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郁达夫为何钟情于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情,从学情的视角来确定教什么,怎么教,否则,课堂教学就成了盲目性的行为,就很难谈得上教学有效,更谈不上高效课堂。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情呢?首先需要真实的学情,教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凭空臆造,要把切实的真正的学情表述出来;其次需要具体的学情,要了解学生哪些内容他是自主学习、自主解决的,哪些内容她非常感兴趣,有兴致去进行深入的探究,把这样的内容梳理出来,描述出来,就是有用的、具体的学情;接着需要动态的学情,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很多学情是不可预知的,甚至有时候是不可控的,那么,不妨慢下来,尽最大可能的去捕捉最佳的生成时机,捕捉有价值的动态学情,营造动态的生命课堂。
本课,就是“基于‘学’的视角改造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一次尝试。在开展《故都的秋》的教学之前,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了充分地学情调查和分析学情。关于《故都的秋》,学生的现有学情如下:
已知: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已学过《济南的冬天》、《荷塘月》,学生能通过文中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的对比、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等体会作者对古都的秋的热爱、眷恋、怀念之情。
未知:题目“故都的秋”的含义?为什么选取的景物多是冷调?倒数第二段的作用和意义?最后一段的含义?文中为什么使用英语?第12段读不懂。
想知:既然作者认为北国之秋令人难忘,作者又如此热爱眷恋,又为什么是“悲凉”的呢?悲凉的内容和原因?景与情似乎矛盾?(迫切想知)
需知:作者的过往经历,时代背景,创作主张等。进一步的阅读拓展,郁达夫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如何定位?
能知:结合课下注释,结合课外阅读,了解郁达夫其人其事;结合古人写秋的诗词歌赋,体会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中国文人之于秋或悲或颂的情感。
基于这个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学会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
绿食品有什么
2、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课堂实录:
师: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平,饱尝了北平的秋,写下了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故都的秋如此清、静、悲凉,作者为何又如此热爱和眷恋呢?这篇文章还有没有别的情感呢?让我们带着大家的问题走进这节课。
师:课下,大家也阅读了课文,提了很多问题,好的阅读始于提问。
马关条约签订时间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幻灯片展示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文章通篇写了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又为何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呢?这不矛盾吗?(刘禹坤)为什么北国的秋如此悲凉作者还如此热爱与眷恋呢?(王可欣)这样的秋令人向往,为何还要写“悲凉”。(刘丹))
师:要想解开这个问题,还需走进文本:你从哪些句段中,感受、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清、静、悲凉”?
生:第3段的景物有芦花、柳影、虫唱、夜月和钟声,他们首先是北国的特,尤其是虫唱,能听到虫唱,肯定周围是非常静的,另外,“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体现故都“清、静”的特点。
生:第3段说道“牵牛花,以蓝或白者为佳,紫黑次之,淡红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里,作者不仅喜好冷调的牵牛花,而且还要用尖细且长的秋草陪衬,可见环境的凄清和落寞。
师:大家到第3段景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作者观景的心情又如何呢?仅仅是凄清和落寞吗?大家齐读这一段,圈画出能够表现作者心境的语词。
(学生齐读课文第3段)
师:哪些词语传递出了作者的心境?
生:“总要想起”可见对故都之秋的思之切,思之深。
生:他租破屋,然后泡一碗浓茶,往院子里一坐,看青天,听驯鸽,这是一种赏秋的悠然自得。
师:“赏秋的悠然自得”,宋家伟觉得这是一种悠然,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镜双城结局
(学生迟疑)
师:大家看这两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大家数过日光吗?
生:(笑)闲的,无聊。没有。
师:非常好!“无聊”是什么意思,无所事事,没事可干,的确是闲人。我们在哪里还见过“闲人”这个词,回顾一下?
生:(齐声)《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所以大家要理解这里传递的并非悠闲,静观之中有丝丝的苦楚,淡淡的感伤。
师:大家接着从文章发现作者的“清、静、悲凉。”
生:第4段“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眼中的景心中的情都是“清、静、悲凉”的。
生:第5段“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周围很清静。
师:这一段有一句话“到处都是秋蝉的啼唱”。为什么是“啼唱”而不是“哀鸣“呢?他喜欢听,所以尽管是衰弱的蝉声,但作者听来像唱歌一样,蝉声触发了作者的共鸣。大家也有这样的体验吧: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自然会躲开人,为什么呢?因为“热闹是他们的”。生(会心地笑)
师:第6自然段都市闲人出场,雨后话秋,谁能尝试一下这一问一答,揣摩其心境。
(学生一问一答,语调缓慢,很好地传递出了都市闲人的韵味。)
(课堂气氛开始轻松而活跃)
师:接下来的第11自然段,是我们同学产生很多问题的段落,似乎这一段写得彩缤纷,和全文调不太一致。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大家思考:这一段是否突兀?和全文调是否统一?为什么作者认为黄金时期不是硕果累累的丰收期?
