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0-05-27
基金项目:曲阜师范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英汉旅游资料的对比与翻译研究”(项目编号:XJ0656) 作者简介:孙红梅(1975-),女,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讲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3期J ou 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 g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2010年9月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研究
孙红梅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快乐每一天
摘 要:英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具有相似的文本功能,但二者在语篇模式和文体特征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要使旅游外宣文本实现其预期功能,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该类语篇的阅读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调整。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语言特点、信息功能方面的差异,从翻译
的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以及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旅游景点介绍文本;预期功能;功能理论;翻译方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 (2010)03-0140-5
旅游宣传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旅游资料种类众多,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
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等各方面的内容,而其中景点介绍翻译最具有旅游特,也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旅游景点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宣传和介绍本国、本地的人文、自然风光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忠实于景点特征和文化内涵,让外国游客准确、全面地了解该地风貌,又要使译文对西方游客有良好的可接受度。英汉旅游景点介绍性文本有其自身的语篇特点,而其语言和形式受各自特定文化的制约,是以各国游客的阅读目的、欣赏水平和文化背景为基本参照的,因此在文体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要使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实现其预期功能,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该类语篇的阅读期待,在保持基本意义功能一致的基础上,利用删减和改译等手段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对原文进行调整,在信息上进行整合。也就是说,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固然首先要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但更注重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信息获取的时效。因此,本文以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介绍资料
及其英译本和英美两国的相关旅游文本为语料,结合翻译的功能理论,对比分析英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差异和功能实现方式,具体探讨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以及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
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翻译的实质、翻译过程的参与者以及翻译功能理论的原则,其代表人物有赖斯(Katharina Reiss )、费米尔(H ans J .
Vemee r )和诺德(Christiane N ord )[1]
。该理论是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1971年,赖斯首先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她是第一个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将文本按不同功能进行分类的学者,为功能翻译理论奠定了基础。随后她的学生费米尔以行为理论为依据,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目的论。目的论的主要观点是: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选择翻译策略,而不是原文的语言形式和原文的功能。原文在翻译中只是起到“
提供信息”的作用。去皱效果最好的眼霜
90年代初,诺德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忠实”的原则,并给翻译做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个定义
劳动节为什么改5天了中,诺德强调了原文与译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确定,它同时也为决定处于特定语境的原文中哪些成分可以“保留”,哪些则可以或必须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甚至“改写”(包括可以选择的和必须进行的改写)提供了标准。
与传统“等值观”相比,译文功能论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它给译者带来的启发是:充分认识自己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增强跨文化意识;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期待;尊重原文,但又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内容和功能。
二、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类型分析
旅游景介的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的翻译,目的和功能是实用文体翻译的依据。文本类型和它的内容形式、翻译策略有直接关系。不同文本类型的语言特点、文本重心不同,译本所要实现的预期效果也不一样。要研究汉语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就必须明确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类型和功能,了解译文的预
期目的。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学者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旅游资料旨在通过对景点的介绍,提供有关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换言之,英汉旅游景点介绍都是通过传递信息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的。从文本功能看,该类文本具有两个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也称诱导)功能。其中,呼唤功能是主导功能和内在功能,因为旅游资料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引游客,关注的是“语后效果”,刺激旅游者的参观欲望。但读者在做出决定去游览某地之前和在参观景点的当时都希望得到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因此信息性也是旅游资料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呼唤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
悍匪董震在功能翻译理论看来,“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层”,强调信息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为了感染受众,译者必须充分揣摩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了解他们的需要、期待和所具备的知识,从原文中选取他们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的旅游信息,用符合译文规范和文化标准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在具体的操作中,译者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可重组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地道流畅,明白易懂。因为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受众属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体,译者提供的信息量不可能和原语文本作者提供的信息量完全相同,等量的信息也并不一定等效。事实上,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指出,对实用文体的翻译,我们所关注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译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它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根据此观点,旅游景介的翻译要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即遵循译文的目的性原则。
