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居环境发展报告
长沙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建设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的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为全面展示近年来长沙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市政府研究室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和吸纳了市直相关部门和有关非政府组织、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编写了2009年人居环境发展报告。我们将根据长沙宜居城市建设最新发展情况,不断推出新的《长沙人居环境发展报告》。
一、城市概况
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地处洞庭湖平原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东北部,长三角、珠三角与中部地区在此交汇,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株潭城市及3+5城市的核心城市,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图1、2)。现辖5区4县(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54.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9.29平方公里(图3)。湘江自南向北贯
图1 中部地区城镇分布图      图2 3+5城市结构图
穿长沙城区,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文化教育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合肥土特产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占四分之一。
图3  长沙市2005-2009年市区面积和建成区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长沙市规划管理局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全市常住总人口664.2万人,城区常住人口272.6万人(图4),
图4  长沙市2000-2009年常住人口规模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长沙市统计局
城市化率达到62.6%。长沙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试点示范城市,2007年12月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区位和环境的比较优势,以最佳人居环境为方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住宅和城镇建设,相继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等活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城乡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地产公司简介凸显了独具长沙特的描写树的好段风貌,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经济基础
入党申请书2012长沙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胡善祥如何坐上皇后一化三基战略,加快科学发展步伐,经济平稳快速
增长,总体呈现总量做大、增速加快、结构优化、需求旺盛、物价平稳良好发展态势开学第一周的作文。在全省的首位度逐年提升,GDP首位度2002年的22.2%提高到2009年的29%,充分反映了长沙经济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也显示了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和长株潭城市核心城市的经济聚集辐射能力。2009年,以占全省5.6%的土地面积和9.4%的人口创造出占全省近30%的GDP和30%的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全省的31.7%3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的44.2%和40.6%,人均 GDP地均GDP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61倍和4.82倍。同时,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形成了附加值高、竞争力强、带动性大的产业格局,在区域产业布局发展中处于引领性、主导性地位,对长株潭城市、3+5城市乃至整个湖南的崛起做出了积极贡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