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白话短篇小说研究
第一节 白话短篇小说概述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说话”艺术的兴盛,宋元时代出现了“话本小说”。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它的产生,使中国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它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所说:“至于创作方面,则宋之士大夫实在并没有什么贡献,但其时社会上却另有一种平民底小说,代之而兴了。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夏茗悠经典语录一、话本小说溯源
话本产生于宋代,但是蕴蓄涵泳已久的一种历史产物。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唐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一种叫做“说话”的表演技艺,“说话”就是讲说故事的意思。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讲唱故事时所依据的底本。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说故事和说书的传统。近年出土的文物中有东汉时代的“说书俑”,歪头吐舌,缩肩耸臀,极为生动地显示出说书艺人讲到紧要关头时手舞足蹈的神态。
三国时,曹植能够“诵俳优小说数千言”,“俳优小说”可能是一种口头演说的文艺形式 。到了隋代 ,在侯白的《启颜录》里已用“说话”来专指讲故事了。真正把“说话”当作一种专门的表演艺术是唐代的事情。诗人元稹在《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里有“翰墨题名尽 ,光阴听话移”的诗句 ,元稹注道:“尝于新昌宅(听)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一枝花》话”就是当时民间传说的李娃的故事,唐传奇《李娃传》可见其大概。从现存的《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净能话》等几篇唐话本看,可知唐代的说话技艺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了。唐代还盛行一种由当时寺院僧侣向民众进行佛教宣传的“俗讲”。这种“俗讲”,开始时只是单纯演说经文和佛经故事, 后来逐渐演变, 也讲唱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如《汉将王陵变》《秋胡变文》《伍子胥变文》《昭君变》等。“俗讲”与“说
话”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说话”在发展上不仅吸收了“俗讲”的某些形式和技巧,而且在题材内容上也深受影响。
随着宋代工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经济的繁荣,“说话”也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当时城市中出现了许多专门表演各种民间技艺的瓦舍勾栏,在这里上演的除了“说话”外,还有杂剧、 傀儡戏、 诸宫调等。“说话”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技艺,因内容和形式以及艺人们各自的专长不同,“说话”又分为四大家:小说,说铁骑儿,说经,讲史。四大家中,又以小说家最有势力。《都城纪胜》曾指出,讲史书的“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随着说话技艺的日趋繁盛发达,说话艺人渐渐有了自己的职业性的行会组织,还出现了专门编写话本和戏剧脚本的文人组织“书会”,正是书会才人的辛勤劳动,才是话本成为既是说话人的底本,又是艺术上相当成熟的白话小说。
话本一般又可以分为两类:说话四家中讲史的底本为讲史话本,自元代开始叫做 “平话”,“平话” 讲述长篇历史故事,取材于历史,后来发展为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另一类就是本章所要介绍的篇幅短小的小说话本,常常被称为小说,又称为“短书”。它对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从宋元小说话本开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及宋元小说话本——明末的“三言”、“二拍”——以李渔为代表的明末及清代其他白话短篇小说。从宋元至明代初期的小说话本都是以单篇的形式流传, 到了明中叶以后, 俗文学受到重视,一些文人、书商对流传于民间的宋元小说话本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出版。同时,一些文人还开始模拟小说话本的体制进行创作,这就出现了主要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话本, 鲁迅先生称之为“拟话本” 。“拟话本”的出现,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繁盛的时期的标志。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本讲主要介绍宋元小说话本以及明末及清代以李渔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三言”、“二拍”将在下两讲重点讲述。
二、宋元小说话本
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结构一般都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题目、入话、正话和篇尾。入话,也叫“得胜头回”、“笑耍头回”,就是在正文之前,先写几首与正文意思相关的诗词或几个小故事,把它作为开篇,以引入正话。“入话”有肃静听众、启发听众和聚集听众的作用。正话,即故事的正文,是小说话本的主要部分。小说话本一般都有篇尾,往往用四句或八句诗句为全篇作结。它是由说话人(或者作者)自己出场,总结全篇主旨,或对听众加以劝
