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干货如何分析一家上市公司?(12000字)
硬核干货如何分析一家上市公司?(12000字)
积募TALK
作者从投资人视角来看。
看年报,最主要的目的,是了解一个公司是怎么赚钱的;最主要的作用,是评估公司股票未来价值是否提升。
本文作了一次比较详细的科普,穿插了一些小例子。
12000多字,可能需要半小时,请大家耐心阅读。或者先收藏着,用到时回来备查。
你可能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快速阅读的方法,相信这是一个阅读框架,当掌握了这种模板化的阅读方法后,剩下只是时间上的磨炼问题,熟能生巧。
enjoy~
作者  |  Oryx王家
来源  |  家哥的小黑屋
千古玦尘人物关系尊重原创,保护知识产权。
年报最开始的部分一定是公司管理层对集团业务、战略、市场和重点数据的解读。
如果对行业有了解,对公司商业模式有了解以后,我们对业务总览部分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阅读:
1)根据对行业和公司的理解check管理层讨论
实操过程中可以做个表格,画√画×
● 公司对行业的分析与我们自己的分析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给出的理由是否合理?(举个例子,明明是自己产品不给力,说市场不好,这就有问题了);
● 公司对市场的展望是否和自己的分析一致,如果不一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否合理?如果行业分析能力不强,可以多比较几家同行业公司的观点;
● 公司战略是否有重大调整或新业务线,如果有调整出于什么(政策、行业发展、经济周期等)目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如果改变,那么套用旧分析方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 公司提示的风险,这点很重要,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年报喜欢把所有相关风险全部列出来,但是有些更重要,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对不同风险进行标注。(比如公司1%的产品出口,原料全国产,有的也会把汇率风险放进来,但是这个风险对后续分析就不那么重要)
● 组织架构调整——意味着对不同业务线重视程度的变化、对不同产品线资源的投入会变化;
管理层讨论,我们在对数据分析后还要回来再看一遍,第一遍是粗看。
写作手法有哪些
2)查看对本公司来说重要的指标
业务讨论部分给出的指标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节省大家阅读财报的时间。
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不一定全面,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在step2自己事先准备好一个重要数据表格。如果年报中没有这个部分,那就要自己去下面或者其他信息渠道寻。
将本部分数据填进去。我们举个例子:
● 我比较熟悉SAAS行业,非常重要的数据是现有付费客户数,客单价、续费率。
● 又比如游戏公司,旗舰级游戏要单独建立模型;
● 再比如有行业,你可能要把市场价格在报告期的走势补充进去;
● 还比如互联网平台,你可能要把UV、PV、用户市场数据到;
● 或者比如说存货占资产比相对高的企业,要研究存货价值;(手机存货、白酒存货、资源存货都是很不一样的分析标准)
● 等等等等,这也是为啥科普文没办法写太深,我自己擅长的行业也有限。
这部分结束后,我们需要开始阅读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核心工作就是证实/证伪公司自己的说法。
交行信用卡进度所有分析,同比、环比、行业平均比较都是必要操作,我下面就不重复了。几个小提示:
● 对异常数据大家(太高、太低、暴涨、暴跌,都要用显著颜标注——事出有异必有妖)要拿出120个小心;
● 利润表好操作、资产负债表稍微难操作、现金流量表最难操作,数据冲突的时候我习惯看现金流量表(原理是这样的,现金流量都必须和银行打交道,和银行共谋是更难的);
● 插播一下只看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框架: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是否赚钱;投资活动现金流,资金投资再生产的效果及态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公司对股东、债主资金的态度(要/不要);基于流量表的各类组合,可以佐证我们对企业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的态度。
我个人不太习惯三张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一张一张的看,而是按照几个公司经营的重要能力,在不同的表格里寻答案。
Step4 盈利能力
这个部分很多财务书都会教,我也就是做个搬运:
1)和公司经营相关的各类盈利指标(margin),网上都能查到具体公式,我就不写了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净利率;
● OCF margin,FCFmargin;(这个就要去现金流量表里的数计算)
● EBIT/EBITDA等各类你认为更好地评估一家企业盈利能力的margin;
强调一下,不同公司,主流评估盈利能力的margin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行业充分市场竞争,直接成本*20%就是终端售价,这个时候你看毛利率就看不出太多端倪。又比如有些行业,其内部折旧政策千差万别,你有EBITDA margin就好一些。还是一句话,选什么指标需要你有行业积累。
2)和资产相关的各类盈利指标(margin)
● 总资产回报率;(这些都需要结合资产负债表数据)
● 净资产回报率;
● 其他我们认为合适的,可以更好地体现持续经营过程中,资产回报情况的margin。(比如我可能不会觉得那些持有很多住宅地产的实业公司,对持续经营有什么帮助,顶多就是未来资产处置有个一次性收入而已,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卖房子防ST的新闻)
Step5 运营能力
产品好,还需要运营的配合。再好的产品库存管理不好也有卖不出去的风险,再大的销量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也占用资金。
1)企业内部各类周转率
● 存货周转比率;
● 固定资产周转比率;
● 现金循环周期;
● 其他教科书上评价标准;
核心的目的就是评价企业内部,有效利用资金、资源,运用资产的能力。
2)与上下游的各类周转率(供应商、买方)
● 应收(率、天数、DCS等等等等,下同);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应付;
刘萌萌微博应收应付的坑比较多,建议大家去看一下高手的分析思路。
本质上应收是借钱给你的下游,类似短期债券投资;应付是你从供应商融资,类似短期债务。一旦和金融相关,这魔术师们操作空间就会很大。
举个简陋例子,应收账款核销,上市公司体外或者一家公司,注资专门收购应收账款(这个是合规业务),收不回来是体外公司的问题,但是上市公司留下了干干净净的一张表。
3)各类费效比
● 人效比;
qq会员签到● 营销费用比;
● 管理费效比;
● 对于披露项目和产品细节数据的,可以自己构建评价模型(比如互联网的获客效率)
费效比的评估,非常依赖对一个行业和一个公司业务的理解。正确进行评价,或者说读懂这个部分,需要一定量的行业数据储备和知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