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如期实现这一目标,标志着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在量的积累之上,产生新的质变,取得了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将实现近代以来又一次伟大飞跃,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将空前提升,党和人民将乘势而上,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历史的和时代的赓续,也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深厚文化的延续,同时更是红基因的传承。
1.1 “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的提出
“小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出自《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之后,明成祖朱棣、洪秀全、孙中山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做出了对“小康”的解读。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以及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蕴含着“小康”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对未来国家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展望,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康”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自此,“小康”作为一种目标、规划和展望,逐渐被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1982年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两步走”
战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其中的战略目标之一。进一步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党的十三大对的战略设想予以确认,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随后,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要在90年代达到小康水平。经过不懈努力,在二十世纪末,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1.2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进入新世纪,“小康社会”的建设也进入了新征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已实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水平低、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表述。随着“全面小康”的目标逐渐接近,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收稿日期] 2021-03-19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大调查与贫困陷阱跨越策略研究”(18ZDA121);重庆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研究阐释专项课题重
卷发的打理大项目“重庆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19SKZDZX14)
[作者简介] 耿飚(1999—),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王志章(1956-),
男,湖北当阳人,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反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逻辑与经验总结研究
耿 飚,王志章,徐浜森
(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的历史必然,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与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高度融合,更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为中国和世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现实贡献,更带来了宝贵的理论经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应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坚持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牢牢把握国内外两个大局,以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时代楷模的先锋作用。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逻辑;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15] 贺达,顾江.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基于
CFPS 数据的PSM 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8(10):51-57.[16] 韩永,李成明.移动支付促进家庭医疗健康消费支出了吗?[J].金
学习与创新自我评价融与经济,2019(09):50-56.
[17] 钟玲.探析移动支付对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作用[J].消费导
刊,2008(15):15-16.
[18] 李军,黄园,谢维怡.教育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J].
消费经济,2015,31(01):56-59.
[19] 王希文.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江淮论坛,2013(02):59-62.
[20] 唐玉爽. 广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宁:
广西大学,2014.
[21] 田建军.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消费需求的拉动分析[J].现代经济
探讨,2007(01):41-43.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逻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空交汇上的一点,它不仅有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还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立足于中国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机遇,根植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
2.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的历史必然
从1949年到1978年,“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的速度,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农业及各领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大三线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意义重大。据统计,从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左右,而同一时期美国为4%,联邦德国为5.8%,法国为5%,英国为2.3%。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改革开放以及小康社会的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环境与时代的局限使得建设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发展方式粗放,开放程度不够,以阶级斗争为纲制约了经济发展,公有制、人民公社制度和平均主义使得效率低下,限制了发展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我们开始探索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40余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被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成就,也暴露出新问题,这就使得立足
现实、面向未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2.2 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要求
衡量一种社会制度优越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看它能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其优越性的突出表现和本质在于它给以社会生产力空前宽广的发展空间,使人民众真正当家作主和富裕幸福,并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核心在“全面”,要求领域、地区和人全覆盖,它的保证来源于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又进一步体现出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要想真正解放发展生产力,各领域、各部门、各地区就要全面发展,彼此协调,并且要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开放,破解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只有这样生产力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可持续开发。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确立和落实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打造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贯准则和必然要求。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和城乡与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各领域、各地区和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红利,保证人民的发展更加全面、生活更加幸福。
2.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辩证
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按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们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就属于低级阶段。中国特社会主义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依据和根本指导便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阶段划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下,在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的框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更加清晰。此外,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着不同的问题,十九大宣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立足于阶段性的特征,全力解决转变了的社会主要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石——历史唯物主义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四个全面的落实。新发展理念来源于新的实践进程,而又以高瞻远瞩的姿态适应并指导新的历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支撑,破除和改造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调整阻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此外,科学社会主义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重视,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共同关注,对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一贯强调等更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直接来源。
2.4 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与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高度融合
人民创造历史,英雄源于众。中国共产党一切努力奋斗的宗旨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其努力奋斗的目标,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人民都是党努力奋斗的最根本的动力,也是最终极目标。无论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加强五位一体建设,归根结底,其出发点都是人民。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为了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为了人民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必然要建设强大的国家,要民族复兴,要使得国家各领域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使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质教育、稳定工作、满意收入、可靠社会保障等的期盼不断得到满足。
2.5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前提,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获得新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廉政建设等均取得新成就,同时,全球化的机遇依旧存在,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但我们又面临着诸多挑战,就“小康”来说,春风像什么
-147-
小康的水平依旧较低,覆盖面仍有局限。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较为突出,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党的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实际,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以及阶段性的新特征,在充分认识国内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代价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现实贡献和宝贵的理论经验,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特社会主义将迈上新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将更加坚实。
