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改不掉的办公室工作习惯
工作能塑造人的性格,这是毋庸置疑的。有时候一个工作干久了,不自觉的就把习惯带到生活中。比如,石头在办公室呆久了,即使跟朋友在一起吃饭,也喜欢提前到,先把菜点好,去参加别人的饭局,如果自己到了主人还没顾上点菜,自己反而成了最着急的那个,大呼小叫让老板赶紧拿菜单。又比如,参加别人的婚礼,最关心的不是新娘的颜值,而是别人仪式的议程以及背景板的设计,免不了一番评头论足,觉得这个背景板颜太艳,或是字太小,老挑这种毛病。
昨天,石头发起“在办公室干久了,哪些毛病在也改不掉”征集,炸出了一大堆精彩纷呈的故事。这些办公室人看似偏执,甚至荒唐的故事让人先是捧腹大笑,再心领神会,最后竟肃然起敬。
几个感想,一是办公室工作的历练于我们确实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我们办公室人无疑是一忠诚、敬业、奉献、智慧、乐观的优秀分子,石头很荣幸认识你们,向你们致敬;三是...凑不上了,谁来补充一下三是,哈哈哈哈哈。苹果手机速度慢
9月14日是什么情人节? 和家人商量事情,总是按流程走,先和老婆商量,再和自己父母商量,接着才是岳父岳母…很多事都是这样了。不然“发票”老婆都不签字的。浪子
“结账!开发票!”“单位还是个人”一想到自己是和家人来吃饭的。“哦,那,那,那个人吧……”然后出门就撕毁了。格格April's麻麻
参加会议时也习惯看看台上的领导所坐的位置是否正确;家人聚餐吃饭时习惯看看长者是不是坐在进门一眼就能看到的尊位;不论弄什么文件时都习惯邮箱,u盘,电脑各存一份;看到家人调文档格式时,强迫症就犯了;和朋友开展个什么活动就想着要写个通讯稿好想拥有一本您的书,刚入职的基层选调生。倩倩
最近,自己在筹办婚礼,策划公司的方案都看不上,最后所有接待、议程、现场都自己安排,把婚礼当作一场会议来筹备,关键是连婚礼主持都自己写了。我也是醉了。Yanls
回家我妈问我话,我顺口来了一句,请您稍等,随后回复。结果的结果,就是一顿臭骂,居然打官腔。简单
有一位同事是我的朋友,老是不能被提拔起来,我后来发现她在待人接物上非常没有礼貌,
我多次提醒,对方却不以为然,我真是很郁闷。又比如,有些场合,有时领导有些话没有说满,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确,我在旁已经看在眼里,经手的同事却无动于衷,领导见到那位同事的反应后心有不满,我在旁边很想提醒却不能说话,于是心里干着急~小高
不管什么场合吃饭喝酒或喝饮料干杯的时候碰杯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把杯子低于别人;没次赴饭局先到都会选离门近的位置;吃饭到中途有意无意看看桌上大家面前的骨碟是不是该让服务员换了。chengli
看电视,国家层面的大型活动会议论坛。不仅关注领导讲话,同时比较关注背景板设计颜字体,关注座次牌摆放,关注会务流程。升起
最痛苦的是和人聊天自然反应至少要讲三点意见。"我有三点想法哈"然后边说边想,边想边说。对,是至少三点,脱口而出。周示行
拿到其他单位的文件免不了一番排版上的问题工作时忙前跑后和朋友在一起却习惯做甩手掌柜点菜什么的完全不管有时候觉得挺对不住朋友的。陌某
喜欢给人上课,经常毫不客气的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帮人家分析问题,寻解决问题
的办法。。。。好尴尬。坚守真诚请示的格式
看见水杯就想帮人倒水,意念已动,刚要起身,又想起来这样反客为主了。看见别人的文字材料,发现不合公文标准格式的地方,拿笔就改,顺手还把标点改了,幸好材料不收回。好像还有不少不自觉行为,全是办公室习惯。自由语素
