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摘要: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与工作等各项活动中语言互动越来越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愈加显著。3-6岁是人们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幼儿当前及往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目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以及探究了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教学感悟人生情感的经典句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1]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基于幼儿语言的学习规律开展语言训练活动,通过周围事物的认识引起组织语言的动机,从而不断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大班幼儿认知思维和学习能力有了一定提升,脑中含词量也有所增加,促进幼儿完整连贯的表达成为大班教师的重大任务。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进一步帮助大班幼儿积累更加充实的语言知识,促进大班幼儿自主地参与语言教学活动,调动他们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深切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价值,从而在
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路由器能当交换机用吗一、目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形式化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问题主要是过于依赖书本教材,限制了幼儿的思维的发展,幼儿阶段是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对周边的事物都感到非常好奇,但是按照书本教材的形式化教育不仅会限制幼儿的无限可能性,还会减少教师与幼儿之间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阻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果幼儿的想法没有及时得到正确引导,会很大程度地降低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开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采取看图讲故事的单一教学方式,并且很多教师依旧很难摆脱这一教学方式,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新时代幼儿园教育的要求相背离,严重地阻碍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一直处于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中,会造成孩子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厌恶的消极心理,不愿意主
动地参与到语言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丧失学习的热情会极大程度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进而阻碍了语言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兴趣度不够
幼儿在通过语言活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由于年龄的原因,难免会碰到无法理解的问题,如,遇到文章篇幅过长或语句复杂这些问题时,幼儿会下意识寻求教师的帮助,由于部分缺乏耐心的教师不会用口语化的方式认真地向幼儿解读,这会导致幼儿难以理解阅读的内容,进而逐渐对阅读失去兴趣,使其语言表达能力难以发展。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也会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抗拒参与语言教学活动,无法有效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结合游戏,达到寓教于乐喜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借助游戏情境的创设,将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2]。幼儿天生爱玩,将语言教学和游戏相结合,能够很好地激发孩子们对语言的热情,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勇于表达、易于理解、善于沟通。可以说,游戏
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说话机会,有效加强了幼儿语言运用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在语言锻炼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将游戏环节与幼儿语言有效结合,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能够开展阅读活动《龟兔赛跑》,在阅读之前教师能够埋下伏笔,“小朋友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带着乌龟为什么会赢,兔子为什么会输这个疑问”,在阅读完龟兔赛跑故事之后教师能够组织表演游戏,在表演之前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幼儿在选择的过程中会讨论和交流自己选择这个角的原因,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小朋友们表演完之后,教师可以问孩子们:“小朋友们表演完之后,知道乌龟赢得比赛的原因吗?”幼儿们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乌龟虽然跑得没有兔子快,但是乌龟一直在坚持,从来没想过休息和放弃”“兔子觉得自己肯定会赢,很傲慢,觉得休息也没关系,所以兔子输了”。在回答的过程中,幼儿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了解到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道理。
恒大更换核数师(二)创设轻松自在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3]创设适宜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能够创设轻松自在的语言环境开展教学,让孩子们更加愿意主动开口说话,更愿意去同伴交流表达自己,让幼儿在浓郁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建构能力。
例如,在阅读绘本《菲菲生气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大树、草、石头、大海等各种道具布置活动室的环境,幼儿们相互合作一起完成活动室的创意装饰,这些东西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见的,幼儿所熟悉的。然后分别扮演菲菲、与妈妈,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感受到菲菲因为和抢玩具的过程,从开心到生气,再从伤心到开心,让孩子们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菲菲的情绪变化,并且孩子们在复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到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经验。因此,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阅读环境,能够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对幼儿语言能力表达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借助聆听,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动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4]电脑安全模式幼儿时期的幼
儿,对声音有着特殊的敏锐意识,并且还会萌发很强的表达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围绕身边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孩子们对“听”的锻炼。对大班幼儿来说,故事的波澜曲折、通俗易懂,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大班幼儿以聆听故事的方式,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的动力。当孩子们听完一个故事之后,教师能够引导孩子们讲述他们对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的印象比较深,在孩子们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从中积累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见的词语。幼儿教师还能够创新语言教学形式,提升大班幼儿的语言使用和表达能力。
例如,大班教师在《狼和小羊》故事教学中,可以通过故意漏掉一句话来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一只温顺而可爱的小羊,从外婆家回来,经过这里,口渴极了,想要喝小溪里的水,但它却被吓得哭了起来……”听到这里,很多小朋友都充满疑惑,前争后抢地问:“小羊为什么会被吓得哭起来呢?”正当小朋友们满怀好奇的时候,教师趁机告诉孩子们故事的名字“狼和小羊”,之后很多孩子们恍然大悟,肯定是小羊看到了狼所以才会被吓到,故事中的狼对小羊说了什么?教师能够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在故事中或者平时在电视中看到的有关于“狼”的特征,把狼有可能说的话描述出来。通过开展活动,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由此看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基于此,教师需要从结合游戏、创设阅读环境以及这三角度出发,有效创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形式,通过创设有利的语言运用环境,唤起幼儿的语言表达的热情,以促进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智慧.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2(14):81-83.
[2]李淑琴.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2(22):180-181.
[3]夏清.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22(16):81-82.
[4]张怀霞.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22(24):92-9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