3.1 为持续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将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西部和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的社会,将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对于数十亿中国人民来说,这一成果是切实可感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空前满足,生活质量获得大幅度提高,收获感和满足感得以提升,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将更加强烈,民族自信将大幅度提高,这些将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的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大地彰显出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力地证明了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包容性增长、“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原则至关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其中的具体方法必然会受制于时代,但是又由于经受了时代、人民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检验,这些方法背后的准则及所凝结出的理论经验却永不过时,它们将成为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新的宝贵财富,将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贡献力量。
3.2 向世界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解决世界贫困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维稳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积极提倡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极大地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为其带去了发展机遇,为世界各国带去了中国经验。
截至目前,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变为2019年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在减贫实践中,中国探索出各具特的脱贫模式,并于2020年解决500余万人口的贫困问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减贫取得了四大成效:提前完成消除饥饿目标、营养改善成绩显著、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坚实基础。中国的减贫事业为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目标的达成贡献了力量。
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维和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对世界贡献突出。即使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增长放缓,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仍逐年上升, 在2016年已经超过30%。同时,中国是联合国维和建和的中坚力量,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从1990年到2017年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人数总计达三万三千多人次。
中国积极提倡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一次向世界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方面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创新成果具有国际意义。为世界发展和经济社会问题解决提供了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总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举国上下的一次大考,为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新境界,带来了宝贵的经验。
4.1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
展依靠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将人民对
建设成果、发展目标的评判作为第一性的准则,切实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着力解决贫困问题,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力为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众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积极性不断提高,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通过激励广大人民众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的中国模式,为全面小康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4.2 坚持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精心做好顶层设计
目标导向强调谋划长远和整体的工作思路,结果导向则关注究竟做得怎么样,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者辩证统一。在一定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最大的目标,但却不是最终目的,国家发展和人民满意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同样,终极目标的达成也要以阶段和具体目标与问题为基础。因此,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必然要彼此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下我们最大的目标,而在目标实现的同时,对国家发展、人民满意的关注是贯穿始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恒不变的。据此,党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和调整,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出发,精心做好了顶层设计: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五位一体整体发展进步;强弱项,补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目标螺旋上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意味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开启,但对目标达成后结果的评判只有一个,那就是国
狮子座曾轶可家是否发展得更好,人民众是否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48-
4.3 正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打破壁垒促进协同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全面”,要求各地区、各领域协同发展,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就是城乡差距大,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在统筹城乡关系上,要重点突破,特别是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村有活力,让农民享成果。开发乡村的多重功能和价值,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将城市的资本、信息、资源、人才等要素引流到乡村,与此同时,并不遏制城镇化的发展,而是科学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打造新型城镇化,使城镇化服务于城乡协同发展。城乡间的壁垒能否被打破,城乡能否协同发展直接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实现,又进一步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达成。
4.4 牢牢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现实做好政策调适
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日益交融,不可分离。在处理国家和人民的重大问题上,要牢牢把握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其他国家的
互联互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互动互补。不可否认,国内外的融合发展有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但融合协同是必然。要迎难而上,立足现实,科学理性地分析国内外环境变化,做好政策调试,以国内外的深入融合为我国和世界发展注入巨大能量。基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我国调整了产业结构,释放了经济活力,合作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新契机。双向投资贸易助推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我国培育国际竞争优势、推动贸易发展意义重大,同时起到繁荣世界市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立足国内外两个大局,统筹内外,做好政策调适,关系到我国的发展,也关系到全球的经济走势和格局调整。
4.5 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时代楷模先锋作用
中国共产党发挥着两个先锋队的作用。全面小康是党领导下的阶段进程,党正确坚强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而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新时代的组织路线和组织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强大的组织为专业化、高素质的优秀领导干部创造了空间,提供了动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时代楷模的先锋作用。
十八大以来,在组织建设中,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得到深入贯彻,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得以全面加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逐渐形成,党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得到充分发挥,选择优秀干部、聚集优
秀人才的效果得以实现,党员干部带头,与众通力合作的良性互动得以形成。在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广大党员始终都走在众前面,不惧艰难险阻,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积极作为,以奋斗精神、求实态度,当伟大事业的“铺路石”,当引领众的“头雁”和“领头羊”,发挥了时代楷模的先锋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了党和人民的心血,是中华民族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座丰碑,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生动写照,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将极大地彰显出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极大地鼓舞新时代中华儿女不懈努力,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 顾海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进程与决胜纲领[J].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2015(12):13-18.
[2] 张金福.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J].理论观察,2016(12):
44-46.
二十不惑三十而立四十[3] 肖贵清,李戈.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J].山东社会
科学,2016(02):5-12.
[4] 李桂花,张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阐释[J].理论学刊,2017(02):
34-40.
[5] 王志章.全面小康的溯源、成就和意义[J].神州学人,2020(11):10-12.
[6] 丁冰.新中国前30年生产建设的伟大成就[J].高校理论战
线,1999(10):4-8.
[7] 孙道同,蔡玮.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348-353.
[8] 尹诵,李安增.正确认识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J].中国
高校社会科学,2018(04):14-21+157.
[9] 陈为,江华丽.论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J].产业与科技论
坛,2011,10(03):6-7.
深恶痛绝[10] 黄家茂,王久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06):32-38.
[11] 王定国,张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个问题的认识[J].思想战
线,2015,41(S1):150-152.
[12] 曲青山.“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J].党
建,2015(02):27-29.
[13] 王丛标.习近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丰富和发展[J].
党的文献,2016(06):27-33.
[14] 郜亮亮.中国减贫实践为世界贡献了什么—落实联合国千年
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视角[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12(02):120-129.
[15] 乔敏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的路径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
据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35(01):29-37.
[16] 何银.发展和平:联合国维和建和中的中国方案[J].国际政治研
究,2017,38(04):10-32+3.
[17] 张占斌,杜庆昊.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时代内涵
[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9,13(05):13-21.
[18] 陈润羊.城乡融合视野下我国乡村振兴的挑战与路径[J].河北农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14-20.
[19] 赵周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和目标要求[J].西安政治
学院学报,2015,28(06):5-9.
[20] 贺新元.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J].思想理论教
育导刊,2015(12):27-30.
-14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