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宦官制度(讲义)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讲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宦官的起源及宦官制度的演变过程。
2、把握中国古代宦官的体特征。
3、掌握宦官制度对我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影响。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宦官的体特征。
教学难点:宦官制度对我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艺术性讲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快乐学习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上课之前我先告诉大家一条旧闻:1995年,新华通讯社曾播发了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新闻: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老人因病辞世,享年94岁。这条消息的“新闻点”或者历史意义,显然在于它标志着从西周到清末,有着2700余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宦官制度及其遗绪的最后终结。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伴随了我国整个古代社会始终的宦官制度以及这一特殊制度对我国古代政治体制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宦官的起源
有人认为,中国有两大特殊的“发明” :一是女人缠足,二是宦官。这是中国古代的“两大陋习”。女人缠足出现较晚,一直到五代时候才出现(南唐后主李煜之过);而宦官在中国的产生却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大约从夏代起,宫庭中就有了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的宦官。当时,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侍奉帝王及其家族的衣食住行,地位十分低下。到了西周,“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这样,天子的后宫除了一个嫡妻之外,还有数百位嫔妃和成千上万的宫女。如此之多的嫔妃、宫女,势必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和侍从人员。在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男性被统称为“宦官”。最初的宦官可都是纯爷们儿。到后来,皇帝为防止宦官出入宫禁而与嫔妃宫女们发生,就采取了一种绝妙的办法:割去
他们的外生殖器。所以宦官也称阉人、奄人、阉宦、竖阉、椓人、私白、净身等。又由于他们常侍禁中,也被称寺(侍)人、巷伯、正内、司宫、内侍、内官、中人、中官、内监、内臣、公公、太监等。东汉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大约自此时起,宦官才成为“阉人”的代名词。
了解了宦官的起源后,我们来给宦官下一个定义:
水调歌头 苏轼
宦官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旧史或称寺人、阉宦、中官、内官、内侍、太监等,是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在宫廷内专供奴隶主、国王或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男性。
三、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演变过程
其实,“宦”是天上一个星座之名,即宦星,位居帝星之侧,周人皆信天道,便仿宦星在帝星之侧而在帝王身边设了“宫正”、“内宰”、“寺人”、“宫人”等侍奉帝王的官。战国伊始,人们即用宦星之名来称呼皇室的侍奉人员,于是有了“宦官”之称(当时叫“宦者”)。
盘锦爆炸
私家车改气>如何使用支付宝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已经有了专管天子及其家族生活的官。遗憾的是,当时的确切名称现已无法考知。
商代的国家机构中,今见于卜辞和青铜器铭文的官名有“小臣”、“小籍臣”、“卜”、“御史”、“宰”、“尹”等,其中“宰”就是专掌皇室内务的官。
周代管理皇室内务的官有:“宫人”、“内宰”、“寺人”、“阁人”等。各掌其职,“宫人”专掌帝王寝息和洒扫宫廷;“内宰”掌治宫内政令,并以妇道训导宫女;“寺人”专掌宫女戒令;“阁人” 则专掌王宫内中门门卫。杜佑认为他们“皆为宦者也”。
秦汉之际的“中书谒者”、“中黄门”、“中常侍”等都是宦官,隶属少府统领。
东汉以后,内宫职属全部由宦官担任,有关宦官的机构设置及其选用、赐爵、升迁、秩俸、管束、赏罚等各项制度也比较成熟。由于有了制度的保证,宦官人数迅速增加,宦官阶层内部的分化也日趋明显。部分宦官地位上升,跻身于官僚行列,这些人同时具有了皇帝家奴与朝廷官员的双重身份。作为一支新崛起的政治力量,宦官集团越来越多地干预政务,并且与外廷的官员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东汉的十常侍干预朝政,圈地卖官,草菅人命,坏事干尽,闹得民不聊生,国无宁日。最终,出现了东汉末年朝廷官员与内廷宦官的长期争斗,黄巾起义烽火连天,宦官势力伴随着东汉的灭亡而遭到毁灭性打击。
隋唐二代,有以“宦者为主”的门下省,是侍从官的总汇。唐朝一世,更于“三省”之外,增秘书、内侍二省。内侍省是纯粹的宦官机构,位与三省长官平行。置内侍、内常等官,长官为“监”及“少监”。唐末五代,宦官之枢密院使稳操内廷政治,宦官失势后,后梁始杂以“士人”代居其职。
