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的分析
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的分析
摘要:詹姆逊从后现代文化理论出发,提出了“第三世界文学”的概念,指出第三世界文学 “民 ”的性质。本文简单概述了詹姆逊的主要观点,解释了第三世界的内涵, 并且提出文中的理论困境和自相矛盾之处。
关键词: 詹姆逊;第三世界文学;民族寓言;感恩老师的手抄报内容
作为当今时代极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美国当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最具影响的学者之一。以及2008 年“霍尔堡国际纪念奖”获得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山羊奶皂(F.Jameson1935— ),他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理论,其三部曲专著《马克思主义与形式》(l971)、《语言的牢房》(1972)和《政治无意识》(1981)在美国乃至西欧引起广泛注目。本文简单概述了詹姆逊的主要观点,解释了第三世界的内涵, 并且提出文中的理论困境和自相矛盾之处。
“第三世界文学”是詹姆逊在《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一文中提出的。 该文是作者在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已故同事和友人罗伯特·艾略特举行的第二次纪念会上的
讲演稿,后发表在 1986 年秋季号《社会文本》第 15 期。 该文的中心观点是:“所有第三世界的文本均带有寓言性和特殊性: 我们应该把这些文本当作民族寓言来阅读, 特别当它们的形式是从占有主导地位的西方表达形式机制———例如小说———上发展起来的。 ”这是他对“第三世界文学”所给出的经典性表述。 然后他补充说:“第三世界的文本, 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 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 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 ”詹姆逊举出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不少作家的作品作为例证, 试图揭示这些作家的文本语言表象之下深刻的民族意识和复杂的社会关系, 即第三世界文本所具有的“民族寓言”本质。在这里,鲁迅的作品对我们有启发作用。虽然鲁迅的短篇小说和小品文没有进一步发展为长篇小说,他在描写不幸的苦力阿O的逸事时采取了长篇小说的形式。阿红外线水平仪Q成为关于某种中国式态度和行为的寓言。很有趣的是形式的扩大决定了语调或文类叙述话语的变化那种死亡和绝望而受难的扑止和空虚:“足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转变成更为恰宜的卓别麟式的喜剧材料。阿O的复原力来自不寻常的其实这在文化上是非常规范和熟悉的克服羞辱的技巧。当阿Q被‘{他的敌手击败了时,他镇静地反思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也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敌手们让阿O承认自己不是人而是
畜生。相反,他告诉他们他比畜生还不如:“我是虫穿还不放么?"“然而不到十秒钟,O也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当我们回想起满清王朝临灭之时的那种引人注目的自尊感和对仅拥有现代科学、战舰、军队、技术和势力的洋鬼子的高度蔑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鲁迅讽刺的历史和社会主题。
Q是寓言式的中国本身。然而使整个问题更为复杂化的是欺压他的人那些喜欢戏弄象阿O一样的可怜牺牲品,从中取乐的懒汉和恶霸也在寓言的意义上是中国。这个十分简单的例子说明寓言的容纳力,它能引起一连串的性质截然不同的意义和信息。阿O是受到外国人欺辱的中国,这个中国非常善于运用自我开解的精神技巧,不把欺辱当做欺辱,也不去回想它。但是在不同的意义上,欺压者也是中国,是《狂人日记》中自相吞食的中国,它无情地镇压在等级社会中的更弱和更卑下的成员。除此之外,这些作家作品包括鲁迅的《药》、肯尼亚小说家恩古吉的 《血染的花瓣》等。 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詹姆逊显示出这些作家的文本与本民族的历史、 政治意识和经济状况的一致性,个人命运与本民族命运的一致性。
詹姆逊对“第三世界文学”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将它视为“民族寓言”,认为第三世界文学
是一种与第一世界文学的政治性抗争, 凝聚着强大的民族集体无意识, 强调后现代时期任何世界文学的概念都必须特别注重第三世界文学。 这种观点一经提出,便引起学界的热烈讨论。
詹姆逊在文中解释的“三个世界”,与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是截然不同的。提出的“三个世界”,他认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中国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而詹姆逊认为第一世界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集团是第二世界,受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其他国家是第三世界。
詹姆逊在《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那就是说:“所有第三世界的文化都不能被看做是人类学所称的独立或自主的文化。相反,这些文化在许多显著的地方处于同第一世界文化帝国主义进行的生死搏斗之中……所有第三世界的本文均带有寓言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把这些本文当作民族寓言来阅读。”这一论断把第三世界文学看做是对第一世界文化殖民的回应。我认为他的这种表达也存在着它的理论困境和自相矛盾之处。面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唯一的反应并不是民族主义,除此
而外,还包括阶级、性别和区域等等其他要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这些都是不能够用民族主义统而贯之的。比如说,20世界30年代的中国,第三世界文学不仅仅只有民族主义文艺,还带有阶级要素冲突的左翼文学。当时的中国民族主义文艺并没有和殖民主义以及帝国主义文化形成必然的反抗,反而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共享了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逻辑;与之相对比的,左翼文学则是吸收了社会主义制度中阶级斗争的资源,认识到在被压迫被殖民的国家内部也存在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这是从第三世界内部生发出来的理论实践。
所以说,“所有的第三世界的文本”便不都是民族寓言,而是和第一世界一样充满了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印度学者艾贾兹·阿赫默德(Aijaz Ahmad)在其长篇论文 《詹姆逊的他性修辞和 “民族寓言”》(1987)中率先提出对詹姆逊的批评:“并不是‘所有的第三世界文本都应被读作……民族寓言’,而只有那些能提供给我们民族寓言的文本才被接受为真实的第三世界文本,而其他的文本则按定义被排除在外了。”
以上就是我对詹姆逊的《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主要观点的概述以及自己对此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1 . 送花的含义 主义 中的 世界 文学
[M]// 主义的文化 . ,编.
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百米跑的技巧1997.
2 . 九阳豆浆机做玉米汁文 :第 4 [M]. :中 国人
学出版社,2004.
3、弗,德里克·詹姆逊,秋季号《社会文本》第 15 期,198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