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各具特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第二课 与山为邻
1.垂直的生计—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农业生产)
(1)地理位置:该地区在南美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自然环境: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秘鲁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这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明显的变化。详见教材第64页3-17图。
(3)人们的农业生产情况:A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稻米,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种植业)中国橱柜排名。 B.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寒冷,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畜牧业)。
(4)人们的生活情况:A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之源。B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C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5).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 答:骆马。它的形象出现在国徽上说明了什么? 答:骆马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山地之国——瑞士(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旅游业
(1)地理位置:瑞士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瑞士有山地之国之称。瑞士人被称为大山之子。
(2)自然环境: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最雄伟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莱茵河(注入北海)、多瑙河(注入黑海)和波河(注入亚得里亚海)。瑞士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耕地面积少,矿产资源奇缺。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3).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是怎么形成的? 答:是由于河流和冰川的作用形
成的。
(4) 多样的地形、奇特的景观,以及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为瑞士人提供了丰厚的旅游资源。瑞士发展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夏季登山,冬季滑雪。
(5)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条件或者原因有哪些?详见教材第69页。
A旅游设施:滑雪设施,饭店,商店和医院等设施齐备。
B自然环境:海拔高,有冰川积雪,风景优美。一般车的保险买哪几种
C交通条件:有发达的公路和铁路。冰川快车。
(6)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们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为瑞士创造了财富,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但人们注重保护环境,严格立法保护环境。
(7).你知道瑞士有哪三大知名产业? 答: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和手表制造业。
(8)补充:
A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
亚洲 |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
欧洲 | 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欧亚分界线) |
非洲 | 阿特拉斯山脉 当兵祝福语大全 |
大洋洲 | 大分水岭 |
美洲 | 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
生产活动 | 每个山区有各自特点,有的山区风景优美,可发展旅游业;有的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采矿业;有的山区牧草丰美,可发展畜牧业;有的山区适宜林木生长,可发展林业。总之,山区的发展应注意因地制宜。 |
B与山为邻
三个典型案例 | 自然环境 | 生产活动 | 生活状况 | |
垂直的 牧场 | 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在山体的不同部位,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水热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 哈萨克斯坦牧民充分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安排牧业生产,形成了“四季放牧”的山地畜牧业特 | “转场”文化 | |
如画的 梯田 | 云南省的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这里山高水深,一年四季是云雨天气。而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 哈尼族人修筑梯田,在高山上修建庞大的水渠网络把水引向梯田,种植水稻。 | “梯田”文化 | |
热闹的山谷 | 卢卡索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脉山区西侧,坐落在山怀抱的山谷中 | 滑雪胜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 形成新的“旅游”文化 | |
作用 | 方面 | 旅游业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 ||
有利作用 | 务工 | 人们能在家乡到比较理想的工作,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 ||
人们的生活水平 | 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 |||
地区经济 | 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
消极影响 | 生态环境 | 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 | ||
第三课 傍水而居
1.耕海牧渔——日本(海洋渔业生产)
(1).地理位置: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2)自然环境:四周被大海包围;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其中最大的岛是本州岛。国土特征: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气候见图册第22和23页。
(3)日本发达的渔业,得益于哪些方面的因素? 答:日本四周沿海,并且在北太平洋的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沿海分布众多渔港;造船业发达;先进的纺织和电子工业等。
(4)日本鱼文化形成的原因: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5)如果有人到日本旅游,想重点了解那里的鱼文化,你会建议他安排哪些方面的参观或体验活动? 答:参观渔港、逛逛鱼市、上餐馆吃饭、考察日本的文字、看一看“男孩节”即鲤鱼节、参加一些“鲍鱼祭”、“虾祭”、“螃蟹祭”、和“海胆祭”
(6).影响日本渔业捕捞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看待这些影响因素? 答: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捕鱼的范围大大缩小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质。从而影响日本渔业的发展。
(7).日本为保护渔业资源,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设定禁渔期,规定捕捞器具和方法,避免过度捕捞,使渔场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制定海洋环保法规,限制废水排放—保护沿海水质,为鱼类的生长提供无污染的环境;发展人工养殖—提高海产品的产量,满足人民的需要。
(8)补充:三个水乡区域地理位置与特征
比较点 | 水乡孕育的城镇(城镇) | 耕海牧鱼(渔村) | 水上都市(城市) |
