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医生平、照片及名言
              中外名医照片、生平及名言
1.春秋战国时期  神医扁鹊
鹊(公元前407—前310),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擅长各科,周游列国,四处行医。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四诊法”,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扁鹊曾有过“讳疾忌医”的故事,他曾多次拜见蔡桓公,对蔡桓公说从他的表现来看他身体应该有疾病,但是蔡桓公置之不理,等到感到身体不适时才悔之晚矣——《韩非子》。这个故事说明扁鹊不但擅长视诊,而且深谙预防疾病的道理。
相传著有《难经》。
名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鼠标左键失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东汉时期  医圣张仲景
长沙旅游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曾任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任长沙太守时,他体恤民间疾苦,每月十六、二十一为百姓治病,被称为“坐堂太守”。
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名言: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3.学爵士舞三国时期  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是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
华佗所生活的三国时代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最后因得罪曹操被处死。
名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4.唐朝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出生于北周时代,卒于唐朝,是个 百岁老人,享年一百零二岁。由于幼年多病,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他对故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与药物研究,曾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一心研究医学。
名言:
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千金翼方万病》
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千金翼方序》)
5.宋朝  儿科圣手钱乙
钱乙(1032~1113)字仲阳,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自幼丧父,少年孤苦,深受疾病所苦,故长大后致力儿科希望对人们有所帮助。钱乙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因为小儿脉微难见,诊察时又多惊啼,靠脉诊难以辨证,为了攻克这道难关,他花了将近四十年时间。潜心研究终于总结出了一套“面诊法”专对儿科疾病。因医术高明成为宋哲宗的御用医生。
  钱乙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许,而且对中医辨证学、方剂学均有较大影响。他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妙手仁心,一生止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阐释了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他精通中医的至高境界“望诊”在中医历史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所创名方“六味地黄丸”为最广为人知的中成药之一。
名言
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
6.金朝  高尚先生刘完素
刘完素(约1110~1200年),河北河间人,人称“刘河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可他自幼聪慧,耽嗜医书,因为家穷刘完素母亲生病多次请医生都没请到,因此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
      刘完素生活的河间地区,正是金人进攻中原时的主要战场之一。当时天灾横行,疫病
蔓延,疾病横生,而当时因为沿袭宋时的用药习惯,人们仍然使用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药物治病。当时的医生,也都习惯性的使用书中的药物,就很少能自己进行辨证处方,但是那些药物对于当时的疾病效果却非常不好。刘完素医术高超,他仔细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的论述,提出了使用寒凉的药物来当时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的主张,结果疗效非常惊人。使用这种方法,他治好了许多人的病。为中医重要流派——“寒凉派”的创始人。
名言:
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证。
7.明朝  医中之圣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出人头地。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暧昧的话
名言:
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饮食者,人之命脉。 少饮则和气行血;痛饮则伤神耗血
8.清朝  “天医星下凡” 叶天士
叶天士(1666~1745),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名时,医德高尚,又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叶阳生,名朝采,医术更精,读书也多,但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当时叶天士才十四岁。叶天士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就走江湖,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叶天士从小熟读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书,而且善学他人长处。叶天士勤奋好学,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
 叶天士本来就“神悟绝人”,加之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医术
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并在其许多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叶天士最擅长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温热论》。他的学说在身后二百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形成了中医学上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叶派”。
名言
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9.支付宝不可用余额现代 人民医学家 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2008年),浙江杭州人。1914年,裘法祖出生在“书香世家”,18岁那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学习德语。1936年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医院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门医师证书。1946年10月回国。裘法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腹部及基本外科,对外科其他分支等同样造诣精深,是推动我国腹部及基本外科的专家。他主持创建了我国 最早的器官移植机构,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裘法祖被认为外科全才,他开创了很多被称作“裘派”新的手术方法,裘法祖改进的手术操作不亚20多种。其刀法以精准见长,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裘法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其中不乏两院院士,也为中德两国的学术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4年,创立“裘法祖外科医学青年基金”,专门激励突出贡献的外科医学的青年人。
名言:
做人知足,做事不知足,做学问知不足。
做人嘛,我有四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
10.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希腊文Ἱπποκράτης 约前460——前377)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在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的,所以希波克拉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由于天资聪颖数年后,独立行医已不成问题。父母去世后,他一面游历,一面行医,为了丰富医学知识,获取众家之长。
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四体液理论不仅是一种病理学说,而且是最早的气质与体质理论。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气质类型的名称及划分,却一直沿用至今。
那时,尸体解剖为宗教与习俗所禁止,希波克拉底勇敢地冲破禁令,秘密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在他最著名的外科著作《头颅创伤》中,详细描绘了头颅损伤和裂缝等病例,提出了施行手术的方法。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便是希波克拉底所作。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大会又据此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