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原理第四章造渣和脱硫过程(全)
第四章    造渣和脱硫过程
造渣与脱硫是高炉内重要物理化学过程。一方面影响高炉顺行和生铁质量,同时对高炉产量和焦比也有重大影响。
第一节  造渣目的与作用
高炉冶炼的目的是要生产出合格生铁,由于炉渣与生铁是高炉内同时形成的一对孪生产品,因此,要炼好铁,必须要造好渣。
造渣就是加入熔剂同脉石和灰分作用,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保证渣铁良好分离,并将不进入生铁的物质溶解、汇集成渣的过程。
加熔剂造渣还有调节炉渣成分,使之具有保证生铁质量所需的性能。
第二节  造渣过程及其对高炉冶炼影响
根据高炉造渣的 不同阶段,可分为初渣、中间渣和终渣。
怎样修改路由器密码初  渣:开始熔融出现的液相渣(软熔带内);
中间渣:处于滴落过程中其成分、温度在不断变化的 炉渣;
终  渣:到达炉缸并待放出的炉渣,其成分相对稳定。
一、初渣的形成
初渣形成包括固相反应、软化、熔融、滴落等几个阶段。
1、固相反应:是初渣生成的孕育阶段。主要发生 在脉石与熔剂、脉石与铁氧化物之间,并生成一系列低熔点化合物。[对使用熔剂性烧结矿、球团矿而不加熔剂的高炉,固相反应在烧结或球团焙烧过程已经完成]
2、矿石软化
随着炉料下降,炉温升高,矿块内部或表面出现微小的局部熔化,即矿石软化开始。
矿石从软化开始到熔融滴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过程是对高炉顺行影响很大的一个环节。
由于负荷的 作用,软化的矿石产生粘合、融着,使气孔度大大降低,形成软熔带内软熔层。
因此,矿石开始软化温度越低,初渣出现就越早,软熔带位置就越高,而软化温度区间越大,软熔层越宽,对高炉顺行越不利。
所以,一般要求矿石的开始软化温度要高,软化区间要窄。
3、初渣形成
从矿石软化到熔融滴落就形成初渣。
初渣特点:FeO含量较高(矿石越难还原,初渣FeO越高)。
高炉内初渣生成的区域称为软熔带。根据高炉解体研究,在矿石完全熔化滴落以前,在软熔带内仍基本维持矿、焦分层状态,只是固态的矿石层变成了软熔层。(见图)
二、中间渣
即处于软熔带以下、风口水平以上正在滴落过程的液相渣。
中间渣在滴落下降过程中,继续被加热、还原等,其组成、数量不断变化。FeO含量在减少,而Al2O3、SiO2含量上升。
中间渣能否胜利滴落,取决于原料成分和炉温的稳定。当采用天然矿冶炼且大量加入石灰石,往往造成炉温和中间渣成分的激烈波动,导致炉渣流动性剧烈变化,使高炉不顺,甚至悬料和结瘤.
三、终渣
终渣的成分和性质基本稳定。
终渣对控制生铁成分,保证生铁质量有重要影响。适宜的终渣成分是由原料条件、冶炼品种和实践经验确定,通过配料计算来调整。
高炉料柱结构及软熔带分布图
第三节  炉渣性质及其对冶炼影响
一、炉渣碱度
二元碱度R2: R2=CaO/SiO2
三元碱度R3: R3=(CaO+MgO)/SiO2
四元碱度R4: R4=(CaO+MgO)/(SiO2+Al2O3
炉渣中的MgO、Al2O3含量相对稳定,所以炉渣碱度一般是指二元碱度R2。
R2>1.0的炉渣,称为碱性炉渣;
取暖费收取标准R2<1.0的炉渣,称为酸性炉渣。
高炉渣R2:0.9~1.2(通常为1.05~1.2)
二、炉渣性质
炉渣性质主要有熔化温度、熔化性温度、粘度(流动性)、稳定性和脱硫能力。
一般要求炉渣有适宜的熔化性温度、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以及较高的脱硫能力。自己制作音乐
1.熔化温度
指炉渣完全熔化时的温度。
由相图可知,当Al2O3含量为15%,MgO不大于20%,R2=1.0上下的区域,熔化温度都较低。当R2小于1.0时虽然熔化温度也不高,但由于脱硫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所以一般不用。
当R2大于1.2时,使炉渣处于高熔化温度区也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炉渣在炉缸温度下不能完全熔化且极不稳定。
由于熔化温度高低无法表示炉渣的流动性,因此局限性大
2.熔化性温度
指炉渣从不能流动到自由流动的温度。
熔化性温度可通过测定炉渣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然后画出粘度——温度曲线来确定。曲线上的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炉渣的熔化性温度。
