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班级:2011级思政行知班
姓名:武佳琦
学号:2011041682
【教材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框题一共有两目内容:
郑州小饰品批发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介绍我国总体小康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我国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不足,展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第二目: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介绍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要求,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进城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总体小康的不足是我们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动力,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关键的部分。根据课程标准,本框题阐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是全书的核心,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本教材中有着重要地位,且对我们的经济生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因此,本框题可以说是新教材的教育目的和归宿。
【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比较强,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归纳和总结,但是理论框架内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已有所理解, 而且全面建设小康社烟消云散是什么意思
会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学生对此有兴趣,有学习动力。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以及平时对时政的关注,学生已经能了解到小康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也感受到了小康生活的幸福,并且知道了今天的小康生活的到来,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市分不开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再次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能很容易的在比较中感受总体小康的不足与全面小康的美好,从而可以很自然的引发学生建设和全面小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但由于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城市,生活水平悬殊较小,对于真正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不平衡并不能在现实中很好的体会,无形中也增添了对此知识点学习的现实难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七一座谈会发言1.认识并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晚婚婚假多少天 (1)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列举总体小康建设的成就;
(3)通过列举现阶段我国建设中出现的不如意现象,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4)通过讨论与归纳,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5)辨析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2.认识并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掌握我国从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等几方面的新要求;
(2)结合十八大,补充了解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及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列举分析,使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发生的变化;
2.使学生了解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3.能够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并学会对我国总体小康的成就与不足进行分析;
4.拓展能力:理解“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并能区分类似概念。
5.使学生能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对一些经济现象及材料加以分析,提高学生归纳判断的能力;
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在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本框题内容,使学生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
2.能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用综合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小康社会;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
少队工作总结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启发、引导,课堂讨论,调查分析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手写板书结合
seeyouagain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