戒,或对人物、事件进行评论。小说话本这种体制的形成和定型,是“说话”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它标志着小说话本的成熟。小说话本在宋元时代,数量很多,据 《醉翁谈录》《也是园书目》《宝文堂书目》 等书记载的篇题,约有一百四十多种。大部分作品都已经散佚,保存至今的大约只有四十余种。主要散见于明代的《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熊龙峰四种小说》和冯梦龙编的《三言》等书中。
感悟人生情感的经典句子 宋元小说中,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是反映爱情婚姻和诉讼案件的作品,这两类作品代表了宋元小说话本的最高成就。
恋爱婚姻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内容,恋爱婚姻的自由则是人类最自然的一种要求。宋元话本继承了这一文学的永恒主题,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碾玉观音》是写一个发生在咸安郡王府中的女奴醵秀秀与工匠崔宁的婚姻悲剧故事。作品赞颂了女奴秀秀为了争取人身的自由,争取独立自主的婚姻而顽强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制造悲剧的咸安郡王的野蛮残暴,从而揭示了下层人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具有较深刻较积极的思想意义。作品成功地塑造了醵秀秀这一以往文学作品未曾出现的崭新女性形象。她美丽聪明,大胆泼辣,桀骜不驯。她爱上玉匠崔宁后,就敢于大胆追求,当王府失火,偶遇崔宁有关劳动的经典古诗
时,她首先主动提出:“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那个时代,秀秀的言行确实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她的行动具有双重叛逆性质:一是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蔑视和反抗;一是对封建婚姻制度、伦理道德的背叛。他们最终没有逃脱强大的封建势力的魔掌,秀秀被咸安郡王迫害致死,在幸福被毁灭的时刻,我们看到了秀秀的又一次的挣扎和反抗:她的鬼魂仍怀着强烈的生活欲望和执着的爱,去苦苦追求自己的理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和《志诚张主管》 写的也是青年女子对自由爱情、 自主婚姻执着追求的故事。而《快嘴李翠莲记》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女子的悲剧。作者用富有喜剧性的夸张笔墨,塑造了李翠莲性格刚直,心灵嘴快,蔑视一切封建礼法,锋芒毕露,毫不妥协的叛逆性格。李翠莲这样的一种性格,却为封建家长所不容, 燕尔新婚, 她就因“打先生,骂媒婆,触夫主,毁公婆”而被休。回家后又受到父母兄长的责备和嫌弃,最后不得不投身佛门。话本以喜剧的故事形态反映了李翠莲不容于封建社会的个性悲剧,从而揭示出妇女对男女平等与个性自由的强烈要求。
以诉讼事件为题材的小说话本涉及的生活面十分广阔,它直接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比较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吏治,对没有人权保障的下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热情赞颂了那些能为人民伸张正义的绿林好汉。《错斩崔
宁》叙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因为十五贯钱而引起的谋杀冤案。这个案件看似复杂,其中有不少偶然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府尹“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作品通过一句戏言竟酿成大祸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生命财产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就会有横祸飞来的悲惨命运。这个故事后来也被冯梦龙收入《三言》中。清除戏曲家朱素臣则采用这个故事情节,写成 《十五贯》 传奇(又名《双熊梦》),几百年来盛演不衰。公案小说话本写得较好的还有《简帖和尚》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
自贡旅游 宋元话本是由 “说话” 技艺演化而来,又在市民生活土壤上发展,其作者与下层人们息息相通,所以在话本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 情节曲折, 故事性强。在语言上,宋元话本运用生动活泼的白话语言叙事状物,简洁明快,通俗生动,还大量运用概括力极强的俗语、谚语,如说人面临危机是“猪羊走入屠宰家,一脚脚来寻死路”。说人脱离困境是“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不再回”。说求人的难处是“将身投虎易,开口告人难”,说金钱万能是“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等等。
宋元小说话本第一次全面突破了以文言为主的小说语言,采用白话写作,适合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话本在题材上反映市民的日常生活,反映市民的情感和意识,塑造了一系列下
南京旅游景点有哪些好玩的张碧晨 层市民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宋元小说话本对后世的长短篇白话小说和戏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三、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