如图所示,一般碱性渣具有A渣的特点,称为“短渣”。
而酸性渣具有B渣特点,称为长渣或玻璃渣。
熔化性温度高的炉渣,其较难熔,但若冶炼温度(炉渣温度)能高于这个温度,渣就具有良好流动性,这种渣形成较晚,有利获得位置较低的软熔带,同时本身吸收热量多,故有利于提高炉缸温度。
但若过高,而超过正常炉温,则会引起粘度大幅度升高流动性差而造成难行。            炉渣粘度—温度图
3.炉渣粘度
表示炉渣在熔融状态下流动的难易程度。
若炉渣粘度过大,不利渣铁分离和脱硫反应,也不易从炉内排出。
炉渣粘度过小,易冲刷炉衬,并影响炉缸温度升高。
高炉适宜的粘度范围:0.2~2.5Pa.S(0.2~0.8Pa.S)。自动挡汽车驾驶技巧
影响炉渣粘度因素:炉渣温度和炉渣成分。
①炉渣温度升高,炉渣粘度降低;
②当温度一定时,炉渣粘度取决于炉渣成分。
Al2O3含量为15%的四元渣系粘度图
4.稳定性
指炉渣性质(熔化性温度、粘度)随炉渣成分或温度发生变化而波动的幅度大小。
当炉渣成分或温度波动时,其性质变化不大或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这样的炉渣稳定性好,称为稳定渣。
炉渣稳定性分为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热稳定性:指炉渣温度波动时,炉渣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化学稳定性:指炉渣成分波动时,炉渣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判断稳定性的依据:
①化学稳定性:由炉渣等粘度曲线和等熔化性温度曲线的稀密程度来判断——稀,说明随成分变化梯度小,稳定性好。
②热稳定性判断:由炉渣粘度—温度曲线转折点的缓急,并以炉缸正常温度为标准来判断。
(热稳定性是相对于炉缸温度而言,一般讲,短渣的热稳定性较差)
稳定性好的炉渣一方面有利于高炉顺行,同时有利形成稳定渣皮,保护炉衬。
稳定性差的炉渣,在炉温或原料成分波动时,软熔带产生波动,造成炉况失常,如难行、悬料、崩料、结瘤等。
一般讲,R2:1.0~1.2;MaO:8~12%;Al2O3:<15%的炉渣其稳定性较好。
5.脱硫能力
炉渣分子理论和离子理论
分子理论:
主要论点:
①熔融炉渣是由自由氧化物分子和复杂化合物分子组成。
②复杂化合物由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相互作用生成。
只有自由氧化物参与金属相的相互作用。
炉渣是理想溶液。
分子理论可以说明于炉渣有关的各种反应,定性判断反应进行的条件和方向等。
离子理论:
依据:
①熔渣能导电
②熔渣可以电离
对碱性和中性氧化物进行X射线分析指出:它们都是由正负离子互相配位所构成的三度点阵结构。
硅酸盐玻璃的结构更接近熔渣结构,玻璃也是由简单的正离子和复杂的硅酸根负离子所组成,有近程排序而无远程排序。
炉渣离子结构:组成熔渣的碱性氧化物,形成正离子和氧负离子;如:
而酸性氧化物则吸收氧负离子形成复合负离子。
正负离子间的结合能力是由离子之间的静电力决定的。凡正离子半径愈小,电荷数愈多,则对负离子的静电力愈大,愈易形成稳定的复合离子;
相反,正离子半径愈大,电荷数愈少,则对负离子的静电力愈小 ,愈不易形成稳定的复合离子。
第四节  土味情话大全高炉内的脱硫过程
    生铁脱硫是高炉冶炼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硫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硫的来源:进入炉内的硫60~80%是由燃料(焦炭和喷吹煤粉)带入,其余由矿石、熔剂带入。
硫负荷:指冶炼每吨生铁炉料带入的总硫量,kg/T-pig
硫负荷:412kg/T,一般在46kg/T
存在形态:
焦炭(煤粉)中硫主要以有机硫形式存在,少量以硫酸盐或硫化物存在。
矿石(熔剂):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形式存在。
二、硫在高炉内的分布规律
炉料带入的硫(Sm)大部分进入炉渣(SS少量进入煤气(Sg)和生铁(St):
根据硫的平衡:Sm=St+Sg+SS
[S]、(S)分别代表S在生铁和炉渣中含量,%
    n表示渣量,Kg/T
LS=钟伟强 中国好声音(S/[S],表示硫在渣铁间的分配系数。
以冶炼100kg生铁为基准:
则:St=[S]SS=nS),(S=LS[S]
由此可得:SmSg=[S]+nLS[S]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