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社区治理
007
特别策划
SPECIAL TOPIC
到‘人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更新中的住区与住宅改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中的无障碍相关问题 ”学术报告。
来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李晋轩、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刘廷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姜晓杉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高远宣读论坛优秀论文《精细化治理视角下城中村更新的困境与应对》《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规划模式研究》《公共健康视角下广州社区韧性特征分析》和《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应对》。
专题对话环节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北分院常务副院长吴淼主持,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专委会主任冯斐菲、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黄瓴、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所所长刘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昊、中建安装华西公司城市发展大项目明德门项目执行经理杨羽涛、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及成都设计院杨潇副院长共同参与讨论。专家们就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精彩的观点,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一、城市治理概念界定
一个现代化国家如何治国理政,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强权的传导性,即下级服从上级;二是党的十九大以后提出的全面建设国家的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三是考虑各种权益的分配以及通过共识达成分配的方式,把整个社会拧成一股绳,共同实现美好的未来。治理概念强化的是后者:一个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其核心内容是城市治理。如何在国家基本政策的引领下,对传统方式上强调权力传导的城市管理进行完善和创新,是当下政府和市场及社会等多元主体的任务。
城市治理是为了满足市民对公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统称,同时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致力于推动城市全面、协调、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尤其侧重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传统意义上我们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解更多集中于政府的力量,而现在则更多的从长远发展考虑,政府不再唱独角戏,而是集中更广泛的力量,基于各方共识,形成共同纲领、行动准则,建立工作机制,从而做出制度安排。
二、城市治理的核心原则
在此背景下,传统规划,特别在基层社区领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甚至引发知识体系的重构。城市治理的总纲领其实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的需求,依靠人民的力量,最终为了人民的福祉。
城市与社区治理
文明校园建设文/尹稚  YIN Zhi
尹稚/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1.“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社会自觉、市民自治”四位一体的多元化治理中国特的城市治理与西方的治理概念不同。西方更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市民一起商讨达成共识;而中国特决定了中国式治理是由“政
过人技巧府引领、市场主导、社会自觉和市民自治”四位一体的多元化治理,即所谓的“一张蓝图绘到底”。疫情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发文,我国正在步入以市场为主导来分配生产要素的进程。精准配置治理的资源、要素,以及在治理能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关系,需要广泛动员市场力量。
大量社区商品房投放市场后,人际间的陌生感增强,而疫情后的邻里关系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逐渐亲密,这是线下实体社会跟线上虚拟社会双重推进的结果。社会自觉非常重要,如何激发社会各方力量自觉参与公共事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做一个合格的市民需要有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提升自身的自治能力和自治水平。
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2.多中心、分权式、分布式、开放式的网络化治理
制度设计也会发生变化。权力传导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治理问题可能走向多中心、分权式、分布式、
开放式的一种网络模式。这种布局方式既推动了治理权力的分级、分散配置,也能调动基层和一线积极性。基层
治理资源和要素的分布式供给,既有效缩短了服务半径,又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治理效果。推进城市治理的地域协同、领域协同、部门协同,从而形成工作合力。
晋是哪个省的简称3.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自主进化式治理
城市规划师惯于战略性的固定流程性的规划思维模式,而治理是要应对变化和不确定的自主进化式过程,很难规定一条工作流程,并沿着这条
固定的线路达成好的治理目的。因为基层的状况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系统状态,会不断产生各种突发性问题。而做好基层治理则强调不断优化的渐进式的过程,采用动态监管、动态预警,随时发现治理过程中已有的政策、制度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不断根据实际问题去优化、改善治理工具和手段,定期开展检讨。
4.以“精准响应公共事务需求”为中心的精细化治理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同样,精细化治理绝不是治理越来越细,而是更应该强调如何精准响应公共事务的需求。如何精准的识别公共事务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合理确
定治理主体、治理逻辑和治理办法,精准定位治理任务和相关治理对象的利益主体的诉求,真正实现因地施策,用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原则精准调配资源、能力、手段和工具。这其实是摆在我们责任规划师、设计规划师面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5.兼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周期治理
