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位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简介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或年龄 | 国籍 | 头衔 | 优势领域 | |
学科建设带头人类专家 | ||||||
1 | 李今庸 | 1925年10月 | 中国 | 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经学科教授 | 从医行医数十载,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精通经典理论,善于辨证施治,疑难疾病,疗效显着。 | |
2 | 张奇文 | 1935年 | 中国 | 主任医师、教授 | 对中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医药结合”、“针药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的观点,均有较深理解。在实践中体会到,“脏腑相关”学说的临床意义。此外还有很多独到经验,包括独特疗法、方法创新、用药心得、经验方药等。 | |
3 | 秦月好 | 1943年5月 | 中国 |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洛阳象庄秦氏妇科第八代传承人, | 中医妇科、男科,秦氏妇科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综合疗法。 | |
4 | 齐向华 | 1963年03月 | 中国 | 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 中医脑病证治规律研究,对中医传统脉学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创立了“系统辨证脉学”。 | |
5 | 吴雄志 | 39岁 | 中国 |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生导师 | 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实验室;成功申请了天津市卫生局中医药肿瘤生物调节重点研究室。首次分离得到守宫糖肽,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持研究的温化胶囊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分化与凋亡,并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建立至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中医肿瘤临床数据库。 | |
6 | 张勉之 | 1973年8月 | 中国 | 博士,天津市公安医院主任医师 | 中西医结合肾病的临床工作。 | |
7 | 薄智云 | 1950年2月 | 中国 | 教授,家传中医 | 从事针灸临床46年,研究腹针43年。发明腹针疗法。 | |
8 | 潘晓川 | 1957年6月 | 中国 | 硕士,高级中医师(加拿大)、副主任医师(中国) | 以中医经典,易经和现代天文物理学为理论支柱,成功建立了经典中医自洽体系。 | |
9 | 许跃远 | 1955年10月 | 中国 | 安徽合肥五里墩社区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已退休) | 中医脉诊直接诊断现代医学疾病的创新工作、针灸、草药。 | |
10 | 田合禄 | 1942年5月 | 中国 | 执业中医师,就职于北京御源堂中医门诊部,北京正安中医门诊部。 | 在各种疑难杂症,如肺癌、乳腺癌、心肺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皮肤病、脾胃病等诊疗中,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 |
11 | 郭松鹏 | 1962年12月 | 瑞士 | 临床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 微创无痛针法研究;郭氏李氏人类全景象息相能元论极其图谱绘制。 | |
12 | 左常波 | 1969年6月 | 中国 | 针灸专业硕士,广东省中医院“左常波名医工作室”主治医师。 | 研创左氏针灸体系,疗效卓越。 | |
讲座专家类专家 | ||||||
13 | 王道坤 | 1941年9月 | 中国 |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 临床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症;对脾胃病,肾病,胰腺炎,白内障等尤有自己独特的认识,特别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卓效。 | |
14 | 刘志龙 | 1963阜新旅游景点大全年10月 | 中国 | 医学博士,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临床除擅长用经方各种内科杂病,尤其善用经方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 | |
15 | 来正华 | 1958年11月 | 中国 | 中国民族医药开发委员会首席中医专家。 | 潜习国学,揉入医学,形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临床诊疗风格。 | |
16 | 刘艳骄 | 1957年3月 | 中国 | 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处理,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在专业上,掌握了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熟悉各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技术,多次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等。 | |
17 | 寿小云 | 1947年2月 | 中国 | 世中联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委员 | 擅长中医疑难病症诊断,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对传统中医脉学进行了开拓和发展。 | |
18 | 金观源 | 1949年9月 | 美国 | 美国威斯康星州执照针灸师,美国东方医学针灸师、中药师资格文凭 (NCCAOM)。国际著名的临床针灸学家、神经生理学家兼时间医学家, | 中西医结合、针灸临床与科研并举。 | |
19 | 董宜华 | 1959年1月 | 中国 | 北医三院上地门诊部主任医师 | 临床善用望闻问切,阴阳、六经、八纲、脏腑、辨病辨证辨脉。 | |
20 | 马文辉 | 1965年3月 | 中国 |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 对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三部六病学术理论,形成了独特规范的诊疗体系。特别是对风湿病、脾胃病、肿瘤病、老年病、身心疾病疗效显著。对于以风湿病和身心疾病为代表的多种疑难杂病,或用经方组方,或用四脉定证、协调整体的协调疗法。 | |
21 | 黄伯灵 | 1952年6月 | 中国 | 南京市江宁区黄伯灵中医诊所主任中医师 | 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功底扎实,除骨伤科外,精通针灸,兼通内外妇儿科及中药。擅长针刺骨伤疾病。 | |
22 | 卓同年 | 1962年8月 | 加拿大 | 加拿大极康中医院注册高级中医师 | 创建了泛系唯象中医疑难病诊疗体系。研究和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中医技术和高效方,擅长施治纤维肌痛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症、心肾危重症、肝胃大症和肿瘤等。 | |