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是继“三言”“二拍”之后的两部质量较佳、影响较大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随庵主人、新亭樵客等,原籍浙江兰溪,自幼跟从父辈生长在江苏如皋。李渔父亲、伯父都是经营医药的商人,家境富裕,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家境衰落,顺治八年(1651)左右,李渔移居杭州,以卖文刻画为生,并开始了通俗小说和戏曲的创作。顺治十五年(1658)左右,李渔又移家南京,在南京住了将近二十年,他南京住所取名为芥子园,所开的书铺也名芥子园。李渔在南京期间,刊印了《芥子园画谱》,还组织家庭剧团,自编自导自演。康熙十六年(1677),六十七岁的李渔移居杭州,两年后逝世。李渔一生著作甚富,除了《无声戏》《十二楼》外,主要有诗文杂著合集《李笠翁一家言全集》《闲情偶寄》六卷、《笠翁十种曲》等。
《无声戏》和《十二楼》共收有李渔白话短篇三十篇(现存二十八篇),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首先,作者善于通过描写男女青年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合和种种遭遇与矛盾,表现他们追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体现作者的民主意识。这类作品中,《谭楚玉戏里传情》和《合影楼》写得最好。《谭楚玉戏里传情》写的是江湖戏班女伶刘藐姑与落魄书生谭楚玉的爱情故事。谭楚玉为了接近心上人刘藐姑,不惜投身戏班,借同台演戏之机,向藐姑表达挚爱之情。刘藐姑虽为倡优,但心地纯洁无瑕,为了追求理想的伴侣,她不畏恶势力胁迫,不受金钱的诱惑。她对谭生的爱情表现得十分真诚,当重利忘义的母亲要将她卖给富翁为妾时,她公开反抗母命,声称已自许谭生,宁死不嫁他人。迎娶之日,她借戏痛斥富翁,与谭生投江,以死殉情。小说后半部写二人双双获救,谭生金榜题名,皆大欢喜。表现作者“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善良愿望。《合影楼》是一出轻松的爱情喜剧。他俩囿于封建礼法, 虽然一水之隔, 却无由见面,只好在各自的水阁上与对方的影子谈心。或以言语,或用手势,或借流水荷叶传递情书,互诉爱慕相思之苦。经过两人不懈的努力和众人的帮助,他们最终终于冲破了封建家长的阻挠结成美满的姻缘。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人们,爱情的产生是自然的,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
李渔的一些小说还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昏庸,揭露封建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和社
会风气的恶浊,具有批判现实的积极意义。《鹤归楼》写宋徽宗在国家危亡之际仍下诏选妃,追求淫乐,后因故罢选,当他得知预选的佳人为两个新科进士所娶,竟然滥用皇权对其加以迫害。《萃雅楼》则刻画了朝廷恶棍严世蕃的形象。严世蕃人面兽心,残忍凶狠,他酷好男,长期霸占美貌少年权汝修,还串通太监阉割了他。作者对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行,表现极大的愤慨和谴责。《清官不受扒灰谤》则谴责了昏官的滥用刑罚和率意断案。小说中的太守审理的惟一法宝是先看妇人容貌如何,凡是长得标致的,就认定会勾引男人,这种偏见和主观武断致使穷书生蒋瑜和邻妇何氏蒙受不白之冤。李渔小说还歌颂了下层市民讲信义、重友情、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美好品德 。如《乞丐行好事》中 ,歌颂了一个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乞丐“穷不怕”,他常把自己讨来的东西拿去周济穷人 。作者通过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鲜明对比 ,突出下层人民的高尚品德。
李渔是一位小说戏曲兼擅的作家,在小说与戏曲的关系上,他认为戏曲是有声的小说,小说是无声的戏曲。因而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他也有意识地吸收引进了戏曲艺术的一些特点,从而使他的小说形成自己鲜明的特,在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李渔的小说创作特别注重故事的新鲜奇特。为了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能吸引读者,李渔还借鉴了戏曲结构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创作经验, 使他的大部分小说
都能做到结构单纯, 主线明确,前后照应。李渔小说语言浅显通俗,生动风趣,具有喜剧性的特。
除了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以外,清代白话短篇小说如题“薇园主人著”的《清夜钟》反应明清鼎革之际动乱的社会现实,对李自成农民军的节节胜利和明王朝的腐败昏乱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题“东鲁古狂生编辑”的《醉醒石》主要用以劝世训诫,如反映官吏的贪污腐化、僧人术士的虚伪奸诈 、科举的弊端等等 。题“圣水艾衲居士编” 的《豆棚闲话》在结构上颇有特, 全书以豆棚下的闲话为线索,将十二个故事贯穿起来,又往往从有关豆的谈话内容生发开去,引出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与西方小说《一千零一夜》《十日谈》相似,在白话短篇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另外还有《西湖佳话》《五石》等短篇白话小说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