q宠大乐斗怎么升级快 领导进门你要起身微笑,让座啥的;和领导一起吃饭总是将上来的新菜转到领导面前;领导上车要主动给开车门。当别人做这些事情没有按照以上方式去做的话,总是会不由的说,这个人肯定在办公室干不下去,或者肯定没在办公室干过。随缘卢 假面骑士ex-aid
看电视剧,不在看古装剧,而是多看现代剧。前阵子《人民的名义》和《我的前半生》,别人关注的是剧情,我关注的是剧中人的工作方式,向人民的名义中沙书记的秘书学习与领导如何相处,如何了解领导的工作喜好;向市政会议学习如何摆放茶水及会议席卡,等等。向人见人恨的凌玲学习如何将工作记录做的出彩,如何给领导做好标记、分类,等等。其实有些古装剧也能学到东西,比如向琅琊榜中人学习如何快速向领导汇报的技巧等等。虽然工作很忙没有很多时间看剧休闲,但是有目的的看剧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学到东西。冰
局长注重环境卫生,总是强调平时做好保洁。回到家我也经常要求老公打扫卫生,并做好保洁。老公直呼:你有病吧?替领导开会,坐在下面总是想:叫我组织这次会议,主持词该怎么写?议程怎么安排?领导讲话该讲啥?甚至看到促销海报都会想,哎呀,存起来,以后说不定会用着。a杜
对错别字非常在意。一次订餐,服务员草草写了“总合楼302”,我立即在“总合”下面划了个圈,认真改写为“综合”,服务员在一片噪杂声中石化,对我说,没关系,送餐的都知道~我依旧很执着地对一脸不耐烦的她说:“看似是小事,却有可能送不到餐。” 范范
有兄弟来我的城市看我,也会习惯性的去车站,然后联系饭店宾馆,这也没什么,重要的是对弟弟开的奶茶店宣传语的用词、标点、逻辑关系等“指手画脚”,被几个兄弟一顿冷嘲热讽…Yjune
每次看到小区物业贴出的通知就很难受,标题不是小标宋简体,正文不是仿宋,这都是小事,可每次通知内容总会有错别字或标点符号不正确,落款太随意,文字口语化。致电物业提醒,物业很诧异会有人看的这么仔细,然后坚决不改。动感地瓜
奔驰混合动力车型
去到一地办公室,先看人数,然后看办事风格,办事效率,再暗暗和自己单位办公室对比。阿苏
我奶奶过80大寿是请了村里的大支(音,苏北农村指熟悉传统习惯且具有一定威望,代为指导喜丧大事的具办流程的人)操办,看了大支随便个皱皱巴巴的也不知道从哪来的纸写的简易流程,好多细节都是准备现场口头指挥,也没有分工。我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大支都跟我打包票说绝对了保证给做得顺顺利利的,说你们年轻人传统习惯都忘了差不多了,不要指手画脚的。我心里可不服,我虽然不甚了解传统习惯了,可毕竟我也是211高校高材生,还有着10多年操办大小宴席、会议、观摩等经验呀,我可以在具体流程和人员分工方面有个发言权吧。我就以莫须有的理由把大支的简易流程搞到手,像办企业宴席一样像模像样连夜的把流程细化了,还添了一张分工表,我想这下你得对我另眼相看了吧,谁知第二天我把我弄得几页粉红纸打印的流程和分工表递给大支看,大支似有似无的扫了一眼,说”好的,不错,到底是文化人”,然后就扔到一边了。谁知寿宴当天,他根本没按照我的剧本走,人员分工也只是家庭里的女眷在忙活,但是整个寿宴下来感觉又温馨又周到。虽然口头不服,毕竟心里还是佩服的,就去和大支取经,他说“搞这些就拎筋提骨即可,筋就是这个宴席的内容(即传统风俗),寿宴形式虽各有不同,但内容都一致,大
家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只要提点一下即可,这骨就是像你写的那个分工表,按照风俗女眷不上桌(长辈除外),所以跑腿的事情就她们来干,她们大大小小都经历过,所以一句话就点透了,没必要搞那么复杂,最重要的是要分清筋骨”。寥寥几语让我茅塞顿开。中商张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