23 | 韩振山 | 1944年7月 | 中国 | 河南韩氏传统医药研究院、郑州济仁中医院中医主任医师 | 精通中医内科,建立了独具特的韩氏医学理论体系——韩氏平衡医学。 | |
24 | 刘方柏 | 1941年6月 | 中国 |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 | 在边远山区基层临床工作了30多年,擅治疑难病症,强调临床思维和极重人文修养。 | |
25 | 郭廷英 | 1941年02月 | 中国 | 太原市杏林针苑中医馆主治医师 | 重视从经典理论中挖掘针灸奥妙、强调临证选穴与施用手法。善治妇科杂症、中风、小儿脑瘫、小儿麻痹等运动障碍疾病,对软组织损伤有立竿见影之效。 | |
临床专长类专家 | ||||||
26 | 徐 书 | 1969年10月 | 中国 | 无锡市徐书诊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 在临床中提倡以脉诊为中心,以经方作为龙头,时方作为龙尾,专病专药画龙点睛, | |
27 | 胡超伟 | 1971年3月 | 中国 | 北京胡超伟中医诊所副主任医师 | 针刀和针灸临床,中西医疗法及各种针灸工具在临床运用中达到完美结合。 | |
28 | 赵红军 | 1970年6月 | 中国 | 西安正念堂中医不孕症研究所,西安雁塔赵红军中医诊所中医执业医师 | 有关风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擅长针灸疗法和耳穴疗法;尤其擅长望诊、脉诊和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 | |
29 | 阎喜换 | 1957年4月 | 中国 | 北京光明益康中医门诊部主治医师 | 擅长中医骨伤疗法,创立了“拨筋通络”手法。 | |
30 | 何志勇 | 1962年6月 | 中国 | 合肥市何志勇中医诊所中医全科主治医师 | 运用运气理论、结合时代特征,重扶阳,统寒温,小方重剂,屡起沉疴。对面部望诊尤有研究。处方重在修复机体“土壤”,以时间为主线,方药组成独特。 | |
31 | 郑润杰 | 1959年2月 | 中国 | 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 擅长闭合正复骨折、火针痛风,专方配合手法及功能锻炼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月板损伤,疑难骨折,无菌性骨坏死等。熟练掌握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 |
32 | 赵志宏 | 1958年7月 | 中国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主任医师 | 中医辨证施治与手法医学相结合。 | |
33 | 张存悌 | 1947年5月 | 中国 | 沈阳市四圣心源中医院中医主任医师 | 擅用经方,用药简练,为经典火神派的代表,对常见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 |
34 | 成永明 | 1970年02月 | 煌中国 |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 擅长治未病科、儿科、内科、妇科、痛症专科的临床诊疗,尤其在治未病科、儿科以及风湿科方面有许多独到的经验。 | |
35 | 马军光 | 1965年5月 | 中国木薯渣 |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学术上主张采用将中医疗法通过优化原则(简称中医优化疗法)应用于临床疑难病,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改进小针刀针法颈椎病。 | |
36 | 王 迎 | 1969年2月 | 中国 | 主治医师,英国中医学院 针灸教授 | 组织领导国际中医”针灸梦工厂”中医团队,负责技术研发,创新,推广和组织管理工作。微创无痛针法创新研究、郭氏-李氏人类全景象息相能元论极其图谱绘制。 | |
37 | 王永洲 | 1964年4月 | 中国 | 法国巴黎Energie en Harmonie中医诊所法人及主任中医师 兼巴黎六大医学院针灸主讲 | 颊针疗法是指在人体面颊部的特定系统穴位上通过针刺、按摩、磁疗、激光等技术手段进行治病保健的方法和技能。心理性疾病和身心性疾病的针灸方面独辟蹊径 | |
38 | 黄 枢 | 1958年7月 | 中国 | 北京黄枢微创骨伤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 创立中医针法微型外科学。针法微型外科技术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各类慢性软组织伤病。 | |
39 | 罗炳翔 | 1969年10月 | 中国 | 北京和睦家医院 中医(骨伤)科、北京正安中医主治医师 | 创立腰突症“罗氏单元疗法”。 | |
40 | 郝耀东 | 1962年9月 | 中国 | 美国弗吉尼亚中医针灸师 | 中医内科、妇科、针灸科,中医忧郁焦虑症及其他,正骨推拿。 | |
41 | 毛进军 | 1958年5月. | 中国 |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 教师奖励制度 | |
42 | 张永康 | 1963年1月 | 中国 | 山西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 擅于中医内科,妇科疾病,尤其对于心肺疾病有较丰富的经验。对于发热及术后发热,肿瘤,疑难病,老年病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
43 | 徐 远 | 1958年10月 | 中国 |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科,主任医师 | 擅长用补脾益肾,调整脏腑功能;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活血化瘀通络等一系列方案调理病人。吸取现代医学的长处,中西医优势互补,预防及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征以及多种杂病。注重糖尿病知识的个体化宣传教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 | |
44 | 李方洁 | 1954年4月 | 中国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 |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临床及心脏电生理诊断工作,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尤其擅长心律失常、心脏神经症、情绪相关性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 | |
45 | 王耀光 | 1963年10月 | 中国 | 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 中医药为主或中西医结合慢性肾脏疾病。 | |
46 | 贾竑晓 | 1966年10月 | 中国 | 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临床工作。熟练掌握精神科常见疾、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和技术。杨幂 胡歌 | |
47 | 魏 玮 | 1963年2月 | 中国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 | 擅长脾胃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医结合防治脾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
48 | 王明福 | 1954年10月 | 中国 | 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 中医内科——中风、胸痹、消渴病、头痛、失眠、眩晕、慢性咳喘病,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脾肺气虚,痰饮内停者不在少数,运用加味苓桂术甘汤取得满意的效果。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