(一个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生8:这一段出现了“淡绿微黄的颜”,红的枣子,但我觉得他强调的是后半部分“等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所以还是和全文一致的。
师:非常好,我也以为作者在这一段中丰富的调并非调亮文章的调,而是起到一种“以乐景衬哀情”的效果,所以作者选用的是“清秋”而非“金秋”,这和全文是一致的。呈现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感觉。
师:我们现在能够概括,“清、静、悲凉”不仅是客观景物的特点,同时更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射,景和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全班齐声作答)
(教书幻灯片出示万山红遍的画面)三国人物名字
师:同样一幅图景,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天的壮丽,《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君瑞看到的却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哀叹。山川草木本无情,是谁赋予它情感呢?——人,诗家。(全班齐答)
老师再送大家王国维的一句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彩。”
(幻灯片出示学生问题,反馈学情)
妇女节是指多少岁(我还需要知道:我不理解笔者的悲情从何而来;写作背景。(韩博轩)悲凉的内容和原因?(马雁楠)他为什么如此下落南国的秋天,仅仅为了衬托对比吗?有没有个人原因?(路佳怡)为何选取了这些景?(何珊)为何牵牛花以蓝白为佳?为何没有从霜叶变红黄叶落地写北国的秋呢?(徐梦迪))
师:大家看看自己的问题解答了没有?何珊、徐梦迪,你们觉得自己的问题解答了吗?
生(何珊):我觉得解答了,作者怀念的秋是他在故都呆的时候感受到的,随处可见的寻常景,这些景更能表现他的“清、静、悲凉”,也更能表现他对故都秋天的情真意切。
生(徐梦迪):作者为什么认为牵牛花以蓝白为佳呢?为何没有从霜叶变红黄叶落地写北国的秋呢?我觉得不符合作者“清、静、悲凉”的心境,作者有淡淡的哀伤和感伤,所以他也偏好这些雅致的景。
师:作者景的选取,要符合他的情感的需要,这也就是“以情驭景”。(板书并笔记)
师:(追问)“驭”是什么意思呢?驾驭、统帅和控制,也就是情感要驾驭统帅景。
师:我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应尝试这种“以情驭景”的写法。
生(韩博轩):我还是不理解笔者的悲情从何而来,有没有个人的原因,我想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更多的郁达夫经历。
师:韩博轩代表了我们班将近20位同学提问,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思路,当我们在阅读中发现了问题并从文本中又无法解答的时候,我们需要知人论世,需要向外延伸,寻求更多的材料来帮助我们解开谜团。
师:郁达夫为何钟情于这样“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呢?老师呢也做了一个微视频,看看能不能帮助大家谜团?
(播放微视频)
(生活经历与气质性格 传统文化与“悲秋”情结  艺术追求与创作主张 社会环境与时代思潮)
师:正是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郁达夫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追求,使他更钟情于这样“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
师:大家现在解开谜团吗?
生:理解了。我觉得作者看到当时山河破碎的局面,又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有悲凉的心境是很自然的。
生:我现在明白了他喜欢这样的景可能也和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个性有关。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看一看你课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或者还有没有什么新问题产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作者写南方的秋是为了和北国的秋天做对比,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下落”南方的秋天。
师:你用了一个词“下落”,什么是“下落”?数落,挖苦。那么大家到文章中一作者对南北国秋天的对比,看看是贬低、数落南国的秋吗?
生:第2段“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显得淡”“秋的味,秋的,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可见他更喜好北国的秋。
师:这一段的非常好,大家关注几个虚词“当然”“但”“只能”作者的语气是轻微转折,大家在“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显得淡”这句话里换三个词,表明北国秋天的特点,“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的颜显得浓”,可见作者更喜欢这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北国之秋,他来北国享受十足的秋天。
生:第6段中秋雨的对比。
生:第13段“南国之秋,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
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师:谁能赏析一下这组比喻?
生:稀饭和馍馍,比喻南国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味厚实;鲈鱼和大蟹,比喻北国之秋更鲜美。黄犬和骆驼,北国之秋更厚重。
师:是从秋味上感受北国之秋。文中的几处对比可见,南国的秋天也很好,只是他更偏爱这种故都的秋天,所以,愿意折寿去换取这种秋天的常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