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异化视角下《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归化异化视角下《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摘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而绚烂,中华民族的文学经典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也为许多国家所喜爱。近代以来,我们意识到把自己的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的重要性,其中,《论语》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不同的译者在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异化和归化是文化翻译研究和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本文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对《论语》的不同英译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论是归化和异化各有利弊,但对于文化负载词来说,异化是一种较好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归化;异化;《论语》 ;文化负载词
一、归化与异化
在对两种有区别的文化进行翻译时,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韦努蒂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学者韦努蒂认为,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简单来说,归化减少译语的外来性而异化则保持译语的外来性[[1]]
学蛋糕烘焙需要多少钱
二、《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
《论语》英译实质上与跨文化研究有关,因为《论语》中包含了大量独特的中国文化负载词,如“道、德、仁、义、礼、志、仁、勇、和、忠、权、孝、学子、侯、伯、子、官僚、学者、君子”等常见用词贯穿全文。
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文本借助特定文化存在,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单位,文化能够直接的体现出自然,也是一种重要的词汇。部分词汇减少了语言使用的习俗,能够称之为文化负载词。《论语》在中华民族中属于非常经典的作品,拥有大量的中华民族文化负载词,因此对于研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非常适合且大有裨益[[2]]
2.1、《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归化
庞德的《论语》译文有明显的归化倾向,表达的是他悟出的儒家思想,从而让西方接受儒家思想,所以他的译文体现了较强的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比如庞德把“八佾舞於庭”中的“舞蹈”译为“ballet”芭蕾;“诚哉是言也”中的“诚”译为“precise”精确;“忠”译为“get to the middle of the mind”进入心中[[3]]
农村环保小常识可见庞德在翻译时并没有详尽地核实,而是完全出自于他个人的理解,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误译,导致文化在传播时受到了不可避免的损耗。庞德认为,这些有意为之的误译,是为了藉此推动读者对原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归化和入籍的区别
通观庞译,类似的低级错误层出不穷,如将“斐然成章”的“章”译为“chapter”,“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凋”译作“ carve”,“奢则不孙”的“孙”(通“逊”)译作“grandson”。这些错误既不利于读者理解也不利于文化传播,可见,归化译法对于《论语》这样典籍的作用有待权衡[[4]]
2.2、《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异化
汉译典籍大家理雅各尊重中国文化,对传播中国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对《论语》中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的时候,博采众长,不囿于一家之说,或直译,或意译,中国文化的一些高频词,如“君子”、“仁”、“义”等词汇,内涵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阅读他的译文,我们可以感悟到以传达原文信息为主的风格。所以从总体来看,他主要运用的是归化译法[[5]]
在理雅各的典籍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译文并非是固定,而是随着语境而变化,比如:
“君子”: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the superior man, the scholar, the accomplished scholar, the student of virtue
“小人”:the mean man, the small man, obstinate little man
“礼”: the regulations, the rites if propriety, ceremonies
“仁”:benevolent actions, true virtue, the good, the virtues proper to humanity, the excellence
理雅各的归化译法与他超高的古汉语水平密不可分,忠实与严谨是理雅各翻译的首要原则和最大特,而他的归化译法也助力着中国文化的传扬。但是,理雅各的译本对于读者的要求极高,如果读者对于汉语文化没有兴趣、没有了解、没有学习过,那么就很难达到阅读的门槛。
21世纪,汉学家爱德华·吉尔曼·斯林哲兰德博士复译了《论文》,采取的翻译策略主要也是归化,他在译序里表明,他要还西方读者一个真实的孔子。在对固定概念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的时候,斯林哲兰德使用的是异化翻译法。大多数单词从头到尾都被翻译成固定
的名字。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他在英译本中加入了相应的汉语拼音和汉字方格,比如:
个人补缴养老保险“孝”:filial piety (xiao 孝)                     
“材”:suitable material (cai 材)
“和”:harmonious ease (he 和)             
“质”:native substance (zhi 质)
在保持学术性的基础上,斯林哲兰德也采了用当代通俗易懂而相当规范的英语,语感流畅,朗朗上口,即使是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读者,也可以通顺地阅读。这样的翻译方法优点在于,保持了对原语文化的尊重,使读者对原语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和学习[[6]]
三、《论语》中文化负载词归化和异化的比较分析
3.1、“克己复礼”英译的比较分析
以克己复礼为例,克、礼两字都是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正因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因而是翻译的难点,更是翻译的重点,难译却必须译到位。
朱熹释 “克”为“胜”,“克己”就足战胜自己的私欲之意; 杨伯峻先生则释“克”为“抑制”。一个是积极地去挑战,一个是被动地压制。陆九渊将“克”理解为克制去除。[[7]]理雅各与朱熹的理解相似,都认为“克”是指主动地战胜自己的私欲;斯译则把“克”理解为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与杨先生的理解相似;庞德却是理解错了“克”字的内涵新年的钟声[7]
但如果我们回归原文本身,我们则会发现,“克”字的真正内涵不止于此。“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十二》: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之一字原出于《左传》,是孔子借用来教育弟子的。《释诂》云:“肩,克也。”又日:“肩,胜也。”《释言》日:“克,能也。”是其引申之义。《公羊》日:“克之者何?杀之也。”可见,不管是作“肩”解释,还是引申为“杀”,或者是“胜”义,“克”字都包含了“能”的意义在里面。“克己复礼为仁”中的“克” 字,当理解为“能”或者“能够”。也就是说,要自觉地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礼制,只有这样才可以说达到了“仁”。[8]
根据上文的对“克”和“礼”背后内涵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归化)18世纪,理雅各将克己复礼译为:To subdue one’ 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
(归化)20世纪,庞德将其译为:Support oneself and return to the rites。
(异化)21世纪,斯林哲兰德将其译为:Restraining yourself and returning to the rites。
所以,从原意的角度来说,理译的subdue“征服”是归化;庞译的support“支持,胜任”也是归化;而斯译的restrain“抑制,约束”符合原意,是异化。可见,基于异化的翻译更准确、更合适地解决了文化鸿沟,使得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重生中国指纹锁十大品牌[9]
3.2、“仁孝”英译的比较分析
“仁”是论语的核心,对中国传统儒家学派意义重大,对于中国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仁”的主要内容为孝、弟(悌)、忠、恕、恭、宽、礼、勇、信、敏、惠等内容。儒家学派注重言行一致,强调语言与行动要高度统一,尤其是行动,这种要求一致贯穿这儒家精神的始终。汉朝以后儒家成为中国的官学,儒家学派的“仁”成为影响中国人精神的重要部分。威利将“仁”译为“the good”好人,没有将核心内涵翻译出来,缪勒译为“humane”善良的、有爱的。这和儒家的“仁”意义不一致,可见两种翻译均没有把儒家的核心翻译准确。“
孝”是“仁”的根本,对于人们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非常重要,威利译“孝”为“behave well”,词意比较宽泛,无法准确阐释“孝”的真正含义。缪勒译为“those who in private life developed themselves filially and fraternally”。这与文化差异有关,因为西方文化中,孝是对父辈帮助,给予长辈关爱,这和儒家思想说的“孝”有一定差距。西方人喜欢把文字含义简单化,但是中国人对于文字的理解明显要复杂。尤其是儒家学派的思想那就是更加的复杂,主要是儒家思想积累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理想追求,绝不可能是几个字就可以说清楚的。因此,论语在被翻译时归化的情况远多于异化,但归化后《论文》思想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损耗,能够完全将儒家思想全部翻译出来的学者凤毛麟角[1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