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教学设计
《青田石雕》教学设计
龙湾区海滨一小张丽燕
一、设计理念:
我校是以"篆刻"为主的特艺术学校。因篆刻所用石材就是青田石,所以,学生对青田石有着迫切了解的欲望。青田石雕艺术是我们浙江的艺术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所特有的艺术奇葩,作为浙江人,我们应以这样的文化艺术而骄傲,也应当正确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将这文化传承下去;青田石雕又是不再生的矿产资源,它已变得十分稀有,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在本文的欣赏和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石雕艺术的研究兴趣和初步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虾尾的做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培养学生对石雕艺术的研究兴趣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青田石雕的概况和艺术特
3.在不断地欣赏中,能从质地、颜、造型等方面学会鉴赏
4.培养学生对石雕艺术的喜爱,对祖国悠久文化艺术的热爱,进而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了解青田石雕的概况和艺术特,知道青田石雕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青田石雕知识,从质地、颜、造型等方面鉴赏青田石雕
五、教学过程
(一)"导游"引领,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上海世博会吗?那里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精美的民族风情作品。今天,老师要变身"导游",带你们也去世博会逛逛。我们今天去的是浙江馆,里面的宝贝保准你们看了惊叹不已。想去吗?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师:瞧,我们到了!(出示浙江馆大门)咦?门口的海报可真漂亮啊,我们去看看吧!
播放图片,"导游"在旁介绍著名大师的作品(《雄奔》《2010上海世博参展国政要金石印像》《花好月圆》《杨梅》等)
出示石雕邮票,体现价值
3.师:游客们,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海报,你想说些什么吗?
4.师小结,引出课题:是啊,大师们的技艺是在是太高超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是用什么材料雕刻成的吗?对,这些都是来自我们浙江青田的青田石雕刻而成的。那就让我们赶快走进浙江馆,去领略青田的石雕。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世博会"导入,能马上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兴趣。以"游览"的形式,更加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欣赏"著名大师的石雕作品",初步培养了学生对石雕的兴趣)
(二)初聊"青田石",增添神秘
1.了解石雕之乡
师:"青田石雕",顾名思义,就是指(课件出示概念)以青田石为材料雕制而成的中国传统工艺品。青田石就产于我们浙江省的青田县,这里也因有了青田石,而拥有了"三乡"文化的名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和"名人之乡"。这都归功于青田的石雕。那青田石是如何来的呢?这里就有着很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传说。小学生古诗大全
2.了解青田石由来
(1)教师讲述动人的青田石的传说故事,加深学生对青田石的兴趣
(2)简介青田石的成分:叶蜡石(彩鲜艳、质地软、摸起来滑腻)
3.了解品种,掌握特点
石雕之乡(1)师介绍青田石的品种
(2)慧眼识"珠":
欣赏"灯光冻、封门青"两种石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彩、质地"等方面着手,感受它的纯、润、透)
4.师总结青田石的特点:青田石彩丰富、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具有"实、软、细、莹、"的特点,可雕性极强。
(设计意图:说起"青田石雕",就不得不谈"青田石"。因此,这个环节通过传说故事,吸引了学生,去了解青田石的心理追求。通过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青田石的美,自然而然地会去想青田石雕的美。)
(三)纵横对比,走进"石雕"
1.纵向比较
播放不同年代的"历史"作品,师讲解青田石雕的历程
2.横向比较
出示一般石雕与青田石雕的图片,简单比较异同,体会青田石雕的"精、细、美、奇、真"的特点。
3.师小结:雕刻艺人们各个善于"相石",将文化与艺术创作有机结合,以高超的技艺将石雕变成一件件充满生命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纵横比较,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了石雕的艺术特点,为下步欣赏打下基础)
初中作文 我的老师(四)赏"石"评"石",渗透"环保"意识
1.赏石:
播放《高粱》、《杨梅》、《春》、《睡美人》、《花好月圆》等作品(引导从"依取巧"这方面观察)
边赏师边讲解:他们充分利用石头天然的颜,纹理、形态,进行精心设计,如在花卉中,红的石头可雕刻成花,青的、白的可雕刻成叶。因此,呈现在我们眼前总是各式各样、形象逼真的雕刻作品。
2.评石:
师:再次欣赏完这些石雕,我们已不再是刚开始的"初出牛犊",而是一个个"小小鉴赏家"了。谁愿意来带同学们去欣赏这一个个作品。
请学生来介绍作品,抓住雕刻家的"依取巧"方面来畅谈
3.师小结,渗透"环保"意识:
每块石头都是不易开采的矿石,随着大量的开采,青田的石雕也随之减少。因此,每位雕刻大师在雕刻时,都不愿浪费一点点的石头,精心观察每块石头的天然彩、纹理、形态,运用"因势造型、依
取巧"的技巧,来精心设计,才能雕刻出如此逼真、剔透的石雕来。因此,青田石雕也被喻为"在石头上绣花。"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去欣赏青田石雕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结合青田石矿资源的稀少,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给我们的一切,热爱大自然)
(五)石雕延伸--篆刻艺术
1.过渡:青田石是我国名石,不仅是雕刻的艺术载体,而且是印材的首选佳料。
2.师讲述《"文彭"买青田石篆刻》的故事
3.欣赏各种青田石印章
4.师小结:正因为青田石易于篆刻,所以,青田石不仅是雕刻工艺大师的所爱,也是文人墨客的必藏之物。它也随着一枚枚小小的印章走入了千家万户。老师也有几方青田石章。
(展示教师搜集的青田石)那你们有吗?
(设计意图:通过篆刻艺术,进一步升华、充实了石雕的艺术文化。也因石章的小,适合学生的收藏、把玩、研究,让青田石更走近了学生生活。所以特别设计展示教师收集的石章,也激发了学生去搜集的兴趣。)
(六)"鉴赏大会",争当"鉴赏家"
1.课前布置搜集青田石雕的作品或图片,全班交流展示
我以为忘了想念而面对夕阳希望你回到今天2.指名上来结合作品,分析石雕的质地、颜、造型等方面
3.评选"最佳鉴赏家"
4.教师小结:青田石雕是我们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
(设计意图:运用评选"最佳鉴赏家",激励学生主动收集、交流,培养学生收集、鉴赏能力。)
(七)寻"青田石雕",争当"收藏家"
作业:
1.逛大型商场、花鸟市场等,细细观赏石雕作品,收藏于"心中",争当"收藏家"。
教师推荐地点:龙湾文化用品市场、温州妙果寺、花鸟市场、青田山石镇等
2.比较上一节课的《浙江木雕》与本课《青田石雕》的异同。
(设计意图:争当"收藏家"的作业,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宽了知识面;通过比较,让学生更进一步激发对木雕、石雕艺术的研究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