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温岭石窗文化,教案
走进温岭石窗文化
台州市泽国小学  曹坚波
一、教材分析
石雕是我们温岭、我们浙江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国石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选用石窗作为教学内容,主要是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理解创造能力、综合审美感受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石窗作为教材比较直观,在生活中、电视中也可以接触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可以激发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进而主动进入创作,动手表达自己的感受。
2、从石头引出,以保护和延续石文化为切入点启发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去探索石窗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石文化的情感。
3、《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这种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选用石窗作为主题就是从人文主义角度,关注美术的文化现象,主动承担美术课程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的责任。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石雕之乡
⑴感受石工艺的魅力,了解石窗图案纹样的特点、含义,体味石窗的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⑵选用泥塑或镂刻的方法,设计一个石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动手创造美的能力。
⑶了解石文化,体会人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适合发朋友圈思乡的句子、教学重点及难点:
⑴重点:感受温岭石窗的美,体会石窗的古朴和丰富内涵。
⑵难点:以镂刻的方法设计一个美的石窗。
3、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教具
过去式的句子
学生:橡皮泥、纸、刻刀等
4、教学过程:
⑴感受石工魅力,体会石文化。
①比一比,体会石雕的美是人的创造。
②展示石工艺图片,感受温岭石雕四海扬名。
③在温岭大地还盛开一朵绚丽的的建筑之花——石窗。
⑵认识石窗的美,体会石窗的美。
①通过对比,了解石窗的功能。
②欣赏、感知石窗的美,说一说感受。
③从线条、造型等方面体验石窗的美,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
④为对联石窗,体会石窗图案的含义。
⑶学生石窗设计,创造美的石窗。
①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创作。
②作业要求:选用泥塑或石膏板透刻的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石窗。
⑷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①学生展示作品,聊聊意图或给作品起名。
②学生自评、互评。
⑸激发情感,拓展石文化。
①小结:石窗别具一格,冼连简洁,是我们的宝。
②展示温岭的石文化,热爱我们台州的艺术瑰宝。
qq邮箱为什么打不开三、试教体会:
石是普通、平凡的,但石的不凡与韵味来自与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来自于艺术家的巧夺天工,来自于本土历史的深厚沉积。在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试教中,开门见山让学生重新认识身边石头的魅力,认识家乡石文化中一朵灿烂的珍珠——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石窗。学生从好奇到认识到体会,兴致盎然的了解了石窗图案、纹样的特点、涵义,感受了石窗的艺术美、文化美,体会了石窗的深厚底蕴。并凭借橡皮泥和塑纸等材料,以镂刻的方式设计出了自己喜欢的 “石窗”,既培养了发散思维,动手创造美的能力,感受先人们的勤劳智慧,又愉悦地体验了成功的快感。学生的美术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并进一步激发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个人简介:
解压文件
曹坚波,男,本科学历,现为台州温岭市泽国小学高级教师,从教十三年,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舒畅,爽朗的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立足于学生美术能力素养的培养,多次在市级教学大比武和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教学论文获市级一等奖,教学案例获市级一等奖、并在省级杂志中发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