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议论文800字
四大名著议论文800字
张信哲新歌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的内容包括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民俗文化、人情世故,甚至是吃饭穿衣等。而这些内容并不是教科书式的说教,它们是小说艺术的精彩展示,与文学创作珠联璧合。
单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讲,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许多人物对话就是一篇篇精彩的议论文,值得人们研究学习。这些议论文要么是立论文,要么是驳论文。比如立论文有《红楼梦》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讲话,“袭人陈情”,《西游记》里的“佛祖讲经”,《水浒传》里宋江就任梁山之主的讲话,《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等;驳论文有《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儒”“诸葛亮骂死王朗”,《水浒传》里关于是否归顺大宋的辩论等。而且这些“议论文”几乎都是就事论事,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的表达小说中人物的观点和主张,它们与高考中的时评类作文何其相似!广大的写作爱好者,特别是高中生既可以从中学习议论的写作方法,又能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养成辩证的看待问题的习惯。
所以说四大名著是我们学习写作议论文的优良教材和范本,一点都不为过。
首先我们看一看立论文的完美表现。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是《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尽风头的一段故事。她在这一段故事里讲的话堪称经典的议论文——关于管理家族事务的立论文。
还活着
祝母亲节快乐的说说王熙凤讲话的中心论点就是“严格管理才能把事办好”,突出一个“严”字。这个“严”字体现在严于律己、合理分工严格要求、不论身份一视同仁、严厉责罚等几个方面。
首先,文中交代王熙凤的心理活动。她想到协理宁国府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五件,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执,临期推委”;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而且她知道“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若处理不好,那么她的这件差事就办砸了。这些是她行事说话的依据,在议论文里就是分析问题,而分析问题不就是为了提出观点,并论证观点,解决问题吗?
其次,就是她在“施政演说”中亮明观点:严格管理才能把事办好。用她的话就是“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这不就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吗?
接着,她开始分工。她的分工非常明确,责任到人。每个人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事不用他
们管”,而且“若少一件,便叫他们四个赔”。不光这样,在时间上要求的也很严,“点卯”、“吃早饭”、“领牌回事”、“交明钥匙”等都规定了具体的时间。这便是第一层论证:合理分工严格要求。
第二层论证是不论身份一视同仁。她说“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而且“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也就是说,这是个分论点:严格杜绝身份等级,以防有摆资格不服管理的事情发生,这样才好办事。
第三层论证是严于律己。她说“我亲自到各处查一遍”。她说到做到,“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从没耽误过。她用自己的言行来证明观点,可以算做举例论证,也是对第二层论证的补充。
以上三层论证是正面论证,下面还有反面论证呢,那就是严厉处罚“迎送亲客上的一人”。那人因起床早了又睡着了而误了时辰,按说是有谅可原的,但是她却毫不留情面的处罚了那人。这就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而且,也是举例论证。论证得非常有力!
土地转让协议
最后,宁国府的事办的非常顺利妥当,便证明了她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问题得到了解决。
总之,这篇议论文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析论证;既有正面论证,又有反面论证;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验证,可谓标准的议论文,而且是立论文。
谷歌账户当然,这篇议论文我们是经过一番分析得到的,这也是精读文章的结果。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家自己去读书并分析就不难得出了。
那么,我们再看看驳论文的精彩展示。
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一情节,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情节之一。它也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驳论能力和辩论口才。
我们先看王朗的言论。他的言论,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有德者掌控天下”。这种言论,是封建时代数千年来比较流行的言论。从尧舜禹禅让开始,这种“有德者居之”的言论就成为很多人可以接受的正统观点。因此,从论点角度来看,王朗的论点完全站得住脚。
有了一个能站住脚的论点,王朗就可以进行论证的展开。王朗的论证也很有分寸,逻辑非常清晰。他首先证明汉朝失德,然后证明曹魏有德,从而推论出曹魏代汉的合理性。证明曹魏代汉的合理性,也就可以反证出诸葛亮带兵攻打魏国的不合理性。
我们看,王朗的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方式符合逻辑而且论证很有力度,可以说是一篇标准的议论文,且是立论文。
那么,诸葛亮的驳论文怎么“写”的呢?纳米胶带
无论多么严密的论证,都会有破绽,诸葛亮只要到破绽,就可以推翻一切。王朗的破绽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德。王朗所有的观点,都围绕着“德”字展开,诸葛亮只需要把这个“德”字推翻,王朗的长篇大论就不攻自破了。
按照王朗“德”的言论说,就是汉朝皇室失德,矛头直指汉朝皇室。而诸葛亮则反其道而行之,将汉朝之所以混乱,指向那些不良的臣子,掌握朝纲的宦官,拥兵自重的地方势力。诸葛亮的言语十分犀利,什么朽木为官,禽兽食禄,全都抛了出来,说的气壮山河义愤填膺,而这些的确是事实,因为当时宦官专权、大臣无能、地方势力拥兵自重,这是几乎人
尽皆知的实际存在,是无法反驳的。如果说这些人不是无能,那么为什么汉朝会到了如此地步?如果这些人的确无能,那怎么可以把所有问题推到汉朝的身上呢?因此,王朗无论说臣子是有能力还是无能力,都无法自圆其说。总之,诸葛亮的观点是“臣子无能无德导致汉朝衰败,而王朗之流就是背叛大汉的无能奸臣”。
从逻辑上看,诸葛亮这气壮山河义愤填膺的言论,最重要的目的,是将所有人的目光,从汉朝皇帝,转移到汉朝臣子,而王朗就是汉朝臣子之一。诸葛亮直接攻击到了王朗本人。不光是王朗,曹魏阵营中,很多老臣都无法反驳,他们的确曾经是汉朝的臣子,而且他们也没有被迫害的经历。这样一来,诸葛亮很轻易的树立了一个典范,那就是汉朝有德而臣子失德的典范。看似是痛骂王朗,实际上通过王朗这个典型,继续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对王朗来说,这是一次两难的选择。如果自己有德行,那为什么不报恩呢?毕竟是汉朝提拔任用的他;如果自己无德行,那么他所谓的曹魏君主有德,就很难解释。王朗七十六岁未立寸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汉朝时候,王朗就没有多少功劳,到了曹魏时期,也没有显著的功劳,更重要的是王朗归顺曹魏就是不忠,这是任何朝代都不能容忍的,因此王
朗在千军万马面前,已经成为诸葛亮说的那种朽木,已经丢掉作为臣子的所有颜面,他不死还有什么办法!大家看,诸葛亮的反驳是多么有力呀!
大家知道,驳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诸葛亮的驳论就是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方法。他用“大臣无能而不忠导致汉朝衰败”的观点来反驳王朗的“汉朝朝廷失德而误国”的观点,这是驳论点。他用汉朝没有亏待迫害大臣而大臣却为曹魏卖命的论据,反驳王朗之流“弃暗投明”之举,强烈的控诉了他们的无能和不忠。这就是驳论据了。诸葛亮在驳论的同时,使用的论据非常鲜明突出,让人非常信服。驳论何其有力呀!他的驳论才能在“舌战儒”中展示的也是淋漓尽致,大家可以去欣赏学习,在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总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人们学习写作的好教材好范例,我这里只是窥得其冰山一角,用以抛砖引玉而已。大家若要学习写作,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要教学生写作文,需要细心研读它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富含珍宝的巨矿,等待我们去探寻、开采。希望大家能够收获满满,也期望大家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不吝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