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
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
摘要: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0年新一代IT行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2021将达到950万人。目前,企业普遍认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本,而是人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产物。它不仅需要复合型OT和It人才,还需要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产业工人等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缺乏这种复杂的电子和信息人才已成为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制约因素。
关键词: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改革
引言
2017年2月,教育部召开的高职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议形成的“复旦共识”明确指出“地方高职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把握行业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综合实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打造专业集,提升专业集建设,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新的历史特征。
教师节贺卡上写什么内容
一、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的新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文件清晰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的,要求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这也回答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同时也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必须服务地方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然而,随着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电子信息产业也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逐步利用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实现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与数转”)。以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代表的传统厂商初步完成产业转移和技术革新,电子信息类技术技能岗位也发生了迁移,电子信息类专业需要新一轮的改革,以适应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二、当前阻碍专业集建设发展的因素
传统的教育教学思维和模式,以及产教分离的长期惯性因素制约,使得高职专业集建设存在着校企合作未形成长效、稳定、紧密的合作机制,专业内各专业发展不均衡,科教
分化、协同不足等问题。在应用型高职转型发展建设的重要时期,专业集的建设和发展是高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能够避免高职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突出和均衡各专业发展特,实现高职的高质量发展。高职是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重要输出口,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性矛盾反映了人才就业问题,社会需求和人才质量的偏差,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都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矛盾,这也成为了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背景下,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结构,才能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三、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策略
网速慢怎么解决(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割裂和学校与社会分割的问题,结合大学目前设立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依托,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一流课程持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设立了基础课、专业课、通识教育、实验实践课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经过多年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整合学校现有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通信工程等专业创新创业类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全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范围内持续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全过程,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
大气压力是多少(二)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机制和信息化教学环境
对于高职院校,首先,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办公室,全面规划和管理各种信息教学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第二,高等职业院校还应主动建立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一批优质视频共享课程,充分共享优质视频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与视频共享相互支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善课堂信息。第三,提高原有教室的计算机化水平,构建适应计算机化教学的硬件结构,使教师能够更深入地开展计算机化教学。
(三)构建三维导师队伍,重构教学改革模式
进一步完善由具有创业经历的“双创”导师、具备“双创”导师资质或经历的专业教师、有项目
开发经历的企业导师构成的三维导师队伍。将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实施慕课+课程讲座、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驱动、翻转等教学方法,实现思政引领、赛课一体、专社结合、多方协同的“四位一体”形式,并基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进行教学改革模式。在各类实践中实现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四)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成效评价的新标准
根据目标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全面评估专业建设的有效性,建立职业培训目标体系-课程教学目标-连贯、互补和相互支持的课堂教学要求;确保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并根据三级目标的实现程度确定专业建设的基本成效;以专业建设周期取得的成果为补充,实现专业建设的全面考核。
(五)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
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改革促进了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工程领域的公司对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全国大学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物理竞赛、全国
中国大学商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光电设计竞赛,全国高校智能汽车大赛、全国高校机器人大赛、全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集成设计大赛等专项比赛,激发学生创造力,培育“双创”生力军;我们鼓励我们的电子信息学生扎根黑龙江,了解人民的国情和条件,在创新和创业中培养他们的才能,在努力工作中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和素质,成长为具有技能和诚信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
在新工程背景下,专业集的建设应紧密遵循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与新兴产业的需求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因此,在完成机制体系体系建设后,专业集建设要抓住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设计,推动学科、课程、学科、产业融合,共建教学、科研条件和平台等资源,突出学生应用技能培训的专业特点和要求,促进高质量专业电子信息集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会海,孙克辉,刘正春,吴建好.基于理工融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2):46-49.
如何清洗打印头
[2]朱敏杰.“新工科”视角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20,40(04):73-78.
[3]曹燕燕,张克辉,孙兴华,刘建军,秦辉,赵喜清,张晓.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5):87-90.中国法定假日
沈春阳身高体重
[4]蔡俊,周孟然.电子信息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0,(10):169-170+172.
[5]武一,闫梦,周亚同,花中秋.成果导向理念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05):144-146+15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