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分米、米》教案
第一节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对长度单位进行正确换算。
教具学具
1.有大石头、地毯、长方形、布、竹竿的课件。
2.硬币、曲别针、文具盒、橡皮、铅笔、等边三角形纸片、正方体小方块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如下几种实物:
一块大石头、地毯、一块长方形布、一根竹竿。
师: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如何去测量?
生1:把两臂伸直测量。
生2:用拃去测量。
生3:用脚去测量。
2012山东专升本生4:就是用身体的一部分去测量。
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生1:大石头有2个两臂伸直的长度。
生2:长方形布有5拃长。
生3:竹竿有4个脚长。
师:什么东西最长?
(因为测量用的标准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最长)
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用测量实物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要有统一的标准。并有想要掌握长度测量的正确方法,并正确使用这些单位。
二、探究新知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数学课本的宽)。
(1)选定标准。
①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量数学课本的宽有多长,也就是它的这条边有多长(手势比划),那么我们可以些什么物品作为量的标准呢?
②学生自主选定物品作标准。如硬币、曲别针、等边三角形纸片、正方体小方块等。
(2)学生测量操作。
(学生分小组用自己选定的物品作标准量数学教科书的宽,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①用什么物品作标准;②量得的结果)
(4)学生思考讨论。
①我们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为什么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呢?
②为什么有的人量得的结果又是相同的呢?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结果就不同;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结果就相同)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
(1)师:我们再用我们手中的物品作标准来量一量其他物体的长度,比如说文具盒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好吗?
(2)学生测量操作。
(学生分小组测量自己选定的物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①量的什么物品;②量得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选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和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3.比较、思考。
(1)教师质疑:我们进行了两次测量,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次测量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疑问?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疑惑)
十年生死两茫茫出自(诺贝尔奖 中国2)教师归纳:同学们,你们的比较与思考都非常有意义,正是因为用了不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用了不同的长度单位(出示课题: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才使得我们量得的结果各不相同、与事实不符、长短颠倒。所以,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
选择相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
(3)揭示并补充完整课题:厘米、分米、米。
三、动手操作
1.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应该选用统一的长度单位。
2.教师提问:那么你认为选择什么物品作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自己的感受得出用正方体小方块比较合适)
3.组织学生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1)用正方体小方块量文具盒的长。
(2)用正方体小方块量数学课本的宽。
4.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
(通过交流得出文具盒的长大约都是24个小方块长,数学课本的宽大约都是15个小方块长)
5.教师归纳:文具盒大约有24个小方块长,课本的宽要短一些,大约是15个小方块长,这样的结果才是符合事实的。可见,统一长度单位是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
四、巩固练习
1.量一量下面蔬菜的长度。
(1)课堂上演示一些小东西由零乱到整齐。
(2)教师提问:它们的长短还会不会混乱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作统一的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学生在练习本上填写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
(4)集体订正。
2.估一估文具的长度。
(1)用课件展示零乱的文具。
(2)教师提问:
①随便拿身边的几个小正方体,估一估,这些文具大约有几个小方块长?
②你打算怎样估呢?(学生回答后吧这些文具整理整齐)
(3)学生在练习本上填写每种文具大约有几个小方块长。
(4)对书本、桌子、橡皮用直尺测量,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5)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归纳:我们今天学习了长度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课本的宽,还是文具的长,乃至路程的远近,都离不开长度的计量,当然也就离不开长度单位了。
六、作业
被套尺寸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
第二节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4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记一记,一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逐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难点: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具学具
例题主题图课件、学生尺、练习纸、可度量长度的物体若干。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不同颜的线绳,你觉得哪根长一点呢?
师:哪位同学能想出办法,有根据的说出哪根长点,哪根短点?(引出尺子)
师:非常好,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那么,到底怎样用尺子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尺量的方法,然后再来解决这个
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尺。
(1)出示一把尺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都要从起点开始跑,那我们用尺子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量。
尺子上还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所以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
度几,而且这些数字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尺子长些,数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数字就少些。
(抗击疫情最暖心的句子2)认识、感受1厘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的宽度吗?请你们把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放在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
师:请同学们,自己尺子上,还有哪些是1厘米的。
生:从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是1厘米。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
师:我们大家现在一起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多长。互相看一下,记住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学生同桌两人互相比划给对方看,加强感知,增强记忆。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3厘米又有多长呢?
师:同学们还能在尺子上到其他3厘米的长度吗?
学生在直尺上出3厘米,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玥玛安防2.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例题主题图。
师:你能量出下面橡皮的长度吗?
生:把橡皮放在尺子上就可以量出来。
师:随便放尺子上量吗?
生:不是。把尺的刻度0对准橡皮的左端,再看橡皮的右端,对着几,就是纸条的长度。(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做法。测量时,直尺上“0”与物体一端对齐,另一端落在直尺
上的位置数字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巩固强化:测量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全班齐做,3名同学说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