宋代的宣徽院,原为唐人宦官所设,地位略等于枢密,在宋宫廷中供职者有:东、西上阁门使、副使、宣赞舍人、只候等,多以宦官主之。宋人的内侍省,另设“人门侍省”来统辖,是皇上极为亲近的宦官任职。
辽宋二代,史文鲜见宦官专设机构,知辽置太府、秘书、都水等监,皆有“太监”一官。
元蒙一朝,重视佛教,设有佛官,修缮佛寺。其官制总名为“大禧宇烟院”,所属各寺皆设总管,以责其成,与宦者都有间接的关系。
明代宦官之盛,风气之坏,超过任何一代。宦官明目张胆的代皇帝批答奏章,垄断朝政。宦者人数也特多,手中掌有“批红”权。明代的宦官机构十分庞大,设十二监:司礼监、内宫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授监、直殿监、尚衣监、都
知监。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八局:兵仗局、银作局、烷衣局、内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这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各衙门均以宦官作掌印太监。从唐到明,太监和宦官发生了比较巩固的联系,但这时的太监仅指具有一定品级、享有一定伴禄的高级宦官。清代才将侍才皇帝及其家族的大小宦官统称为太监,从此,“太监”才成为了宦官的同义词。
清朝有“内廷行走”(同汉仕内朝官),包括军机处、内务府、御前处。其中,内务府是宫廷内部的事务机构,以宦官为主。内府差遣,也都由内务府宦官派充。但内务府成员不尽属于宦官。清代宦官以总管太监、首领太监等为首,隶属于内务府。设有总管太监14人(四品),副总管太监8人(六品),首领太监189人(七品),副首领太监43人(八品),笔帖式(八品,惟敬事房有之),太监(无品级无数额)。直到本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胜利,伪满州国覆灭为止,为皇室服务的宦官才随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帝一起,宣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四、中国古代宦官的体性特征
1、位卑权重
宦官大部分出身寒微,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侍奉君王及其家族的衣食住行。作为宫廷奴仆,更由于其身体和心理上的缺陷,受尽了世人的歧视和羞辱,除非得到皇帝的特殊恩惠或立有大功,一般来说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卑贱。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孝道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儒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的思想无形中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对宦官来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不管是“自宫”还是被迫承受的“宫刑”,他们一旦以此种方式失去了生育能力,就会为人们所不齿。即使从小受过良好教育、胸怀大志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也为自己受到宫刑而有深深的耻辱感,以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人们把他们视为君王豢养的家奴,任何时候都以异样的心理看待他们,不把他们当成正常的“人”,那怕是最贫困、最普通的人。然由于宦官的特殊职责,他们日夜侍奉在皇帝及其嫔妃身边,有更多的时间接近权力中心,获取皇帝及其嫔妃的信任。宦官一般长寿,而皇帝多短命。有些皇帝小时候就是由宦官带大的,从日常起居、饮食到各种礼节仪式的教育都由宦官负责。他们之间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即位后更是对这些宦官信任有加。而皇帝深居后宫,与外界的联系全通过宦官,宦官一定程度上代替皇帝行使了某些权力。“宦宫者渐染朝事,颇识典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纳之命。及其传达于外,则手握王命,口含天宪,莫能辨其真伪,故威力常在阴阳奥窔之间。迨
都市黑道小说排行榜
势焰既盛,宫府内外,悉受指挥。” 汉武帝“数宴后廷,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者主之”。汉“元帝被疾,不亲政事,……事无大小,因(石)显自决”。唐玄宗时“,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唐肃宗以李辅国为助手,“四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一以委之”。明代,宰相制废除,权力集于皇帝一身,宦官更成为了皇帝不可缺少的助手,朝廷上出现了司礼太监等,手中握有“批红”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处理政务的代理人。
2、忠实的奴才
宦官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帝王的宫廷中长期存在,固然有皇帝及其家族的需要以及宦官社会联系少、便于控制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宦官对主子的忠诚之心。首先,让我们从宦官的来源上分析。宦官的来源大致有三:一是父母家贫无以供养,或孤儿无所容,从小就被阉入宫。他们自幼与外界隔绝,接触到的只有主子,视主子如再生父母;他们没有家室,没有亲属,没有任何其它要求和挂念,精心扶持主子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自然忠贞不二。从另一角度,我们或许可以说:他们所侍奉的主人就是他们的亲人,皇宫就是他们的家。二是向往荣华富贵的生活,或为生活无着、迫于生计,或带有其他动机的自宫者。对于自宫者来说,进宫侍奉主子就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当然忠于主子。三是“刑余之人”,指受宫刑的战俘或犯人。从整体上
