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论析
关于保护地球的名言
摘 要: 从隋代至清末的一千三百多年间,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国家管理与政治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有其合理性与进步性,但其后来内容上的规范化、形式上的程式化和价值取向上的利禄性,使其最终走向极端封闭和衰败,阻碍了我国社会形式进化,延缓了我国近代化进程。重新审视科举制度,客观评价科举制度对我国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当代教育制度 干部选拔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从隋代至清末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对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国家管理与政治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一个主要方面,科举制在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正式废除以来的百余年间一直受到中外史学界的关注,至今仍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笔者试图通过对科举制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积极、消极因素的揭示,探讨其对中国当代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发展概说
保定糕点
  选举制度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之一,既要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使统治集团后继有人,又要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人才资源,照顾各阶级、阶层的利益,使政治、经济利益分配大致平衡,不至于引起社会骚动。在封建时代,执行哪种选举制度,是以能否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前提的。
  先秦时代,据说是“乡举里选”,但那时的制度多被后代儒家美化。汉代实行郡国察举制,实则是一种保送制,往往名不副实,当时民谣即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讥讽。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将人分为“九品”,品评人物只看门第出身,并不看重实际才能。选官的权力由“著姓士族”控制,形成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左思曾愤激地写道:“士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九品中正制”妨碍了小地主阶级的进身之路,引起他们强烈反对,不利于封建中央集权。到隋朝,士族地主失去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庶族地主和寒门发展到要求参加政治的程度,于是隋文帝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加快官吏选拔制度改革步伐,废除九品官人法及中正制,改行开科考试取士。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设进士科,以文学取士,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科举制的产生是中国古代社会内部矛盾发展与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自我更新的结果。它以士人自由报名这种相对开放的姿态,以考试这种相对公平的形式,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欢迎。深圳烧烤
  唐代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与确立。考生资格、考试科目与内容、考试形式及录取、入仕都有具体的规定与要求。唐代科举分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中的进士科最为崇贵,对人才考察也较为全面,以至于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之说。到宋代,统治者更加认识到科举制是使天下人才整齐划一的好方法,于是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完善了科举制。第一是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府试、省试外增加殿试,殿试合格者,被称为“天子门生”,以示“恩从君出”;第二是废除吏部选试,实行“及第拜官”,优待进士;第三是废除推荐法,严格考试管理,实行锁院、糊名、誊录制度,加强对考试环节的规范管理,使考试更具公平竞争的特点;第四是制定“三舍法”,将学校考试、考试制度与科举制结合起来;第五是设立词科,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与知识结构。有人说:“北宋是中国科举史上所可能达到的最合理阶段,大批卓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由此脱颖而出。”
欧莱雅化妆品推荐  明清是科举制发展的鼎盛时代。明太祖朱元璋将牛鞭化成的权杖痛施于文人,文人们却比耕牛还要服帖。他深知天下读书人的共性是“意在富贵”,于是加强思想钳制,规定士人只能学习钦定的《四书》《五经》,这是文人的教科书,考试的试题库和标准答案。同时考场科条越来越严,考试内容越来越窄,试卷格式越来越固定,科场作弊越来越巧妙。至此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走进了死胡同。这种内容上的规范化和形式上的程式化,使科举制
简简单单歌词
最终走向极端封闭和衰败。到清末,科举制的弊端与危害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要求废除科举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代之以新兴的学校制度。自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二、科举制度优劣评述
学生困难补助申请书  自唐宋迄明清,科举制一直是封建政府采用的主要选官方式,有其合理性与进步性。
  第一,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用客观的考试标准挑选人才,使之参与国家政治,具有较大的客观公正性。察举制则人为因素十分严重,人才由官员推选,其弊端不难从“”“推荐制”看出。
  第二,科举制破除了由贵族权要和地方名门大族一手包揽荐举人才事务的传统,力求凭才取士,增加了贫寒士人进入仕途的机会,使其在选拔人才上具有不拘门第、优胜劣汰的形象。像宋代吕蒙正、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等孤寒之士就是靠真才实学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他们苦读不辍,终成名臣,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这对稳定封建统治有着极大的作用。
  第三,科举制强化封建皇权,有利于封建统治稳定。国家公开设科招考,大大放宽应试者的范围,多少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些公平竞争的机会,给了下层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对立、阶级矛盾。于是通过考试博取名声和官位,成为天下读书人的一大目的。宋真宗曾写过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不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不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女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在此劝导下,“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苏轼语)。读书人埋头攻取科名,最大愿望就是天下太平,常科长开,制科频设;有了这种心理,反对现政权的冲动自然会消解,而天下英雄也确如统治者所愿“入吾彀中矣”(唐太宗语)。
  第四,科举制的科举取士,促进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宋元强在《清代的科目选士与竞争机制》一文中指出:“一定程度上的均等竞争,推动了不同等级成员之间的流动,为历代统治者甄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臣僚百官,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发现,在清代114名状元中家世可查考明白的57名状元中,出身官僚的占51﹪,出身平民的占49﹪,平民子弟入仕人数几近一半。这表明科举取士制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有利于地主阶级内部更新,有利于组建强有力的统
治阶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