流、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域,其主要设施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特藏库等。[9]
一期和增加c盘空间
二期场馆导览示意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期工程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纪念馆一期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纪念馆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齐康设计,以“生与死”、“痛与恨”为主题,建成史料陈列厅、电影放映厅、遗骨陈列室及藏品库等,被评为“中国80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之一。
建筑物采用灰白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10]
该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
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的石壁。[10]
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这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10]
遗骨陈列有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这里陈列着该馆1985年建馆时,从纪念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1998年4月以后,又从该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内新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表层土层中),这批万人坑遗骨经过法医学、医学、考古学、历史学者的严格鉴定,被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1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二期工程
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二期工程的纪念馆展馆的整体设计形状为“和平之舟”,像是一座拔地而起的船头造型。从侧面看,又像一把被折断的军刀;从空中看,又是一个化剑为犁的立面。展馆的建筑设计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主持,外观大气肃穆,设计布局寓意深刻。纪念馆前半部分寓意为“白骨为证、废墟为碑”,后半部分体现了“人类家园、走向和平”。整个建筑设计构思可以用“死亡、和平”四个字来概括。[9]
二期工程的新馆陈列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指导思想,强调以史实说话。基本陈列“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得到扩展,还新增两个小型专题展览:“胜利一九四五”及“‘万人坑’遇难同胞遗骸展览”。[11]
与一期工程展馆相比,二期工程的展馆的占地面积增长了3倍,达7.4万平方米,展示的文
物从100多件扩大为3000多件。新馆完整保留了原馆遗址和场馆部分,同时向东西两方延伸。东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头”是陈列丰富的展厅,周边庄严肃穆的广场可容纳万人集会;中部是原馆的遗址悼念区;西部大片开阔区域是树木葱茏的和平公园。
展览陈列区达到9000多平方米,很多文物都是首次面世,如新发现的南京八卦洲埋尸记录、当时金陵女大教师程瑞芳的日记等。现在的展览陈列区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名为《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的基本陈列,主要展示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二是名为《胜利1945》的专题陈列,主要展示1874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1945年9月9日南京受降典礼及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以及华北、华南及台湾受降典礼等史料。
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纪念馆内还有遇难同胞遗骸遗址陈列,展示的是1985年和1998年两次发掘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骸,用典型、有说服力的图片以及相关文物,简要展示了两次发掘和考证的全过程。
新馆展陈有三个明显的改变,一是内容上新增了南京保卫战的内容,扩充了日军轰炸南京的内容。二是文物及影视资料大量增加,影视资料由4部增加到100多部,特别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史料、文物等大量运用在新展览中。三是较多地运用了富有说服力、感染力的表现形式。新展增加了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的证词;为4000名幸存者等历史证人制作了个性化档案;为当时施援的外籍人士制作了专题资料。[12]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工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