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代码:08410015
学分:1
学时:16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16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 0 课程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教材:无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中秋起源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大一新入学的学生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习内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产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等形成较为全面的概念,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专业教学的必选课程。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计划、专业技能特、专业研究方向和专业相关学科,以及知识点、课程体系、专业与学科的关系等内容,是本专业导论性质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了解专业学科方向、掌握专业知识结构,了解专业就业志向,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方面
课程目标1.1: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涵、发展历程、就业前景;
课程目标1.2: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培养方向;
课程目标1.3: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2. 能力与素质方面
课程目标2.1:能理解信息产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关系;
课程目标2.2:能较清晰地认识专业方向与就业方向;
课程目标2.2:能够独立查资料,了解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1.1 | 课程目标1.2 | 课程目标1.3 | 课程目标2.1 | 课程目标2.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课程目标2.3 |
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知识与技能 | ||||||
能承担信息中心的信息管理工作与培训机构的教育工作 | 提现到银行卡多久到账 | |||||
具有独立开发信息系统能力,信息系统运管操控能力与创新能力 | ||||||
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 ”,也可标注“H、M、L”。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专业内涵
(一)课程内容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产业的起源和发展
2.信息系统的特征和分类。
3.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分析
4.信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系统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问题、了解就业方向
2.了解信息系统及信息技术的特征与分类
3.了解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三)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重点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的潜在就业方向形成认识
2. 难点
难点是信息专业词汇、术语较多,需要逐一理解
第二章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一)课程内容
1.信息专业的学习内容概述
2.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概念与相关技术
3.信息管理的内涵
4.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关键技术
2.了解信息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3.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与可选的学习方向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重点是对信息技术形成整体性认识
2.难点
难点是理解四年需要面对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
第三章 大数据的应用及前景
(一)课程内容
1.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2.各种行业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3.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
4.数据挖掘
5.大数据带来行业变革
(二)课程要求
1.了解移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
2.了解现代行业发展
3.了解数据挖掘的一般方法
4.了解大数据驱动行业模式创新与变革
(三)重点与难点
1.中国移动沈阳分公司重点
日剧收视率重点是对大数据的应用总体上形成认识,并在未来开展这方面的学习
2.难点
难点是大数据如何推动行业模式变革与创新,需要结合实际问题
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
章 (按序填写) | 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 | 主要教学方法 | 支撑的课程目标 | ||||
课堂教学 | 实验 | 上机 | 课程实践 | 小计 | |||
第一章、专业内涵 | 4学时 | 4学时 | 讲授法 讨论法 | 课程目标1.1 课程目标2.1 课程目标2.2 | |||
第二章、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 | 6学时 | 6学时 | 案例教学 雷人搞笑舞蹈 | 课程目标1.2 课程目标1.3 课程目标1.4 课程目标2.1 课程目标2.2 | |||
第三章、大数据的应用及前景 | 6学时 | 6学时 | 案例教学 | 课程目标1.3 课程目标1.4 课程目标2.3 | |||
合计 | 16学时 | 16学时 | |||||
注:1.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