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精神危机与茅盾文学奖的休克
中国文学的精神危机与茅盾文学奖的休克
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肖 鹰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全球化、市场化的深刻转型,中国文学日益陷入深刻的创作危机,呈现出数量高升和质量下跌的现象。当前中国文学面临的是转型期的文学精神危机,这种危机也渗透到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使丧失了重要的文学导向作用。当下亟须改进评选机制,进而创建具有重大导向作用的国家最高文学奖。
关键词:中国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一、当下中国文学面临着深刻的精神危机
中国文学的创作现实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呈现反比增长状态,在作品数量激增而出现长篇小说年产量达到数以千计的状态下,可称为“佳作”的作品罕见,更不用说伟大传世之作问世了。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后略为“茅奖”)的评选和颁发,均遭遇公众和舆论的普遍冷淡,该届评委李敬泽表示:“入围的24部作品,哪部获得茅盾文学奖都不会太让人意外,而没得奖的作品中也没有一部会让人觉得遗憾,‘因为在近4年的文坛中,
没有诞生过一部惊天动地的作品。’”[]
为什么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创作品质整体日趋下降?根源就在于当今中国作家文学观念的错误趋向导致了创作意识的误区和创作力的萎缩。在200911月珠海召开的《文学:回到思想的前沿》研讨会上,众多批评家、作家都指出了作家们规避现实、思想脱离或落后于时代的现象。李敬泽在这个会议上表达了他对当今中国文学的深刻不满,他说:“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现在看起来很粗糙,却站在那个时代思想的前沿,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对那个时代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观今天的文学,尽管在艺术、理论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普遍缺乏思想的深度,而这正是文学面临的最大危机。” []当今作家缺少思想深度、思想落后于时代不仅表现在沉迷于封闭和自恋的臆想写作,而且表现于没有历史穿透力和超越的人性洞察力来审视当代现实,只能以自然主义和失败主义的态度面对现实。
著名前辈批评家谢冕明确批评当下中国文艺创作“远离了生活的中心而退居到极端自私的角落”,“很少深入探讨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的内在矛盾”,而沉迷于“自说自话”。他说:“目前读诗的人就是那些写诗的人,读小说的人就是那些写小说的人,可能还加上文科的大学生,
还有一些业内专业的人员,这是很悲哀的事情,但是确实是事实。如果写诗的人总是自言自语,梦呓一般,别人当然也不买你的诗。”[]在近年来德国汉学家顾彬多次批评当代中国作家缺少对现实的介入和批判能力、以文学为个人游戏之后,今年日本学者谷川毅也指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部分作家不具有开放感,他们是封闭的,而不是向世界打开的。”他认为,当代中国作家关注世界的姿态不是敞开的,而是封闭的,即不是把目光向外,从外来审视自身和中国现实。这种自我封闭使当代中国文学不仅缺少现实把握力,而且缺少一种可以直达内心深处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文学“具有影响世界范围内的读者的能力”的根源,因此当代中国文学不能被世界上其他文化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
在普遍表现出脱离社会现实、自我封闭的创作状态的同时,中国作家也表现出严重的市场化趋向,特别是在面对影视艺术的市场冲击的时候,众多中国作家放弃了文学的审美理想和独立原则,以迎合影视市场为文学写作的目标,“如今的文学写作越来越和影视、新闻争宠,并没有提供文学自己的方式。”[]但是,当下中国文学更严重的精神危机表现在一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中国文学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作家,不仅长期背弃现实、沉迷于自我历史回忆,而且把“人生之恶”,绝对化、主题化。比如,在贾平凹、莫言和阎连科
等著名当代中年作家的作品中,读者们更多看到苦难、痛苦、仇恨、压抑、凶恶、畸形、污秽和变态。显然,这些作家集中表现了他们一代人严重的精神缺陷,这种缺陷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下半期人文教育的缺陷,尤其是“文化”对当今的中年作家的心灵扭曲和摧残。问题是,为什么近30年来的历史变革,非但没有修复他们的心理创伤,反而使这种创伤变成了他们创作的基本心理固疾,使这些在当下仍然居于中国文坛核心地位的中年作家的创作集体呈现出完全滞后于时代的狭隘、阴郁和溃败?
