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王实甫与“元曲四大家”
作者:张含
印度教 佛教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4期
作者:张含
印度教 佛教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4期
摘要:王实甫及其《西厢记》从古至今都拥有极高的评价和关注度,而王实甫却未被列入“元曲四大家”,明清戏曲家对此有过诸多争论,个中缘由值得进一步探究。尽管如此,王实甫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并不会因此受到质疑,也不会妨碍《西厢记》成为经典。
关键词:王实甫;西厢记;元曲四大家
元代王实甫所作杂剧《西厢记》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称其为“天下夺魁”之作,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价它“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1)。后来的徐渭、王世贞、汤显祖等著名文人都不吝对《西厢记》的赞美和推扬。然而,《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却并非“元曲四大家”之一。这一特殊而有意味的文学史现象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笔者亦试从相关文献入手探究其中缘由。
打春时间2023年几点几分>邢台美食
服务格言 “元曲四大家”的说法最初缘于周德清《中原音韵》中的一段话:“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搢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制新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其难,则有六字三韵,‘忽听、一声、猛惊’是也。”(2)其中“忽听、一声、猛惊”就是出自《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我忽听一声,猛惊,元来是扑剌剌宿鸟飞腾。”也就是说,在列举了关、郑、白、马为当代著名作家的同时,周德清也从音韵学角度肯定了《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却没有点出作品名字和作者姓氏。
明代曲学家何良俊承继了周德清“关、郑、白、马”的说法,第一次明确推出了“元曲四大家”的概念,指出:“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马之词老健而乏姿媚,关之词激励而少蕴藉,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3)作为一个崇尚本的曲家,何良俊十分推崇郑光祖,认为其超过了其他三位,理应为第一。对于王实甫,他则保持了一贯的态度,尽管对其作品有“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4)的称许,但认为“《西厢》首尾五卷,曲二十一套,终始不出一情字,亦何怪其意之重复、语之芜类耶?”(5)“全带脂粉”(6),并不符合戏曲创作的典则。这一看法,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沈德符就表示:“《西厢》到底不过描写情感,余观此剧,尽有高出其上者,世人未曾遍观,
视频剪辑工具>手工坦壳制作方法图片逐队吠声,咤为绝唱,真井蛙之见耳。”(7)对于“忽听,一声,猛惊”,也表示出不以为然:“盖胜国词家,高处自有,在此特其剩技耳。”(8)因之认为“元人以郑、马、关、白为四大家而不及王实甫,有以也”(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