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N袁术袁绍.(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
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因对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1885年10月7日生于哥本哈根,1903年入哥本哈根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系,主修物理学。1907年以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得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的金质奖章,并先后于1909年和1911年分别以关于金属电子论的论文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转赴曼彻斯特,参加了以E.卢瑟福为首的科学集体,从此和卢瑟福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关系。191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917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
1920年创建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任所长。1937年5、6月间,玻尔曾经到过我国访问和讲学。1943年玻尔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往瑞典。1944年玻尔在美国参加了和有关的理论研究。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玻尔回到丹麦继续主持研究所的工作,并大力促进核能的和平利用。1947年丹麦政府为了表彰玻尔的功绩,封他为“骑象勋爵”。1952年玻尔倡议建立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CERN),并且自任主席。1955年他参加创建北欧理论原子物理学研究所,担任管委会主任。同年丹麦成立原子能委员会,玻尔被任命为主席。1962年11月18日,玻尔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玻尔从1905年开始他的科学生涯,一生从事科学研究,整整达57年之久。他对原子科学的贡献使他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1913年,他以《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为题发表了长篇论文,他采用了当时已有的量子慨念,提出了几条基本的“公设”,提出了至今仍很重要的原子定态.量子跃迁等慨念;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理论,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形成。
1921年,玻尔发表了“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长篇演讲,阐述了光谱和原子结构理论的新发展,诠释了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对周期表中从氢开始的各种元素
的原子结构作了说明,同时对周期表上的第72号元素的性质作了预言.1922年,发现了这种元素铪,证实了玻尔预言的正确。
1921年,在玻尔的倡议下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玻尔领导这一研究所先后达40年之久。这一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的兴起时期曾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学术中心,而且至今仍有很高的国际地位。
玻尔在对原子核的研究也有很大贡献,20世纪30年代中期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认为核中的粒子有点像液滴中的分子,它们的能量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粒子在“表面”附近的运动导致“表面张力”的出现,等等。这种模型能够解释某些实验事实,是历史上第一种相对正确的核模型。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又于1936年提出了复合核的概念,认为低能中子在进入原子核内以后将和许多核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使它们被激发,结果就导致核的蜕变。这种颇为简单的关于核反应机制的图像至今也还有它的用处。
1928年玻尔还首次提出了互补性观点,试图回答当时关于物理学研究和一些哲学问题。玻尔认为他的互补原理是一条无限广阔的哲学原理。他用这种观点论述了物理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中的无数问题,对西方学术界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玻尔的互补哲
学受到了许许多多有影响的学者们的拥护,但也受到另一些同样有影响的学者们的反对。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爆发了历史上很少有先例的学术大论战,这场论战已经进行了好几十年,至今并无最后的结论。
道尔顿(John.Dalton 1766 — 1844)
道尔顿 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创立了原子学说,最先从事测定原子量工作,并发表第一张原子量表,建议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道尔顿既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头脑,又具有卓越的实验才能,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道尔顿最初研究气象学,白1787年起,连续57年作气象观测日记。1801年在研究气象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气体分压定律”,即“道尔顿定律”。
他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在化学方面。他曾测定出,水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在6.1℃(现代测定为4℃)时达到最大值。还钱1803年提出最早的原子量表;还提出了倍比定律等。道尔顿最大的贡献是在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后被称为道尔顿原子学说。其要点为:①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②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③不同的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道尔顿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和原子物理学奠定了基础,是科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道尔顿由于创立原子论及在生物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在1826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第一枚金质奖章。主要著作为《化学哲学的新体系》。
范德华(Van Der Waals 1837~1923年)
范德华 荷兰物理学家,青年时代家境贫寒,无力入学读书。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自学成材。1873年,他的论文“论液态和气态的连续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获得了莱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在这篇论文中范德华提出了自己的连续性思想。他认为,尽管人们在确定压强时除了考虑分子的运动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但是在物质的气态和液态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和这些分子所占的体积,而这两点在理想气体中都被忽略了。从以上考虑出发,范德华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引入两个参量,分别表示分子的大小和分子间引力,得到了一个能较好地描述在较高压力下实际气体的范德华方程。
范德华还研究了毛细作用,对附着力进行了计算。他在研究物体三态(气、液、固)相互转化的条件时,推导出临界点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1873年范德华最先假设了原子间和分子间分子存在一种吸引力,这种力现在被命名为范德华力。
由于范德华在气态和液态方程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范霍夫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年)
范霍夫,荷兰化学家。1852年8月30日生于鹿特丹一个医生家庭。早在上中学时,范霍夫就迷上了化学,经常从事自己的“小实验”。1869年入德尔夫特高等工艺学校学习技术。1871年入莱顿大学主攻数学。1872年去波恩大学,在凯库勒指导下当了一年实习生,受到有机化学方面的良好训练。1873年获得乌德勒大学博士学位后,赴巴黎留学,在武兹指导下继续研究有机化学。1876年起在乌德勒州立兽医学院任教。1877年起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教授。1896年迁居柏林。1885年被选为荷兰皇家学会会员,还是柏林科学院院士及许多国家的化学学会会员。1911年3月1日在柏林逝世。
范霍夫首先提出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和不对称碳原子的概念,解释了有机物旋光异构的原因,开辟了立体化学的新领域。在物理化学方面,他研究过质量作用和反应速度,发展了
近代溶液理论,包括渗透压、凝固点、沸点和蒸气压理论;并应用相律研究盐的结晶过程;还与奥斯特瓦尔德一起创办了《物理化学杂志》。1901年,他以溶液渗透压和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成为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空间化学引论》、《化学动力学研究》、《数量、质量和时间方面的化学原理》等。
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
亥姆霍兹,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1821年10wifi密码分享月31日生于柏林的波茨坦。中学毕业后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未能进大学,以毕业后需在军队服役8年的条件公费进了在柏林的王家医学科学院。学习期间,还在柏林大学听了许多化学和生理学课程,自修了拉普拉斯、伯努利等人的数学著作和康德的哲学著作。1842邪手医仙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49年他应聘为柯尼斯堡大学生理学和普通病理学教授。1858年任海德尔堡大学生理学教授。1871年接替马格诺斯任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1873碳水化合物食物一览表年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外国会员,被授予柯普利奖章。1882年受封爵位。1887年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柏林夏洛滕堡物理技术学院院长。1894年9月8日在夏洛滕堡逝世。
亥姆霍兹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他原来是研究生理学的,在对生理过程和动
物热的来源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活力学说有问题。李比希认为活的机体会从一种“活力”取得能量。亥姆霍兹认为,如果生物机体除了从食物发热取得能量外,还可以从某种“活力”得到能量,那么生物机体就成了永动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不吃饭也可以从“活力”中得到能量而活下去。亥姆霍兹认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把自己的观点加以整理,写成《论力的守恒》一文,于1953年发表。亥姆霍兹从物理理论方面论证了能量转换的规律性,所以提出能量守恒的荣誉通常归之于亥姆霍兹、迈尔和焦耳三人。
从1871年开始,亥姆霍兹的研究方向转向物理学,在电磁理论方面,他测出电磁感应的传播速度为314000km/s,。在热力学研究方面,于1882年发表《化学过程的热力学》论文,把化学反应中的“教师节走心文案简短束缚能”和 “自由能”区别开来,指出前者只能转化为热,后者却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亥姆霍兹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除物理学外,在生理光学和声学、数学、哲学诸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测定了神经脉冲的速度,发明了验目镜、角膜计、立体望远镜。他主张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他的成就被国际学术界所公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