三、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分析
尽管英汉旅游景点介绍文本都以实现其呼唤功能为目标,但社会文化、思维方式、语言的差异使二者在语言和文体风格、信息容量与传递、篇章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重点探讨英汉旅游景点介绍间的语言差异和信息功能的对比。
(一)汉英旅游景点介绍的语言特点冒险岛什么职业好
汉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而他们的审美观和语言逻辑观也不尽相同。表现在英汉旅游景点介绍中,汉语表达的华丽溢美和英语表达的直观明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典型的中文旅游文本在传递信息时往往用字凝练含蓄、言辞华丽,多用修饰和同义反复,行文讲究声律对仗,景物刻画笼统,强调描述语言的朦胧美。而英文文本则用词简洁明确、逻辑严谨、文风质朴,行文讲究简洁明快,描写大多客观具体,描绘直观可感。如:
例(1)崂山,林木苍翠,繁花似锦,到处生机盎然。春天绿芽红花,夏天浓阴蔽日,秋天遍谷金黄,冬天玉树琼花。其中更不乏古树名本。景区内,古树名木有近300株,50%以上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著名的有银杏、桧柏等。(《中国青岛指南》, 2002:70)
例(1)是对崂山的介绍,它包含有汉语中典型的四字结构,形式对称、辞藻华美,极具音律之美,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审美心理。
英汉语景点介绍文本的语言差异还表现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汉语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四字词、叠词、排比句来强化表达,达到修辞的效果。从国际视角来看,汉语旅游篇章里修辞的运用和形容词使用频率均高于英语旅游篇章。汉语景点介绍文本对景区的描写所用语言大多空灵,往往采用同义重复的手段,更多地强调一种主观感受。描写景区所使用的词汇在西方人看来非常的空泛,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2)云来时波涛滚滚,浩瀚无际;云去时,无声无息,瞬息万变;天晴时,金光万道,彩缤纷;浓雾时,影影绰绰,不视其容。云生景变,云动景移,动静结合,神秘莫测。百里黄山因云而变幻无穷,绝妙天下[2]。
141
2010年第3期 孙红梅: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研究
为了突出黄山云的多种变化,这个景点介绍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段,典型地体现了汉语的修饰文风。如直译成英文,外国游客一定会感到扑朔迷离,不胜其烦,但在中国读者看来却非常的生动形象,极易引发联想,激发他们一睹为快的兴趣。另外,大量的四字短语增强了行文的气势,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比较而言,英语景点介绍的描写往往通过提供细节来向读者显示出某种印象,让读者自己去作判断。在语言上表现为以名词、动词、副词、非谓语动词为主要成分的结构特征,并通常以叙述说明的方式来提供实在、有效的旅游景点信息。这主要是由于汉英民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不同造成的。汉语景物刻画不求明细,讲究“情景交融”,符合汉民族“重整合,重中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审美观的特点。而英语描写景物,客观具体,重理性和写实,重形象而非意象的直观可感,追求流畅自然之美。如:
例(3):Exe ter is an im po rtant com mercial center for the South West,and succe ssfully com bines the advantages of a m odern city with the charm,of one w ith a lo ng and colo rful histo ry.Aspects of this history are easily seen in the medieval Cathedral,the Guildhall and the Quay,w hich is now a popular w aterfro nt venue. Exete r has a population of around100,000and has all the shops and cultural and recreatio nal facilities y ou w ould expect to find in a thriving university tow n.[3]
这是一则关于英格兰西南部城市埃克塞特的介绍。作者用平实、客观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关于这个城市的主要信息,即“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的商业中心”。同时又对这个城市的主要景点、人口和设施等基本信息作了明了的陈述,风格朴实直白,符合英美文化崇尚简单明了和实实在在的明快美的审美要求。
(二)汉英旅游景点介绍的信息功能对比
旅游语篇包含有大量的旅游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为实现旅游语篇的呼唤功能服务的。大量的语料显示,英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信息量和传达的顺序上存在差异,二者在传递信息时侧重点不同。杨敏、纪爱梅在掌握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山东旅游篇章和英语旅游篇章的信息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英美旅游篇章重在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方面的纯信息传递,而风光景的描述性篇幅着笔不多,齐鲁旅游篇章则更加突出旅游资料的社会身份特征,如社会影响、历史沿革、发展业绩,更突出旅游资源的风光景和人文特,尤其是史书和文学作品及诗歌对于景观的颂扬和描述占了较大篇幅。”[4]这一研究成果对我们研究英汉景点介绍文本的信息功能的转换有重要启示。曾利沙对《香港旅游锦囊》中汉语旅游资料的主题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性质及功能分布区分了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三级主题。其中,对景观的介绍归为二级主题,认为“其信息的译介倾向于具体化,描述和评价性文字比较突出,其目的是给游客提供感性认识,以唤起其潜在的兴趣”[5]。汉语在描述某个景点时,总喜欢引用一段俗语、名人名言或中国古诗来做验证,如例(5)和(6)。熟悉中国文化的中国读者对此类引证喜闻乐见,看完后会加深印象,并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但对于外国游客却是画蛇添足,增加了信息负荷。
例(4)“烟水苍茫月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西起胶州湾入海处的团岛,冬至崂山风景区的下清宫,绵延80多华里的海滨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长轴画卷[6]。
例(5)花径公园是庐山旅游景点的一颗明珠,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此游览时曾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著名诗篇。院内有白居易堂、觅春园、孔雀馆等参观项目,是集山水、人文、古代、现代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7]。
与英文旅游景点介绍明显不同的是,汉语在介绍景点信息时非常注重强调旅游景点的价值和该景点在旅游业中的权威地位。类似于“(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航空珍品收集与展览之地”、“被…评为…”、“被…授予…”以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4A级景区”等表达在汉语景点介绍文本中大量存在,而相对应的信息在英语文本中的出现频率较低。这符合中国文化尊重和信任权威的特点,因此也被认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能够增强诱导性。
四、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文翻译处理
(一)信息重组是功能翻译论的必然要求
旅游篇章为了达到宣传交际目的,考虑到汉英民族风格的差异,以及信息突出模式的不同,翻译时在保持基本意义功能一致的基础上,有必要在句
14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9月
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对原文进行调整,在信息上进行整合。这是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特点决定的,
