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是⼀个⽂化底蕴⾮常深的⼀座城市,且看上饶⼗⼤⽂化
版权归原处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稻作⽂化
订火车票提前几天距今1万2千年前,上饶万年县的先民们种植出了世界上第⼀课⼈⼯栽培的⽔稻,上饶万年成为世界稻作⽂化的发源地。
万年出⼟的陶罐作为国宝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馆之中。
2010年,“万年稻作⽂化系统”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农业⽂化遗产。
△万年直⼝圜底陶罐旧⽯器时代
上饶万年仙⼈洞遗址出⼟,被誉为“世界第⼀陶”
从明朝开始(也就是公元1512年)万年⽶进贡朝廷,皇帝吃了之后赞不绝⼝,当即传旨“代代耕⾷,岁岁纳贡”,贡⽶因此⽽得名。1959年,中共庐⼭会议期间选为⾷⽶,深受赞美。现在万年贡⽶还久负盛名,那是因为它只在万年特定区域内⽣长,吸取四季清泉,营养丰富,长出的贡⽶⽩如⽟、形如梭,⼝感松软⾹醇,可以称得上是⽶中珍品。
现在的万年贡⽶是我们每个⽼百姓可以买得到、吃得上的“国⽶”,上饶本⼟品牌“万年贡”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杂交⽔稻之⽗袁隆平还担任了万年贡⽶产业发展的⾸席顾问。
道教⽂化
上饶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从东汉开始,距今已有1800年。
上饶道教名⼭包括葛仙⼭、三清⼭、灵⼭等,其中葛仙⼭有“中国灵宝第⼀⼭”的美誉,是名扬中国东南地区的道教圣地。⽽三清⼭⾄今还保存这汉代以来的230多处道教古建筑和⽯雕、⽯刻,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上饶的道教主要有全真、正⼀两⼤派,(全真派讲究内丹的修炼,规定道⼠出家,有四点基本要求:独⾝、素⾷、穿道服、束发留须,住道观。正⼀派以降神驱⿁为主,都是在家道⼠,可以娶妻⽣⼦,可
以吃荤,⽣活习惯和常⼈⼀样)。
所以上饶很多民俗活动和民间⽂化都有道教⽂化的渗透,是上饶地域⽂化的⼀个重要特⾊,给上饶市民的⽣活也带来了很⼤影响,像很多地⽅戏曲“傩舞”、“串堂”、⼷阳腔等,都源于道⼠⾳乐。上饶的医药、建筑和饮⾷、节⽇、服饰、装饰等民风民俗,甚⾄于上饶⼈的⼈⽣处世,都深受道教⽂化的影响。
书院⽂化
⾃唐朝到清朝,上饶出过状元13⼈、宰相23⼈、进⼠2097⼈,举⼈2710⼈。
上饶的书院以起步早、数量多、影响⼤等特点⽽久负盛名。早在唐代,诗⼈王贞⽩就在现在⼴丰县建书院,他的诗句“读书不觉已春深,⼀⼨光阴⼀⼨⾦”成为千古佳句。北宋时期,铅⼭⼈赵⼠礽在永平建书院,他和⼋个⼉⼦都⾼中进⼠,有“⼀门九进⼠”的美誉。南宋⾄清朝,是上饶书院的⿍盛期,上饶各地有⼀定影响的书院就有168所。
现位于上饶信州区书院路
位于上饶铅⼭县的鹅湖书院以恢宏的⽓势、超⼤的规模和它在书院历史的地位与影响⽽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鹅湖书院在宋朝被皇帝赐名“⽂宗书院”,明朝更名为鹅湖书院。
dnf巨剑△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曾是⼀个著名的⽂化中⼼。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件影响深远的盛事。当年朱熹和陆九渊就在鹅湖书院就“理学”与“⼼学”之间进⾏了学术界的⼤辩论,轰动全国,因此上饶也有“千年读书之地、千古⼀辩之所”的美誉。
因此,上饶鹅湖书院与吉安的⽩鹭洲书院、庐⼭的⽩⿅洞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为江西四⼤古书院。
理学⽂化
“东周出孔⼦,南宋有朱熹”。
上饶是儒家理学的发祥地之⼀,涌现出朱熹、娄谅、胡居仁、赵善应、赵汝愚等⼀⼤批理学⼤师,他们的学说思想都对后世有着深⼴的影响。
开家政服务公司△朱熹纪念馆
位于上饶市婺源县⽂公⼭景区
朱熹的朱⼦理学认为由于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个“理”,⽽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的(致知)。
宋代以后,上饶不仅因朱熹、赵汝愚等众多儒学家热衷于讲学著书⽽成为书院之乡,也因之成了理学之邦。⼀代⼀代的理学⼤师,⼴收弟⼦,在上饶各个地⽅开办书院,亲⾃讲学,鹅湖书院、怀⽟书院、叠⼭书院、端明书院、东⼭书院等都是上饶理学名家主持讲坛的地⽅,理学思想和⽂化在上饶各地遍地开花。
