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经络,营阴阳、行气血、决死生、处百病
《黄帝内经》:经络,营阴阳、行气血、决死生、处百病
(转载)
祝总骧(2)312经络锻炼法--经络养生健康长寿
经络出了问题,人才会生病
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是我们人体中一个无形的调度、控制系统,在人们不知不觉之间,控制和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经络失去控制是形成疾病的根本原因,而疾病的痊愈或康复则是经络调控作用的结果。如果控制好了这个系统,那么,人们健康百岁的愿望就并非只是一个梦想。
按照科学的寿命观,人类的寿命应当是生长发育期的5倍,而人的生长发育期为20~30岁,那么,人的寿命应当是100~150岁。虽然近些年,人们的寿命有所增加,但离科学理论能达到的寿命还有很大距离。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就是说人们的寿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且,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的人们在实现了物质上的“小康”之后,对生活质量的
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健康长寿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养生”这个概念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口耳之间,并且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了老百姓的意识当中。
正因为如此,人们开始寻五花八门的保健长寿的方法、理论和经验,比如体育运动、健身活动、按摩、减肥、药物调养等等。这些方法各有各的解释和依据,但在林林总总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中,则首推经络学说和经络锻炼法。
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路
经络究竟是什么呢?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路,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起到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网络周身的作用,将外在筋、脉、肌、皮、五官、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凡人体内行于深层纵行较大的主干脉为经脉,行于浅层横行较小的分支脉为络脉。中医认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取决于经络。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经络出了问题;疾病之所以能够,也是由于经络起了作用。
最早论述人体经络的书是《黄帝内经》。这是一本写于2500年前的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书中涉及了天文、地理、社会环境、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医疗、保健原理等内容。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经络。经络是人体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脉和络脉是全身气血、脏腑和肢体联系、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直行的干线称为经,由经脉分出来的支脉叫做络。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王惟一(987~1067年),把《黄帝内经》里描述的14条经脉线刻画在一个铜人模型上,成为世界上第一具针灸经络学教学、科研和临床治病的模型。在这具模型上不仅详细刻画了14条经脉线,而且还在这14条经脉线上刻出了354个穴位。也就是说,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宋朝的1500年间,这14条经脉线被中医学家一直保存下来,为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保健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中写到,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合称“十二正经”,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亮晶晶一样的词语“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点和止点,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走向,各经之间通过别络交接,每一条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与体内的五脏六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手、足三阴经
与手、足三阳经互为表里关系。手经行自上肢;足经行自下肢。阴经走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走行于四肢外侧,属腑。奇经有八条,称“奇经八脉”,其中任脉走行于人体前正中线,统管全身各阴脉;督脉走行于人体后正中线,统管全身各阳脉。在经络系统中有气血和能量运行,以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在这个网络系统中,14条经脉(“十二正经”加任脉、督脉)对全身起着重要的调控和主导作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在人体内部,隶属于脏腑;在身体外部,分布于躯体。又因为经脉是“行血气”的,它的循行有一定方向,就是所说的“脉行之逆顺”,后来称为“流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系,就是所说的“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肺脏,从肺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侧端。
500作文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胸痛、鼻炎、咽炎等。
手阳明大肠经:起自食指桡侧端,沿食指桡侧端上行,出于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短伸肌腱)之中,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前外侧上行,至肩部,然后向下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入属大肠。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感冒、发烧、头痛、支气管炎、面神经炎、面瘫、牙痛、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等。
文明礼貌演讲稿足阳明胃经: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一直到足尖,经穴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胃病、消化不良;头面疾病,如痤疮、黄褐斑、头痛、牙痛等。
保险公司工作总结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隔肌,沿念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主治的疾病有: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络循行的其他病症。
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属于心脏与其他脏腑相连的系带,下过膈肌,连络小肠。心经有一分支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等症。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直上,沿上臂外侧后缘,绕行肩胛部,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经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等。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交会于头顶。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复出项部,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到达腰中,属于膀胱;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经过髋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
男人梦见老婆怀孕主治的疾病主要有: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
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沿内踝后进入足跟,沿腿肚内侧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病症。
台湾风景名胜区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等症。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着腕背,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向前分布于胸中,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上、中、下三焦。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疼痛、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症。
足少阳胆经:起子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颌厌),下行至耳后(完骨),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到肩上交出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部。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症。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沿着足跗部向上,沿着股部内侧,绕过阴部,上达小腹,再向上通过横膈,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主治的疾病主要有:肝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