对于当下作家的思想局限和精神困境,似乎作家自身也有所觉识。贾平凹就曾撰文表示:“我们当代作家,普遍都存在困惑,常常不知所措地写作。我们的经验需要扩展,小感情、小圈子可能会遮蔽更多的生活。这个时代的写作应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薄的。我们的目光要健全,要有自己的信念,坚信有爱,有温暖,有光明,而不要笔走偏锋,只写黑暗的、丑恶的,要写出冷漠中的温暖,恶狠中的柔软,毁灭中的希望。”[]后宫然而,贾平凹本人在晚近的《废都》、《秦腔》等系列作品,恰恰向读者展示的只是黑暗、丑恶、冷漠、恶狠和毁灭的内容。这表明,作家思想的症结,不在于概念认知层面,而在于心灵深处的精神缺陷。
二、从诺贝尔文学奖看国际文学大奖的人文理想
文学是人学。“人学”的深刻含义和根本宗旨,不仅在于认识人、了解人、肯定人,更在于培育人、提升人。诺贝尔的遗嘱为“诺贝尔文学奖”立下的评奖标准就是授予在文学领域创作了“具有理想的最杰出的作品”(“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 in an ideal direction”)的作家。这个遗嘱为“诺奖”确立了明确而高尚的人学目标,因为诺贝尔明确把“理想”的表现确立为文学创作的前提和目标。在后来百余年的评选中,“诺奖”评委会都坚持了“文学的理想性”,虽然评委们在执行中对这个“理想性”时有“宽”、“窄”、“松”、“紧”的改变,同时也遭遇到不少争议。作为一个国际文学大奖,“诺奖”不仅着手推崇深入关注现实、同情弱势体的文学,而且把深刻的人文理想和崇高的人生情怀作为诠释文学理想的核心。因此,可以说,“诺奖”的评选宗旨及其实践都表现于,它是真正“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国际大奖。这是百余年来“诺奖”能够享誉全球并且始终为世界关注的根本原因所在。
坚守文学的人文理想性和艺术纯正性,不仅是“诺奖”百年不变的信条,而且也是龚古尔文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等世界文坛大奖之所以经久不衰所依赖的信条。龚古尔奖只有10欧元奖金,但是,它不仅在法国人民的心目中,而且在世界文坛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所依靠的就是埃德蒙·龚古尔在遗嘱中为此奖设立的评奖标准:将此奖授予“本年度最优秀和想象力最
丰富的文学作品”(“the best and most imaginative prose work of the year”)。在20世纪的市场化社会,文学创作和文学评奖遭遇到的最大威胁就是市场化的侵蚀。站在市场的对立面评选获奖作品,是国际文学大奖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在它们的评奖史中,我们可能听说某部作品因为过于流行或畅销被拒绝,但绝不会听说某部流行或畅销的作品被亲睐。市场的标准和文学的标准是不同的,因为市场着眼于文学作为消费品的价值,而文学则是以思想的深刻和审美的创新为目标的。也就是说,国际文学大奖推崇的是提升人类社会的文学表现力和人文理想的文学,而不是迎合当下读者趣味和市场的文学。
在当今世界,重大文学评奖,在市场效益与文学价值之间,似乎存在着两难选择。然而,如果我们参考一下在英国享有最高文学奖声誉的“布克文学奖”,就会明白,所谓“两难”,不是来自于对市场趣味的拒绝,而是来自于对市场趣味的迎合。创立于1968年的“布克奖”是由英国供应商布克(Booker McConnell)赞助的,40年来,它已被主办者打造为“文化和市场双赢”的“文化产业”,荣获布克奖已经成为“最好看的英文小说”的代名词,其市场价值无可置疑。然而,布克奖的市场成功并非来自于迎合市场,而是对市场文学的抵制。在设奖之初,布克奖曾经专门规定“美国作家不能参与,以抵制新型的娱乐形式诸如电视对文学市场
的蚕食”。布克奖的目标“是奖励优秀作品,提高公众对严肃小说的关注”,正是坚持这一目标,它赢得了英国读者的信任并享有世界美誉。为了保证公正性和“众性”,布克奖主办机构曾在五人评委会中吸收了一个“街头人士”(即非文学专业人士)作评委,但此举不久就因为效果不佳被取消了。便宜的近义词[]
结婚纪念礼物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不仅赋予人类高度的抽象和表达能力,而且是真正实现人类作为有理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意识(心灵)的媒介。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和提升人类的抽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以无可代替的方式丰富和提升人类的人生境界。因此,文学不仅不会被新媒介的艺术形式所替代,反而是新媒介艺术的基础和根本支持。比如电影就离不开文学,没有文学的强有力支持,电影只能成为无意义的动画(moving pictures)。20怎么办理商标世纪以来,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文学遭遇了严峻挑战,它的话语空间被影视极大限度地侵占了。正因为如此,强化和提升文学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就变得特别重要。在人类文学史上,20世纪以前,是没有国家性或国际性的文学大奖的(除非我们将御用文人或“桂冦诗人”也作为文学奖),为什么在高度商业化和电子化的20世纪,文学大奖林立,而且产生了如“诺奖”、龚古尔奖、普利策奖和布克奖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奖?从捐资建奖者诺贝尔、埃德蒙和普利策等人的遗嘱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共同
的初衷就是要在未来的世界推崇和捍卫文学的纯正价值,提升人类的文学精神和创作能力。对于他们,文学奖的价值不是迎合一个市场化和影视化世界的大众趣味,而是提升大众趣味并保持和发展精神的向度。
文学的核心价值是推崇人性的理想提升。为了保证持续追求理想的提升,就应当推崇“具有理想的最杰出的作品。”这就提出了“最高文学奖”的价值不是向当下读者(或市场)推荐优秀作品,而是鼓励作家创作“最杰出的作品”而实现文学创作的经典化发展。无疑,在追求文学创作的经典化方向上,“诺奖”主办机构对评奖条件的设置是最优选择。“诺奖”不仅向全世界作家开放,而且向作家终身开放。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出的评奖条件是“在前一年中出版的作品”,但是后来主办“诺奖”的瑞典学院将此条件“软化”为可以是“更早的作品,如果它们的意义在近期才表现出来”。这个修正条件,使评委可以在更长远的时间跨度中评选作品,有更充分的条件保证实现诺贝尔要求授奖给“具有理想的,最优秀的作品”的遗愿,而且实质上为将“诺奖”从作品奖提升为作家成就奖设置了条件。表示声音的词语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