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150):顶天立地——释“天”
汉字探微(150):顶天立地——释“天”
朱英贵
“顶天立地”这个成语的意思大致是: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借以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显然这里的“天”是指天空而言,然而“天”作天空讲却是它的引申义,“天”字的造字本义原本就是指人的头顶。也就是说,头顶就是“天”,今天还把头盖骨叫做“天灵盖”呢,后来就逐渐地把头顶以上的事物与空间都叫做“天”了。却原来一个人挺身立于地面,头顶大可不必高耸入云,原本就是“顶天立地”的呀,本文就来说说这个“天”字。云顶s3阵容推荐
一、“天”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天”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甲骨文的“天”字是个象形字,它是在一个正面人形“大”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他的头部,所用的方法是:要么以方形或圆形符号直接描画人的头部(如上图第一个字形),要么以一条横直线加于人体上部表示人的头顶(如上图第二个字形),要么在表示头顶的横直线上部再加一条横直线,借以强调人的头顶(如上图第三个字形)。所有这三种形体的含义都是在凸显人的头部或者强调人的头顶,因此它的造字本义就应该是指人的头顶。
金文字形跟甲骨文一脉相承,有些字形由于青铜器浇铸的原因,便直接显示一个充实的人体及其头部(如上图前一个金文字形),有的形体则跟甲骨文字形基本一致(如上图后一个金文字形)。
“天”字的小篆字形是对甲骨文字形与金文字形的直接继承,只是表现两臂的线条更加婉转了而已。现代汉字的“天”字是在小篆字形的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形成的,主要改变是将小篆表现两臂的婉转线条拉成了一条横直线,仅此而已。
《说文解字》卷一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许慎所解释的意思是:“天”,就是顶部。它至高无上,其字形由“一”和“大”组合而成。
许慎的解说由于他没有见过“天”字的甲骨文字形的方形头部或者两条横直线符号,只是根据小篆形体来解义,故云“从一、大”,这种偏差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他说的“至高无上”的“天”恐怕已经是头顶的引申义“天空”了,这也正是“天”字从古自今的基本常用义。
宅基地继承二、“天”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天”字的的造字本义就是指人的头顶。例如:“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再如:“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海外西经》)郭璞注:“是为无首之民。”袁珂注:“‘刑天’盖即断首之意。”又如:“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又如“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天刑”即古代的墨刑,一种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天”字的本义是头顶,亦即人头。人的头顶再往上便是天空,而天空是至高无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也就是“人”的头顶的延申,“人”的头也就是“天”的意念所在;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于是,“天”字便可以产生如下几方面的引申义:
其一,表示位置在顶部的意思,如:天棚、天窗、天线、天桥……
由这个意思便可以引申为天空的意思。例如:“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再如:“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
其二,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例如:“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书·泰誓上》)再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又如:“人心以为神,天亦必以为神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硬糖少女
鬼吹灯八部剧情详解
由这个意思便可以引申为命运或天意的意思。例如:“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再如:“离十三年,幸而集处得燕而举一觞相属,此天也,非人力也。”(唐·韩愈《送湖南李正宗序》)又如:“挑着个纸招儿,上写着:‘讲命谈天,卦金一两。’”(《水浒传》第六一回)
其三,古人以天为化育万物的自然本体,古人认为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生长发育都受天的制约。例如:“知天之所为者,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天者,自然之谓……天之所为者,谓三景晦明,四时生杀,风云舒卷,雷雨寒温也。”再如:“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汉·王充《论衡·自然》)又如:“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唐·刘禹锡《天论》)
由这个意思便可以引申为如下两方面的意思:
今年五一高速免费时间
一是用“天”来指称君王。例如:“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再如:“又言洎乎《长白山赋》入,天心嗟叹,温诏下颁。”(清·叶廷琯《吹网录·宁古塔纪略》)
二是用“天”来尊称父母或夫君。例如:“夫者,妻之天也。”(《仪礼·丧服》)再如:“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毛传:“天谓父也。”又如:“远近无不知儿身许吴郎矣,今改之,是二天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
其四,古人以天为世界的精神本原。例如:“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朱熹集注:“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再如:“天者,何也?吾之心而已矣。”(清·刘大櫆《天道中》)
企业注册
由这个意思便可以引申出如下五方面的意思:
一是用“天”来表示天然或天生的意思。例如:“牛马四足,是谓天。”(《庄子·秋水》)再如:“且夫周成王,人之中才也,近管蔡则谗入,有周召则义闻,岂可谓天聪明哉?然而克
终于道者,得不谓教之然耶?”(唐·元稹《论教本书》)又如:“杨诚斋云:古人之诗,天也;后世之诗,人焉而已。此论得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二是用“天”来表示天性或生命的意思。例如:“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吕氏春秋·本生》)再如:“古来贤达士,以酒全其天。”(元·麻革《题李氏寓酒轩》诗)又如:“中年,自以生性卞急,欲托琴德,以自养其天。”(清·梁章钜《归田琐记·曼云先兄家传》)
三是用“天”来表示天时、天气、季节等意思。例如:“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孙子·计》)再如:“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唐·杜甫《佳人》诗)又如:“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南唐·张泌《浣溪沙》词)
四是用“天”来表示一昼夜或者白天的意思。例如:“匡超人背着行李,走了几天旱路。”(《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再如:“大长的天,也是白闲着,帮帮我,又解了闷儿。”(《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又如:月小三十天,月大三十一天;明天;每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