地理位置 | 太湖流域。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交界处。 | 日本 | 意大利的东北部、地中海的北岸——水上古城威尼斯 |
经济发展情况 | 鱼米之乡、商品粮基地、城市、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 海洋养殖业 | 商业贸易中心——旅游城市 |
水的作用 | 水对太湖流域城镇的“孕育”作用 | 大海对人类的养育之恩,人类应该与海洋和谐相处 |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危 |
生活在湖畔、河边、海洋周围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水”的联系 |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生产也离不开水 | ||
如何理解“水对人们生产生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 人类如果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利用并保护水资源,就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 ||
王右军诈睡翻译2水上都市——威尼斯——旅游业
(1)地理位置: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处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东临亚得里亚海;
(2)自然环境:四面环水、河湖密布。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威尼斯人的祖先为什么选择在此建设他们的家园? 答:便于防守,躲避外敌。在威尼斯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市,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答:用地和排水
(4)因水而生:教材第73页正文第2自然段。
(5)因水而兴:教材第74页阅读卡。威尼斯一度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这里的居民以商业和航海业为生。
(6)因水而美:A古老的建筑:宫殿,教堂,住宅,有着明显宗教特。其中,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叹息桥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桥。B动人独特的水城风光:船是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交通船,汽艇,贡多拉(专载游客的单桨平底船);丰富的传统文化:划船比赛。
(7)因水而忧:海水倒灌与水位上涨。危害是: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侵蚀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响整个城市的结构。
第四课 草原人家
1.逐水草而居——非洲热带草原(生产方式:畜牧业 生产特点:游牧或者逐水草而居)
(1)地理位置:包括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形。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都有。
(2)自然环境:地形主要是高原。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或者雨季和旱季。每到雨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动物众多。每到旱季,降水很少,草木稀疏,一片枯黄。
(3).赤道北部的基塔莱草原和赤道南部的多多马草原的降水各主要集中在什么月份?
答:基塔莱(北半球)草原的降水集中在5月至10月,多多马(南半球)草原的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的4月。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4).东非的马赛人是怎样生产的? 答:东非的马赛人和中国的内蒙古人一样都是过着“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教材第77页3—48马赛人的迁移:5到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旱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雨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雨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南回迁,迎接雨季的来临。
(5)马赛人是怎样生活的?详见教材第76页笔记:
(6)牛在马赛人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生活地位);在马赛人的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很高(生产地位)。
2.现代化的大牧场韩剧 推荐—.澳大利亚(生产方式:畜牧业 生产特点:现代化,机械化,定居)
(1)地理位置 : 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处在东半球和南半球,小部分在中纬度,大部分在低纬度。地理位置的特点: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并且是世界上海拔最低、最平坦的国家;
(2)自然环境:.澳大利亚的地形: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地势总体较平坦。这里气候类型多样,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比较干热。降水量
向西部减小,降水量从北、东、南部向内陆逐渐减少,降水量呈环状分布。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适合养羊。澳大利亚的天然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主要三个牧羊带是中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分别是粗放牧羊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和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3).澳大利亚的牧羊带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如何? 答:牧羊带与降水带基本一致,大致呈半环状分布。
(4)澳大利亚人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 答:他们进行机械化放牧,住的是洋房,生活水平较高。
(5)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6)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生产特点:A.现代化牧场,机械化程度高(最显著的特点)B.商品率高 C牧场规模大 D农牧混合经营
(7)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干热,冬季温暖,草原平坦辽阔,牧场规模大,无猛兽。②社会条件:人口少,劳动力短缺;工业发达,有先进的科技与现代的农业机械。
(8)澳大利亚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国家工业化。
(9)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
(10)补充:比较澳大利亚牧场与内蒙古牧区
比较点 | 现代化的大牧场 | 草原风情 |
地理位置 |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惟一占据整个大陆及边缘岛屿的国家。 |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
首都或首府 | 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 | 呼和浩特 |
气候 | 比较干热,近70℅的土地上干旱地 |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
地形 | 是世界上海拔最低最平坦的大陆,大自然盆地 | 内蒙古高原 |
草原生产和草原文化生活的主要特点 | 澳大利亚现代化畜牧业的特点 | 内蒙古草原传统文化生活的特点 |
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最突出的特点);牧场规模很大;采取定居居住方式;羊比人多;机械化放牧 | 主食肉奶;穿蒙古袍;住蒙古包;骑蒙古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那达慕大会(娱乐文化活动) | |
雅称 |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 “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