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古诗词的整体阅读
端午节五彩绳的意义古诗词的整体阅读
一、常见题型
1.感受诗词的形象,体会诗词的意境。
2.品赏诗词的语言,揣摩语言的特。
3.理解并能正确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
4.评析诗词的手法的技巧。
二、解题技巧
怎样进行古诗词的整体阅读
阅读古诗词,首先要学会感受诗词的形象,体味诗词的意境。
诗词都是抒情言志的,而其情志往往蕴涵在诗词的形象和意境中。这个形象有人物形象,有
抒情主人公的自身形象,更多的是日月山川、花鸟虫草等这些融入了诗人情感的意象。赏析时,我们要注意分析诗词的形象特点,尤其是诗词意象所蕴涵的特别的含意。同时,要抓住诗词的画面和气氛去分析此时、此物、此景、此情,体味诗词的意境,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
其次,要学会品析欣赏诗词的语言,特别是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词。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全诗的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这些字词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同时,要能粗略地感知诗词的语言特,如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李清照的词伤感缠绵等。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品析诗词的语言。
第三,要能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
今年五一高速免费
由于诗人在抒发感情时不会喊出“我爱”“我恨”之类的话,而是运用较为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诗词时,应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涵的情感。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从字面看像是在遣责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实则不然,诗人批判的矛头实际上是指在酒楼征歌买笑、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
最后,要学会评析诗词的手法和技巧。
诗词的字数有限,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出丰富的感情必须借助于手法和技巧。阅读诗词时,我们不仅要能辨明技巧类型,而且要能分析其表达效果,从而体会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无穷魅力。
三、典型例题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的前两句选取“朝雨”和“柳”这两个意象有什么特定的含意?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的意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缘物体情,首先抓住“朝雨”和“柳”的特征,然后再来体会诗人的感情,分析其特定的含意。
【参考答案】点明时令,暗示主旨。“朝雨”营造了送别友人时悲伤的氛围;“柳”与“留”谐音,象征着离别,表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2.诗中写饯别饮酒为什么用“更尽”而不用“更进”?
八省联考哪八省【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品析能力。解答时可以先分析这两个词的基本含义,然后再分析哪个词有助于表现本诗的主旨。
【参考答案】“更尽”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的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3.“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感情?十大香水排行榜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中关键词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并联系全诗来思考。
最便宜的网上购物
【参考答案】“无故人”既写出了朋友今后生活的孤单寂寞,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别后生活的牵挂与关怀。
4.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在写法上的特点。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词手法技巧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按题目要求,先要分析诗词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再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出答案。
【参考答案】这首诗以春天的美景来抒发难过惜别之情,从写法上看,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典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__。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所以从题材上来说属于边塞诗。唐代主要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答案】边塞诗  高适(或“岑参”)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诗句思想感情的理解。“貂锦”原指战士身上穿着的衣服,在句中指战士,这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诗文前两句的意思: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沙场。“誓扫”“不顾”等词语,表现了唐军将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参考答案】借代。表现了战士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3.末尾两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中
战死沙场的成堆白骨,一边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虚实相映,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参考答案】“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诗人借助想象,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四、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增值税发票怎么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的清丽明朗、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_____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______。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游,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之外,有些遣词造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一句中“争”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前六句中,诗人已经把西湖的春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作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工夫,后两句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学了《春望》这首诗后,拟了下联:《春望》抒尽家国愁。请你仿照下联,以《望岳》为上联的开头,试写出上联,要求与下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望岳》__________;
下联:《春望》抒尽家国愁。
(三)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虚写还是实写?它们包含着怎样的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___________的悲哀,借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_______联。律诗对这两联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己亥杂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