看,他们在宦者中不占多数。这些人,从正常人一下子变成一个“废人”,往往带有深深的耻辱感,无颜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他们好像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由于世俗的鄙视,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回到以前了,他们的忠实更多是出于无奈之举和自暴自弃。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宦官忠于主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一旦被阉,便成为不男不女之人。而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思维观念中,社会是由男人、女人和家庭构成的。很显然,宦官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也就是说,他们一旦入宫,便没有了回头路。宦官与主子的亲密关系,在君主与外臣之间是难以想象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叙述“:讲我的幼年生活,就不能少了太监。他们服侍我吃饭、穿衣和睡觉,陪我游戏,伺候我上学,给我讲故事,受我的赏也挨我的打。别人还有不在我面前的时间,他们却整天不离我的左右。他们是我幼年的主要伴侣,是我的奴隶,也是我最早的老师”。还有据《明史》记载,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包围皇宫时,没有一个人保护崇祯皇帝。崇祯挥刀杀死他所钟爱的公主,跑到后山自缢,当时为他忠诚殉亡的只有一个宦官。从以上可以看出宦官对于他们的主子是何等的忠实。
3、扭曲的人格
宦官有着与正常人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极度的自卑和自负是宦官的性格特征。一方面,
面临比自己强大者时,他们便摇尾乞怜,卑躬屈膝,百依百顺,媚态十足,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感和软弱性;另一方面,一旦得势,他们又会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权力欲与残忍心,目空一切,为所欲为。这种心理导致了宦官在政治上、经济上、日常生活中极端畸形的心态与行为。政治上,他们获得宠信、掌权执柄时,就忘乎所以,大耍淫威,时时不忘表现自己尊贵的身份,常常以个人一时的喜怒哀乐决定国家大事。而一旦失势,则百般拍马溜须,巴结讨好权贵,无所不为。为了能出人头地,他们常常不顾廉耻与人伦道德,挑拔是非,引起事端,诬谄忠直,造成政治上的极度混乱。经济上,一方面他们拼命聚敛财富,侵吞偷盗国库;另一方面又会因某人一行合意、一言顺心而大量施予财富,毫不计较得失,试图用财富夸耀身份,获得尊重。生活上,他们则放浪恣肆、孤僻自居。社会歧视和被人遗弃的命运使得宦官产生强烈的屈辱感。一旦得势,就会将这种内心的屈辱和自卑转变为一种对社会和国家的仇恨而进行肆意的报复。
4、强烈的干政欲
几乎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宦官干政事情的发生,尤以东汉、唐、明为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和宦者的身体缺陷进而形成的扭曲人格有关,上文已做论述;其次是统治者自身加强集权的要求,统治者出于机密、平衡内外廷势力及监督吏民的需要而使宦官干
政。第三,形成历代宦官干政局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家管理及宦官制度本身。一方面是国家在管理中不能有效分权,形成内外制衡之势,导致宫官系统的权力过于膨胀,最后失去控制。唐朝内侍省本是行政系统之外的宦官服务机构,但宦官可以正式兼任外廷职务,可以授高级武职,所以渐出现了侵夺行政职权的弊病。唐开元元年,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宦官高力士有功,成为位列三品的右监门将军,后又升为一品骠骑大将军,位在宰相之上,内外廷势力大大失衡。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唐后期宦官专权,政治十分黑暗。宦官不但控制将相任免,而且能生杀废立皇帝。唐后期的皇帝,顺宗、宪宗、敬宗、皆死于宦官之手。宪宗以后的十个皇帝,有七个是宦官拥立的。权阉成为后唐的实际统治者。另一方面是宦官制度本身的原因,即接近权力中心,易于窃权。历代都有禁止宦官干政的命令,但屡禁不止,其原因就在于宦官制度本身。东汉规定“中官子弟不得为牧人职”“、中臣子弟不居位秉势”“、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然中常侍、小黄门由传宣旨意而参政。中黄门见从仆射负责禁省宿卫,出外安全,实际上把皇帝与外界隔离开来。这就给宦官干政以绝妙的便利条件,以致和帝欲除专权的窦宪兄弟,不得不借助宦者郑众之力。唐太宗时,宦官只是“门阁守御,庭内扫除,廪食而已。”宦官李辅国是肃宗原来的贴身随从,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他也位极人臣,官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从此专权用事。明初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担。
永乐以后,明代宦官地位大增永乐三年,太监郑和帅舟师下西洋。永乐八年,督谭青营有内官王安等。永乐十八年,置东厂这一特务机构。正统以后明朝宦官权势日盛。有了“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四局,八司), 秉笔太监成为皇帝的代言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