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东晋大医学家葛洪不伤身的三十条养生之道
不伤身的三十条养生之道 (东晋大医学家葛洪) 人物评价 葛洪是东晋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抱朴子》为其主要著作,他对文章及美学的论述就散布其中,虽然比较零散,但其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 古代书画中的葛洪形象 医药学成就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认为修道者如不兼习医术,一旦“病痛及己”,便“无以攻疗”,不仅不能长生成仙,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住。 葛洪提出了必须积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为怀。《抱朴子》中强调人生的抱负不是遁隐山林,要想真正修炼还要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解脱和炼得肉体飞升,既做到立时济世,又得超凡入圣。如他说:“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他认为修炼既可以保德致长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过修炼还可以获得长生,身体不伤,是最大的孝道。 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这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他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价钱昂贵的弊病。 葛洪不伤身的三十条养生之道 煤制油
另附 论文章及美学 葛洪指出了评论文章的难度,以为文章之体,尤难祥赏(《辞义》)。这一方面是因为艺术本身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审美者各自的情趣和审美能力不同,很难得到一个完全客观的公允的评价。 如果只是以审美者个人的趣味为标准,以入耳为佳,适心为快(《辞义》),那么那种需要很高的欣赏水平的九成之韶乐、风流之雅颂恐怕一般的人就难知其妙了。因此浅近之人,只知盐梅之咸酸,不解大羹之妙味,唯见飘荡之细巧,不明深沉之远致。 审美者的个人情趣和爱好在审美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个人爱好又是很难统一的,这使审美活动带有浓厚的主观彩。葛洪指出: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广譬》)人的审美情趣千姿百态,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彩,体现了审美者的个性,不可一概而论。譬如人皆爱好红颜丽,而黄帝却逑笃丑之嫫母,陈候偏怜可憎之敦洽。人莫不爱好音乐,而汉顺帝喜听山鸟之鸣,以为远胜丝竹之响,魏明帝乐闻椎凿之声,不爱金石之和。非但人的审美情趣有别,人的欣赏能力也是不同的。夫聩者不可督之以分雅郑,瞽者不可责之以别丹漆(《守 》),对于缺乏审美能力的人,即便是南威西施立其前,也会视而不见;黄钟大吕鸣其测,也会听而不闻。而审美能力的高低往往与人的审美情趣的高下相联系,惯听桑间濮上之曲、下里巴人之声的人无法领略六茎九成之和音、阳春白雪之雅韵。 不仅欣赏者的情趣各异,能力不一,作者的才思和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参差不齐。有的浩阔而不够渊深,有的深邃却又狭隘,有的思路清楚而言辞钝拙,有的不合事理而文句工巧。这些都是各有长处的偏才,不是兼擅诸长的通才。著述文章必须根据自己的才思行事,避其短而用其长,不可强求,如果梗短汲深,力小负重,非要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逞能,只能是自取其辱。 资料二: 每个人都想长寿,可如何才能长寿呢?今天我们跟随北京东直门医院刘清泉副院长来认识一位高寿的养生名家——葛洪。葛洪活了80岁,你别以为他的年纪不算长,那是因为他活在一千年前的东晋,当时平均年龄40岁,而他的年纪可以番了一倍,看来他确实有点真功夫。 首先从吃上,刘清泉副院长给我们推荐了几个好东西,如百合、茯苓,因为这从药材的分类来看,都是上品药材,要知道上品药,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长期食用就是延年益寿的佳品,而且无毒无副作用。 推荐百合做法,可以清炒也可以熬粥时候加入一些,达到清心安神,养阴润肺的作用。 茯苓也可以磨成粉后,熬粥时候加进去。 而中品药物是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可以达到疾病的目的, 而下品药物往往是毒副作用极其大,吃了对身体有损害的,比如草乌就是毒药也是麻醉剂,日常如果碰到这些药物,服用时候需要提高警惕。 除了吃很重要外,喝水也非常有讲究。喝菊花茶可以达到清理头目,去内热的作用。但是要注意了,如果脾胃虚寒的人,就不太适宜菊花茶了。 阿修罗纯刷图加点资料三:东直门中医院刘清泉 长寿之道 东直门中医院刘清泉 每个人都想长寿,可如何才能长寿呢?今天我们跟随北京东直门医院刘清泉副院长来认识一位高寿的养生名家——葛洪。葛洪活了80岁,你别以为他的年纪不算长,那是因为他活在一千年前的东晋,当时平均年龄40岁,而他的年纪可以番了一倍,看来他确实有点真功夫。 首先从吃上,刘清泉副院长给我们推荐了几个好东西,如百合、茯苓,因为这从药材的分类来看,都是上品药材,要知道上品药,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长期食用就是延年益寿的佳品,而且无毒无副作用。推荐百合做法,可以清炒也可以熬粥时候加入一些,达到清心安神,养阴润肺的作用。茯苓也可以磨成粉后,熬粥时候加进去 中药划分: 上品:延年益寿、基本无毒、可以长期服用(如百合); 中品:调养治病、毒性较弱、病僡药停; 下品:攻邪、毒性较强、急症为主、不可长期服用(如草乌)。 而中品药物是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可以达到疾病的目的,而下品药物往往是毒副作用极其大,吃了对身体有损害的,比如草乌就是毒药也是麻醉剂,日常如果碰到这些药物,服用时候需要提高警惕。 除了吃很重要外,喝水也非常有讲究。喝菊花茶可以达到清理头目,去内热的作用。但是要注意了,如果脾胃虚寒的人,就不太适宜菊花茶了。 葛洪在他的《抱朴子》里面,先知先觉的为我们今天的人,提出了“不伤身的30条养生之道”,看看我们可以做到几条呢? 不伤身的30条养生之道: 唾不及远、行不及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极渴而饮、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窃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 最后,葛洪提出了一个观点,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选择,看看一千年前的葛洪,到底是不是还有值得我们今人借鉴的地方呢?答案请在节目中寻。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