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类专业(综合)课考试纲要
一、考试范围和内容
本纲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订,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Visual FoxPro》和《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修订.
二、考试目标的水平层次
本纲要考试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和考试水平三部分。其中知识与技能要点是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条目是知识与技能要点的细化条目,考试水平是对考试条目的要求层次。信息技术类专业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A(识记)、B(理解)、C(掌握)、D(综合应用).其具体含义如下:
A(识记):指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并记住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中的概念、专用名词及其解释.
B(理解):指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在“识别和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所学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具体含义及特点。
C(掌握):指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初步应用能力。具体包括:能灵活地运用所理解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正确地完成有关的应用操作,并能解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能通过对计算机基本组成原理的理解,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应用相关的问题;具有阅读程序和编写程序的基本能力。
D(综合应用):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即要求考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三门课程知识分析、判断、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查。
考试纲要中的考试水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每一高级层次考试水平都同时包含了它的较低层次考试水平要求。
三、考试目标
第一部分 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微型计算机组成概述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主机箱内部的组成 | 主机箱内部的组成 | √ | |||
输入输出系统 | 1.I/O接口的概念及功能 2.输入/输出信息传送控制方式 3.外围设备 ①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 世界三大饮料② 显示设备:分类、工作原理、技术指 标等 ③ 打印设备:打印机基本原理与特点 | √ √ | √ √ √ | ||
(二)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数值数据的表示 | 1.数制 2.不同进制数的表示 3.数制间的相互转换 4.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无符号数与带符号数的表示 2定点数及表示:原码、补码、反码 3定点数的加减法运算 4浮点数及表示 5BCD码 | √ √ | √ √ | √ √ √ √ | |
其他信息的表示 | 1.字符信息的表示:ASCII码 2.声音、图像的表示 | √ | √ | ||
数据检验码 | 1.概念 2.常见编码: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海明码等 | √ √ | |||
(三)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中央处理器 | 1.CPU的组成与功能 2.CPU的指令系统 3.时序控制方式 4.指令周期概念 5.微程序控制器 | √ √ √ √ | √ | ||
存储器 | 1.存储器的分类与层次结构 2.半导体主存储器 ① 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② 基本记忆单元:随机存储器的记忆单 元(SRAM的记忆单元、DRAM的记忆单 元等)、只读存储器的记忆单元 3.半导体主存储器的组成及寻址 4.高速缓冲存储器 ①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作用 ②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③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替换策略 5.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6.磁盘阵列的概念 | √ √ √ √ √ | 梁静茹问 √ √ √ | √ | |
总线系统 | 1.总线的概念与分类 2.总线结构及连接方式 3.总线结构与计算机系统性能 4.常见总线结构类型 | √ √ √ | √ | ||
(四)使用软件控制计算机工作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几级 D | ||
计算机语言与软件 | 1.计算机语言 2.指令、程序和软件的概念 3.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 √ √ √ | |||
计算机软件执行过程与设计方法 | 1.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 2.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 3.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 | √ √ √ | |||
第二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知识 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 | 1.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特点 3.计算机的分类 4.计算机的应用 | √ √ √ | √ | ||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 √ √ | |||
微型机主要性能指标 | 微型机主要性能指标 | √ | |||
常用计算机设备 | 1.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2.常用存储设备windows错误恢复 | √ √ | |||
信息安全 |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危害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 √ | √ | ||
(二)操作系统的使用(Windows XP)
知识 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操作系统简介 | 1.操作系统的概念 2.操作系统的功能 3.操作系统的分类 | √ √ | √ | ||
图形用户界面操作 | 1.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 2.Windows XP图形界面的基本元素(对象) 3.使用鼠标完成对窗口、菜单、工具栏、任务栏、对话框等 基本元素的操作 | √ √ | √ | ||
文件管理 | 1.使用记事本程序 2.资源管理器的功能与基本操作 3.剪贴板的使用 ① 剪贴板的概念、功能 ② 剪贴板的基本操作 4.管理文件及文件夹 ①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② 创建文件或文件夹 ③ 移动、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④ 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⑤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⑥ 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⑦ 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 ⑧ 查文件或文件夹 | √ √ | √ √ √ √ √ √ √ √ | √ √ | |
系统管理与维护 | 1.设置显示属性 2.管理用户 3.安装和卸载常用应用程序 4.安装和使用压缩工具软件 5.备份数据 | √ √ √ | √ √ | ||
中英文输入 | 1.中文输入法的选用 2.中文输入法的设置 | √ | √ | ||
(三)因特网(Internet)应用
知识 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因特网概念和功能 | 1.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 2.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 √ | √ | ||
网络信息获取 | 1.使用IE浏览器浏览和下载信息 2.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 3.配置IE浏览器中的常用参数 | √ | √ | √ | |
常用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 | 1.使用常用即时通信软件(QQ) 2.上传与下载信息 | √ √ | |||
使用和管理 | 1.申请 2.收发 | √ | √ | ||
(四)文字处理软件应用(Word 2003)件理床件的建立及重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方法
知识 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Word基础知识 | 1.Word的功能和特点 2.Word的启动与退出 3.Word工作窗口的组成与基本操作 4.在Word中获取帮助 | √ | √ | √ √ | |
文档的基本操作 | 1.建立、保存、打开文档 2.编辑文档 ① 选定操作 ② 插入和修改操作 ③ 删除操作 ④ 复制和移动操作 ⑤ 查和替换操作 ⑥ 撤销与恢复操作 3.打印预览与打印文档 | √ | √ √ √ √ √ | √ √ | |
文档的格式设置 | 1.设置字符格式: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符间距、字符边框和底纹 2.设置段落格式 1设置段落缩进、段落对齐方式、行间距和段落间距 2设置段落编号和项目符号 3设置首字下沉 4设置段落边框和底纹 3.设置页面格式 1视图模式与视图的切换 2设置页边距、纸张大小、版面效果 4.其他格式设置 1设置分栏 2分节控制 3设置页眉和页脚 5.格式刷的使用 6.模板的使用 7.使用样式 | √ √ | √ √ √ √ √ √ √ √ √ | √ √ | |
表格的操作 | 1.创建表格 2.编辑表格 1单元格、行、列操作:选定、插入、删除 2调整行高与列宽 3合并与拆分单元格、表格 3.表格的格式化 ① 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② 绘制斜线表头 ③ 表格与文字的相互转换 | √ √ √ √ √ | √ √ | ||
半边莲图文表混合排版 | 1.插入与编辑图片、艺术字 2.绘制与编辑图形 3.插入与编辑数学公式 4.文本框的使用 5.图、文、表混排 | √ | √ √ | √ √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