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3000免费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大自然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无穷的奥秘,它能让人充满幻想、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儿童是自然之子,面对大自然这个陌生而又神奇的世界,他们急切地张开双臂,企盼着投入她的怀抱。既然孩子有这样的需求,我们就应该让孩子走出课堂,到野外去旅游,拥抱田野、青山、绿草、江河……让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观察自然界、欣赏美好的事物。同时了解家乡襄樊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本课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指导孩子对本次郊游活动进行可行性研究,使孩子在实践中懂得做事必须有计划、有准备,否则事倍功半。第二部分,开展郊游活动,在游玩的过程中领略自然风光。第三部分,为了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选择能反映本地文化特的景点,如了解地方历史、熟悉名人、知道一些名人故事等,让学生开展讨论,使孩子在活动后,能大略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
二、活动过程设计
(一)活动可行性分析
1.课题引入。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好玩的地方?你知道我们襄樊有哪些旅游景点吗?
2.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进行郊游活动的可行性研究
(1)活动时间分析,主要受天气、行程等因素的影响。
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2)活动地点分析,考虑安全问题、总路程所需时间等因素。
4.教师宣布,通过大家的论证,郊游的地点确定为大家认为最可行的地方。不过老师和学生都步行郊游,不坐车。
5.讨论:出去旅游应注意些什么?
(1)注意安全。(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要排好队伍,不单独行动,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
(2)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好所需物品,茶水、纸笔以及部分地方土特产。)
(3)还应注意什么问题?(能互相帮助,坚持到最后,不能有一个同学落下;适当地作好记录;讲究卫生,做文明游客。)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违章一般多少天可以查到7、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搜集地方特产、地方文化的资料。
(二) 郊游途中
一、欣赏襄樊风光。
(参观环城河,感受桥文化。说说襄樊的桥,以及相关的典故。)
二、.游地方文化景点
1.看名人像,说名人事
①以小组为单位, 观看名人像,阅读名人故事。
②交流各自搜集的地方名人的相关资料。
2.比较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地方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的造型、结构、材质等异同,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从而感受科技、经济的繁荣发展。
3、意志品德教育。
当大家感到步行艰难时,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能从中受到鼓舞,继续前进。当有同学不能坚持时,鼓励大家互相搀扶,唱唱郊游歌,说说笑话,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到达目的地。
4、话说地方特产
①边品尝特产边交流各自搜集的特产的有关资料。举行话说地方特产的对抗赛,激发孩子作为一个小公民的自豪感。
②为一种地方特产设计一个有创意的广告(绘画、唱歌、小品等形式不限)。
(三)说一说、画一画家乡
1、说一说家乡的名人。
2、设计特景点
家乡的开发与建设中,离不开小主人的参与。设计一处能反映家乡特的景点。(可以画一画、写一写)
3、把你去过的风景点门票贴成美丽图案。
理想之城人物结局三、背景资料
(一) 本地公众信息网(内有介绍地方特产、文化、名人等诸多内容)。
1、襄樊旅游景点
{市区}
古隆中 襄阳城 米公祠
黄家湾 诸葛亮广场 绿影壁
仲宣楼 护城河 昭明台
夫人城 明珠广场 南湖广场
{城外}
南河风景区 真武山道观 水镜庄
广德寺 承恩寺 多宝佛塔
龙王峡漂流 九道河漂流 五道峡风景区
青龙山熊河风景区 鹿门山-鹿门寺 九天娘娘洞
2、襄樊的桥文化
襄樊长虹大桥是湖北省“八五”重点项目之一,大桥南起襄城檀溪路与环山路交叉口,北接樊城大庆西路与长虹路交叉口,全长2187.35米,微呈拱型的桥面宽22.5米,大桥横跨汉江,
是207国道上的重要桥梁,也是连接襄樊市襄城和樊城两大城区间的必经桥梁。 同时还有长虹二桥、清河一、二、三、四桥等等,桥梁文化历史悠久。
3、襄樊名人
襄樊向以以“人杰地灵”、“名人荟萃”而闻名。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荆山脚下献玉人——卞和、一夜急白了头的名将——伍子胥、著名辞赋家——宋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襄阳大名士——庞德公、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圣——杜甫(祖籍襄樊襄阳)、《枫桥夜泊》诗作者——张继、《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英才辈出,引人景仰。
手机查杀病毒4、襄樊的特产
襄樊大头菜又称“孔明菜”、特小吃--陶记金刚酥、流水西瓜、襄樊黄酒、宜城大虾、宜城板鸭等等。
(二)本地区地方史话。
四、学生活动材料设计
(一)郊游可行性研究报告
猜怎么组词 建议郊游地点:
可行性理由:
(二)比较传统名居和现代建筑
传 统 名 居 现 代 建 筑
说一说:
比一比:
(三)话说地方历史名人
1、本地区共有( )个历史名人?
2.这么多名人中有 ,有 有 等。
(四)话说地方特产
1.填空:你原来知道的地方特产有( ),通过郊游活动你又知道了( )。你最喜欢的特产是( ),因为( )。
2.为自己家乡的一个特产设计一幅广告画或一句广告语。
(五)设计特景点
请你以小主人的身份设计一处具有地方特的景点。先小组内讨论,再各自完成一份设计方案。
五、学生活动评价建议
学生各自为自己郊游中的表现进行星级评定。
六、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6级多少分过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我都纳入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
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克服了各种困难,用我们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了解学校、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了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能力、观察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