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材
温店镇中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
一、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
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二、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三、什么是?
丽人会所
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我国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中国移动网上缴费)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须鲸的自述作文
五、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
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六、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七、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八、中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l)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
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的大检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使民族团结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团结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提高了对分裂活动的识别力和抵制力。
6)及时地、妥善地处理中发生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二是加强团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九、涉及少数民族地名、称谓要注意哪些问题?
1951516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 圆脸怎么扎头发好看
《指示》要求正确称谓少数民族,如发现有歧视、蔑视少数民族的称谓,在经过一定程序后,改用适当称谓;凡各地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碑竭、匾联,需予撤除或撤换。如有特殊情况者,则可酌情处理。
1986123日,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指出:地名的命名要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对于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地名,必须进行更改。
自五十年代初以来,各级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发现的问题都做了妥善的处理。如将带有侮辱之意的归化族西番崩龙分别改为俄罗斯归化和入籍的区别普米德昂等族称替代;将卡瓦改写为佤族等。
十、对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何惩处?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使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受到侵害,也会使受到损害。对此,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一、如何惩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
19973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二、如何惩处在出版物刊登歧视、
侮辱少数民族内容的行为?
在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上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列了在出版物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罪
主要是指无视有关政策和法律的规定,以书籍或报刊为载体,出于牟利或猎奇等原因,发表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文字或图片、绘画等,且造成损害等后果的犯罪行为。
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十三、什么是民族识别?我国民族识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新中国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195O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