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曲《火把节之夜》的创作特点
浅析钢琴曲《火把节之夜》的创作特点
摘要:如何安装摄像头驱动钢琴曲《火把节之夜》表现了火把节当天晚上最盛大的节日晚会场面。其曲由廖胜京创作于1953年。场面描绘了人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热闹的场景,似一幅优美的画卷一样映入眼帘。它不知不觉间就能把人带到那个隆重的节日气氛中,瞬时间感受到彝族人民不可抗拒的团结力量。在深夜中尽管每个人手中举着火把,但心比火把更暖。真正体现了友情比山高、比水长的民族情谊。
关键词 廖胜京 ;钢琴曲;演奏技巧;火把节之夜;
前言
中国钢琴曲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示了中国音乐独有的艺术魅力。这种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世界为之叹服。它所营造的不仅是艺术氛围和艺术品味,而更多的是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我们要在实践中再接再厉,使其更加完善,从而提高作品的民族精神和艺术价值。廖胜京先生作为我国当代杰出作曲家之一,为我国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一首重要音乐作品,钢琴曲《火把节之夜》对其作品的创作特征、演奏技巧、时代背景等,作如下浅析与论述。
一、《火把节之夜》的背景
(一)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1.作者生平简介
廖胜京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29年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他的父亲和祖母是美籍葡萄牙人,他的父亲1948年留于美国读医学博士。195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音乐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南京国立音乐院等三所各具特的高等音乐院系组建成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58年廖胜京与一大批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教师一起留在天津任教,在此期间担任过作曲系主任。1987年被调往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作曲系。廖先生还很年轻时创作的钢琴曲《火把节之夜》等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赞誉。2000年离休。
天涯明月刀ol捏脸数据2.作者创作背景
廖胜京有着痛苦的童年回忆,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跟着母亲一起艰辛生活,后来因为战争的祸乱与母亲失散了。孤苦伶仃的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国民党的一所军乐团进
行小号学习。军乐团里管吃管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还是毅然决然的逃离了那,他受不了经常被打,忍无可忍。导致他无法待在军乐团中继续学习,于是投奔去了锦州的亲戚家。堂哥看到廖弟弟很是心疼,决定帮助他重新返回校园,鼓励并且资助他走向了音乐之路。童年不幸的经历给他的生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同时成为了廖先生一生宝贵的财富。在创作的道路中更能把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民的现实生活。那段痛苦的回忆恰恰对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火把节之夜》创作背景
1.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将持续进行三天的彝族节日盛会。男女老少盛装打扮,尽情宴饮,唱歌跳舞。入夜,点燃火把夜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虫避害,祈福求安。并于松林草坪间点燃篝火,青年们吹奏短笛,各式乐器齐聚一堂,表演的豪放、热烈。据说它起源于大理白族地区。相传当时有个国王被“天朝”的使臣骗去赴宴,王后料到此中有诈,便让国王带着玉石手镯前往。果不出王后所料,在宴会中,国王被火烧死。王后带领臣民在夜间高举火把到现场凭着玉石手镯到了国王的尸体。为了纪念这位被烧死
的国王和聪明的王后,以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晚上,人们都要举着火把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火把节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今天这种歌舞盛会。这个节日本是民族矛盾的产物,但是现在却变成了民族大团结的佳节。
2.作品的时代背景
在20世纪初,中国的钢琴作品大多出自钢琴从业者之手,由于缺乏作曲术的支撑,因此那一时期的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手法单一,技巧简单,难以承载情感的表达。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引导下,音乐发展得到完善,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事物。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外来“高雅”文化的标志,钢琴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仅仅在建国17年的时间就公开发表钢琴曲300首以上。充分表现出这十七年时间我国艺术发展的繁荣景象。正是在这个时期廖胜京先生完成了《火把节之夜》的创作。
二、《火把节之夜》的艺术特征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方向
哇组词和拼音
ppt模板怎么导入《火把节之夜》创作于1953年,1956年由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演奏后,轰动一时,在音乐界获得了广泛好评。可以说,从那个时候起,这首作品就成为中国乐坛钢
琴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仅从从曲目名称就可断定,此曲是根据彝族人民欢度盛大传统节日“火把节”的动人场面而创作。从曲式结构上看,《火把节之夜》为复三部曲式。从共性写作的传统来看,这种ABA三段体的结构,既符合音乐传统审美思维中统一与变化的艺术规律、又有合乎曲式写作规律的基本要求。其后许多作曲家都视这些作品为外来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有机结合的典范而纷纷效仿。创作了一系列此类曲式结构的中国钢琴作品。
乐曲通过各种旋法的对比,运用民族特的节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彝族欢乐、热烈的土风场景,烘托出一种浓烈的节日气氛。纵观20世纪50年代许多成功的中国钢琴作品,其新颖之处多在器乐音响的塑造上,将传统因素与时代感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使作品产生了一种新颖的格调和独特的旋律美。
同时《火把节之夜》为了生动而恰如其分地运筹音响,以把握火把节万人欢庆这一特定节庆特征,在乐曲结构整体的布局和技巧的调度上,采取了简洁酣畅、形象生动的理念,借多种手段来设计丰富的彩层次,使这首篇幅不大、技法不多的中国钢琴作品沉淀了较为充实的内涵,使演奏者在弹奏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特征。
三、《火把节之夜》的演奏分析与难点解决
(一)曲式分析、演奏方法
周星驰电影列表钢琴曲《火把节之夜》是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的一首复三部曲式作品。快板、4/4拍子、g小调。此曲描述了云南彝族人民欢度火把节的盛况。主部由单三部曲式构成。引子是缓慢的,衬托出夜的气氛。主部是快板,有四小节渐强的节奏型,好像是举着火把的人们由远而近。接下去是主部主题,音乐素材取自汉族民歌“月芽曲”主部中间部分的素材,取自花腰族(彝族的一个支系)的“跳乐团”。这个主题在后面再现了调性的变化。整个乐曲的中间部分(中段)是安静的歌唱场面。和声背景以三连音的形式构成,其中除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交替外,外加上一些辅助性的和声外音,以造成宁静和略带神秘的气氛。在每个乐句之后穿插着高音区的c3d3二音在闪动,似乎是星儿在回答。再现部之后,有一个强烈的尾声,将全曲的欢乐气氛推向顶点。最后一个和弦前面带着三个音的装饰音,是主部主题最后的浓缩再现。
引子(1-9小节),第1小节的第一个二分音符是模仿大鼓“咚咚”的声音,寓意着火把节即将开始,鼓声隐喻召唤人们点燃火把,充满着对节日的期待。第二个二分音符却是从远处山间传来了鼓的回声,为后面情绪的开展作了良好的铺垫;第2小节中的十六分音符似乎是呼唤着从四面八方走来的人们。第5小节变化重复前面的旋律,使全曲的发展产生层层推进,丰满而充实的动力,低声部像鼓点的轰鸣声加之高音区用四度三连音轻柔的快速进行,衬托除了一种对节日之夜神秘想象和情绪上的期待,引出了随后主题叙述性的描绘歌舞场景的氛围。第4 小节在高音区用极弱的快速弹奏 ,一点点发力使声音逐步增强,像是星星在隐约闪着光芒,此时族人们正翘首以盼节日的到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