习总书记在视察上海时也专门谈到如何兼顾事前、事中和事后治理方式的不同,针对潜在的冲突和风险建立好防控机制及行动规划,实现未雨
绸缪。在事后能够对治理的绩效做出有效的评估和检讨。
6.奖善惩恶并举的善治
中国式治理的最终目的是全社会的善治。善治的标准、逻辑的好与坏、
008
特别策划
SPECIAL TOPIC
引入城建新理念、城市焕发新活力
文/贾强  JIA Qiang
贾强/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近年来,西安市始终坚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从城市“外延式扩张”向“城市品质提升”和“内涵式发展”转变,推进城市的有机更新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紧抓迎接”十四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办好一个会、搞好一座城,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持续加大投资规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不断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
价值的取向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积累。从管理走向治理,最大的变化是减少作用量的原则。
怎样去除室内异味
三、城市治理的基本逻辑
中国城市治理面对基层问题的基本逻辑:第一,减少不必要的治理活动的产生,减少治理层级和环节,降低治理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量;第二,高绩效原则: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治理活动的良性循环;第三,无盲区覆盖原则;第四,靠近需求端原则,感受市民的真实需求。
四、城市治理的时代使命
城市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治理如何使一个自组织进程逐步优化,发挥好这种复杂生命体里的大量自组织机制的良性循环。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的品质其实并不高,还处在全世界中下水平,我们要提升社会设施的发展品质,真正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家园建设问题,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同样,我们要提升生态环境的发展品质,大量绿基础设施与此密切相关。这些年我们讲新城、新区建设是一个方面,存量资源利用是另一个方面。如何用规划设计真正提升存量空间的品质,进而提升资产价值和利用效率,其实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比较新颖的问题。通过治理最终营造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治理来营造国家发展战略的支点。
五、城市治理与当代规划师的新要求
当代规划师要干的事情:第一是为更广泛的利益体提供精准而全面的信息,信息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第二是为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搭建起沟通、协商的桥梁。第三是为了问题的解决提供足够的利益均衡的技术预案。如果做到这三点,就是一个合格的责任规划师或社区规划师。传统的工作方式很难适应从规划到治理,而真正做到实现共谋、共赢、共享、共建,才是当代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下一名合格的规划师。
一、立足现状快速发展1.西安市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2015至2019年,西安市常住人口由870.58万人增加到1020.35万
人,城镇化率达到74.61%。建成区面积由2015年底的549km 2拓展到了2019年底的701.67 km 2,实现跨越式增长,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
以迎接”十四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西安迅速掀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热潮。西安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累计建成地铁线路4条、132km;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82%;累计投放公共自行车7.9万辆,共享单车30余万辆,服
务网点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道路交通网络更加便捷畅达,形成“两轴、三环、棋盘”的骨架路网形态,全市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城市市政道路总长度2576.4 km。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西安城市绿地总面积增加了1353.1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5.55%,绿化覆盖率38.75%,森林覆盖率达到48.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98m2。建成绿道492.4km,新建、改
造提升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141个。
2.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西安市,适合城市发展的平原面积仅有四千余平方公里,仅占全市总面积47.78%。市区之内分布明城墙等文物古迹,外围又被大量遗址所包围,严重割裂城市交通和流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
西安的城市建设用地目前以粗放型发展为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高效集约用地意识不强;二工业用地、地铁站点周边用地投资强度过低;三违法占地现象时有发生、土地浪费严重。
城市建设发展仍高度依赖新增建设用地。城市建设方式以开发区外拓为主,通勤距离明显增大,职住分离情况有所加剧;城市传统核心地区出现人口下降、产业外流等衰退问题,优势资源和发展活力需要重新激发;“十三五”期间城市住宅用地存量供应比例保持在40%左右,大量的“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受政策影响,出现开发强度突破容积率上限、城市高度与风貌失控、绿地等公共空间配置不足的问题。特别
是部分地区的功能由综合转为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西安大量吸引人才落户,人才结构有明显改善,但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市新增人口“幸福感”较低,部分地区“就学难”、“通勤难”问题突出。经分析,西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着均等化程度低、地区差距较大、老城区服务设施面积不足、新城区服务机构数量不够,外围组团特别是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整体较低等问题。
3.西安市城市更新路径
我们将有机更新理念融入城市物理空间的更新改造,由拆除重建式的更新到综合改造更新,再到小规
模、分阶段的循序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由政府主导到市场导向,再到多方参与的城市更新;由物质环境更新到注重社会效益的更新,再到多目标导向的城市更新。目前西安市老城区已将既往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改为循序渐进的修复、活化、培育城市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