也是功能翻译论的必然要求。在功能翻译论看来,任何文本都是“信息的提供”,每个接受者都可以从中选取自认为有趣或重要的信息。但是对信息的调整和重组要以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原则。在“指示型旅游资料的编译策略”[8]一文中为信息的调整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导原则。作者认为,对译文信息的调整是以信息度和关联度为准则的。前者指原文信息对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必要性,后者指原文信息与译语读者的相关程度。原文的主要信息是诱导译语读者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对实现译文预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随意删减。原文中与译语读者的阅读动机密切相关的信息最容易吸引译语读者,并诱发其旅游冲动,翻译过程中也必须予以保留甚至增补。
(二)增补和删减是汉语旅游景点介绍翻译的具体方法
汉语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过程中,针对原文所提供信息量的多少,译者可以选择具体的翻译方法。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我们可以判断出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是过量还是不足,进而采取增补和删减等具体方法。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和其英译本的目标读者在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上都存在着差异,汉语文本中不言而喻的信息对外国读者来说却可能是非常陌生的,进而无法被英文读者所接受。因此,为了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译者必须出原语文本中所缺失的部分,并将其增补出来。对原文中文化信息的增补尤为重要,具体包括增词、加注、类比、解释等方法。下面两个译文就利用增补和类比的方式,使原本对于目标读者陌生的信息更容易理解,还拉近了读者和译文的距离,很好地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例(6)炎帝陵为历代炎黄子孙敬奉先祖的圣地。
The M 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 (legendary g od of Chine se ag riculture)has ever since been a holy place w he re the Chinese peo pl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炎帝对于中国人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这里,译者及时增补了信息,即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又很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例(7)鲁迅纪念馆现已发展为极富旅游价值的著名人文景观。
The museum has now emerged as a celebrated cultural show case and a tourist M ecca for m illions o f people.
麦加(M ecca)本是西方人所熟知的伊斯兰教圣地,后被用于指代众人所向往的地方。译者用类比的方法将鲁迅纪念馆比作麦加圣地,凸显了鲁迅纪念馆的旅游价值和对游客的吸引力,也缩短了译文和西方读者之间的距离。
同样,汉语旅游景点介绍中也存在一些信息,对于译语读者来讲是次要的甚至是多余的。这种情况下,译者就要结合翻译目的,做出明确的判断,进而采取删减、释义等方式加以转化。如,对汉语景物的描写性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就要作适当的删减和改译。
例(8)西湖在杭州市区的中部,面积约6.03平方公里。沿湖四周,花木繁茂;山之中,溪泉竞流;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湖光山,千古风情,令多少人流连忘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真是恰如其分。
Situated to the west o f H angzhou,the West Lake area covers6.03square kilometers.The causew ay s,bridges,pavilions,spring s,trees and flow ers in and around the West Lake make it a pa radise on ear th,w he re one canno t tear him self aw ay.
可以看出,译者将原文的四字成语用“causew ay s、bridg es、pavilio ns、spring s、trees、flow ers”一系列名词短语所代替,符合我们前面对英汉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特点的分析,语篇也更为简洁流畅。
五、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差异和功能实现方式,本文指出功能翻译论对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文本的翻译要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其认知环境和心理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调整,凸现其“呼唤”和信息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英汉文本信息量的差异选择适宜的翻译方法,以成功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 seful activities: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 ress,2001.
143
2010年第3期 孙红梅: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研究
[2] 师媛.旅游资料翻译风格的技术处理[J].延安大学
学报,2003(4):111-114.
[3] 林晓琴.功能理论在旅游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的运
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2):135-140. [4] 杨敏,纪爱梅.英汉旅游篇章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31-35.
[5] 曾利沙.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体信息突出策略原则
[J].上海翻译,2005(1):19-23.[6] 林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实用文体翻译中的
应用[J].2006(25):110-112.
[7] 陆秀英.从文本功能对等角度探讨旅游文本的翻译
策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3):165-167. [8] 曹波.指示型旅游资料的编译策略[J].湘潭工学院
学报,2002(6):52-54.
[9] 卢哲.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
[J].2009(6):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83-185.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ourism Texts of Scenic Spots from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U N Hong-mei
(Co lleg e of F or eign L ang uages,Q ufu No rmal U niver sity,Qufu273165,China)
A bstract:Although the Eng lish and Chinese tourism tex ts of scenic spots have simila r tex t functions, they differ in the discourse structures and stylistic features.In o rder to achieve the intended functio n o f the target tex t,translator s hav e to reorganize the info rmatio n of the original tex t to meet the reading e xpectations of English readers.After a co 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ourism tex ts in languag e features and info rmation function,this pape r,from the perspective o f functional theory,not o nly ex plo res the necessity and principles of info rm ation reo rga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 n o f Chine se tourism tex ts but also discusses some translation m ethods that can be used properly.
Key Words:tourism tex ts of scenic spots;intended function;functional theo ry;translation methods
14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9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