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空气过剩系数
焦炉空气过剩系数
怎么测定?具体的方法和标准要求?具体都测量哪些指标,哪些部位,测量的数据怎样进行计算焦炉的废气总量怎么来测定呢?
验房程序过剩系数的取样部位有:看火孔、小烟道(单插处)、分烟道
分析的内容:废气中CO、CO2、O2的体积百分数
计算公式:a=1+k[(O 2-0.5CO)/(CO2+CO)]
    攻壳机动队电影百度云废气总量可以计算,根据回炉煤气的组成,可以计算燃烧1立方米的煤气所产生的的废气量,乘以煤气流量,就是每小时的废气量
我厂焦炉空气过剩系数控制要求1.3-1.4,但实际波动较大,一个月内分别测量机焦侧5次,结果数据时而降低在1.2-1.3,时而高到1.4以上,但废气盘开度、提起高度、翻版开度未调整,一直保持固定数值,看火孔压力保持在5Pa左右,未超过10pa,且无负压现象,分烟道机焦侧吸力保持不变,只有煤气压力波动在50-150Pa左右,蓄热室顶部吸力我们只做了下降气
流测量,测得结果基本稳定在50-60Pa之间,我们一直无法将空气过剩系数稳定在1.3-1.4之间;
(补充:加热煤气是焦炉净化煤气,取样点不是单炉取样,是在机焦侧分烟道测量机焦侧分烟道的吸力处取机焦侧分烟道的各自的整体废气样化验分析,属于取整体机侧和焦侧废气化验空气过剩系数,这种取样是否规范?)
需求解决如下问题:
1、影响系数变动的因素未作任何调整,a值是如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感觉毫无规律,如何才能查出影响a值波动的原因?
2、分析煤气压力波动对其影响后得出,煤气压力增大但其他影响因素无调节情况下,空气过剩系数不是只偏低,而是有高于1.4和低于1.3的现象,这个如何解释?
建议:
1、检查您的空气过剩系数测定全过程的取样、化验的全过程,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
如何在淘宝开网店2、多检测一些数据,最好在全炉按规律布点,这样的数据才能起到能代表全炉的整体状况。然后把这些数据按时间、炉号等进行统计,看看是否具有规律性。
3、检查炉体(尤其是炉头)石墨生长情况,有无串漏现象。
4、检测煤气成分和热值,是否波动较大。
5、请检查集气管压力控制值是否合理。
 1)避开刚装煤的炉号两侧燃烧室取样。刚装煤的炭化室压力较大,荒煤气容易窜漏到燃烧室,影响废气组成。
2)每次都在相同时间内取样。对燃烧室数目多得焦化厂,合理安排好轮流分析计划。
3)每次取样时都要记录该焦炉的加热制度。
在焦炉的加热制度中,α值表示空气过剩系数,α值的大小与煤气的燃烧密切相关。如α值过小,就说明燃烧不完全,煤气不能充分利用,结果会浪费煤气资源,还因为未燃烧的煤气会带走燃烧室的热量,导致立火道温度降低。此外燃烧不完全的煤气经过蓄热室后,遇
着漏入的空气还会燃烧,使蓄热室产生高温,从而严重影响正常加热,缩短焦炉使用寿命。如α值过大,说明空气量大或煤气量少,燃烧火焰短,不利于高向加热均匀性,同样多余的空气也会带走燃烧室的热量,致从使立火道温度降低。实践证明α值在1.2-1.25左右最适宜,因为α值在此范围内,煤气完全燃烧,而又没有多余的空气,可以防止高温事故。如果α值不大的话,即使遇到立火道煤气失去控制(例如:喷嘴破裂,灯头歪倒等)而又未及时发现的话,火道温度不会急剧升高从而发生高温事故,因为煤气量虽然大量增加,但由于空气量相对不足,所以燃烧不完全。如α值过大在1.4-1.5的话,过量的空气会使炉温迅速升高,超过危险温度而发生高温事故,损害炉体,因此经常测定α值,对调火工作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公司捣固焦炉,自2008年2月1日投产以来,随着周转时间不断缩短,煤饼不断加高,我们调火在各项加热制度调整时,发现煤气量、空气量增加后,α值一直偏小。我们按照以往的经验,认为煤气量过大,于是加大对空气量的供给(进风口截面积为420×520mm),进风口开度由原来的130mm陆续调整至250mm,增大蓄顶吸力,但效果不明显,α值还是偏小。具体调整对比表如下:
进风口开度(mm)        α值
日系车的特点130        0.9
怎样可以净化空气150        0.9
180        1.03
220        1.05
250        1.08
我们也认真分析了我们的取样方法,工具以及分析设备是否有问题,但都一一排除,经过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析和讨论,我们想到捣固焦炉蓄热室有单墙,分空气和煤气蓄热室,与我们2004年投产的JNK的单热式焦炉有所不同,它的蓄热室没有单墙,但我们用的废气砣是一样的,都是单热式杠杆式废气砣,因此,我们可能走进了一个误区,因为都是一样的废气砣,4.3m焦炉进风口是一边开,而我们捣固焦也是一边开行不行,两边开会怎样呢?想到这里,我们马上付之行动,做实验,调整了一段,结果我们一举成功。调整后的数据如下:
进风口开度(mm)  α值
空气        煤气       
身份证号码的数字代表什么140        160        1.6
120        140        1.4
100        120        1.2
90        110        1.1
经过不断分析调整至最佳,为我们的正常生产,提高焦碳产量和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