鸿蒙系统怎么升级△娄谅故居“理学旧第”
位于上饶市⽔南街劳动路娄家巷30号
上饶的另⼀位明代理学⼤儒——娄谅,也深受朱熹的影响。娄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少年时代有志于圣学,到处求师,后跟随吴与弼(康斋)在临川讲学。娄谅的学术,主敬穷理,即以“收⼼、放⼼”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要指。这⼀点是直接继承了朱熹的。王守仁(著名理学家王阳明)曾从其问学,两⼈“深相契”。黄宗羲说:“姚江之学,先⽣为发端也。”
铜⽂化
上饶的铜⽂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鄱阳县马蹄⼭就是朝廷的铸钱中⼼。北宋时期,朝廷在饶州府统辖内的鄱阳设臵了专门的铸钱机构——永平监。
如今,以德兴、永平铜矿为主体的江西铜业公司,是中国乃⾄亚洲最⼤的铜企业。可以说,说到中国的铜⽂化,就不能不提上饶,铜⽂化对上饶⽽⾔,是不能丢弃的品牌。
△古代湿法炼铜术
北宋上饶德兴炼铜家张潜,结合前⼈经验和⾃⼰的长期实践总结出⼀套完整的湿法练铜⼯艺,在公元1094年写成《浸铜要略》,他就成为世界湿法冶⾦技术第⼀⼈,开创了世界湿法冶⾦技术的先河,这是世界冶⾦和化学史上的创举。
到了宋⾼宗绍兴年间,湿法炼铜产量已占全国铜产量的85%以上。当时,中国便成了世界上产铜最多的国家,我们德兴也因此逐步⾛上了中国铜都的舞台。直到今天,德兴铜矿依然是亚洲最⼤的露天采矿场。
五行穿衣指南2022年5月26茶⽂化
唐贞元初,茶圣陆⽻客居上饶,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部有关茶的著作《茶经》。
上饶地形独特,“两⼭⼀江⼀湖”的地理形势,“四省九地通衢”的地理位臵,注定了上饶这⽚⼟地是中国茶的产地和集散地。
△陆⽻泉
位于上饶市区茶⼭寺(今上饶⼀校内)
上饶的茶⽂化,要数铅⼭、婺源源远流长。宋代,铅⼭的周⼭茶、⽩⽔团茶、⼩龙凤团茶就已经是贡茶。产⾃铅⼭河⼝镇的红茶即河红茶,是最早出⼝西⽅的中国茶。
△万亩茶林
位于上饶市天柱⼭乡佛寨村
明清两代,铅⼭河红茶制作师傅遍布全国红茶产区,河红茶的制作技艺已经列⼊江西省⾮物质⽂化遗产名录,并作为重点申报国家级⾮物质⽂化遗产。
陆⽻在《茶经》中说:“歙州茶⽣婺源⼭⾕。”婺源⼈说:“茶叶兴、婺源兴。”如今,茶叶仍是绿⾊婺源的⽀柱产业,主销欧美、⽇韩等国际市场。婺源茶业,已成为江西茶业的“排头兵”,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最⼤的茶叶标准化⽣产基地、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响亮名⽚。
现在上饶的红茶、绿茶畅销全国,⽐如铅⼭的正⼭⼩种、⾦骏眉、三清⼭的黄⾦茶、婺源的林⽣茶、⼤鄣⼭茶等都是畅销全国的品牌。
纸⽂化
上饶的纸⽂化主要是指铅⼭县的连四纸,唐朝时期,上饶铅⼭就有了连四纸⽣产,⾄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
连四纸的制作⼯艺作为见证江西发展历程的重要物品被指定为上海世博会展品。
2006年连四纸被评为国家⾮物质⽂化遗产。
“连四纸”代表着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巅峰⽔平,是品质上乘的⽂化纸,拥有“寿纸千年”的美称。早在元代就被誉为“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已经名播天下了,,我国许多名贵典籍、契⽂、书画、扇⾯、拓本等⼤多采⽤铅⼭连四纸。
⾃古,“铅⼭唯纸利天下”。明清时期,铅⼭从事做纸的⼯⼈占全县⼈⼝的⼗分之四,仅商业古镇河⼝⼀个地⽅开设的纸店就有100多家,铅⼭因以连四纸为代表的造纸业历史悠久、⼯艺领先、品种齐全⽽成为明代江南五⼤⼿⼯业区之⼀。
古民居⽂化
上饶⼭⽔之间遗存着很多美丽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后靠青⼭,前临绿⽔,积淀着厚重的传统⽂化底蕴,好像⼀个个古⽼故事,叙说着悠久的历史⽂明。
婺源古村、⼴丰的龙溪村和⼆渡关村、德兴的海⼝村和新营村、铅⼭的儒源村和江村、⼷阳的曹溪等地古村,铅⼭河⼝、⽯塘、陈坊的古镇、鄱阳古县渡古镇、横峰葛源古镇、上饶上泸古镇都保存了⼤批明清古民居。⼴丰⼗都⼤屋、⽟⼭樟村何家⼤屋、上饶县⼤地纸坊村⼤屋、上饶城的杨益泰⼤屋、娄谅故居、杨时乔故居等都是独具上饶古建筑特⾊的古民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